“四面楚歌”,心理战的经典

公元前203年,项羽和刘邦在鸿沟订立了友好条约,但墨迹未干,刘邦就听从张良和萧何的建议,命韩信统军攻打项羽。

“四面楚歌”,心理战的经典

韩信归汉之前,曾在项羽帐下做过执戟小官,对楚军的实情与项羽的性格特点了如指掌。因此他不以武力攻击项羽的精锐,而用心理战去瓦解其军心士气。他先派了李左车去从事间谍活动,离间项羽与其部下的感情,制造矛盾,扰乱军心;又派人送去假情报,破坏项羽的战略部署。然后,韩信又通过许多心战手段,广为宣传,表示汉军如何优待归降的楚人,如何给予归来的楚人自由等等。

“四面楚歌”,心理战的经典

这时楚霸王项羽还有几十万兵马和一大批能干的将士。他得到韩信屯兵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要来进攻的消息后,就决定率领10万大军前往垓下讨伐汉兵。

“四面楚歌”,心理战的经典

到了垓下,项羽以为汉兵远道而来,立足未稳,只要在垓下坚守一月,汉兵粮草接济不上,必然不战而去。这个想法并不错,可是他万万没有料到自己的粮道早已被汉兵截断。项羽一天一连几天只叫将士守营,不准出兵应战。几天之后,将士们报告说:“三军没有粮,战马没有草,不如趁士气尚高,与汉兵拼个你死我活”。项羽不听。又过了几天,汉兵的声势却越来越大,反而把楚军包围起来。这时项羽的几位部将劝他赶快突围,项羽也认为只有这样才是良策。于是带领人马向汉兵冲去,可是打退一批,又来一批,杀了一层,还有一层。10万人马怎能敌得过韩信的30万大军?四面八方全是敌人,霸王只好后撤,退回垓下大营。

“四面楚歌”,心理战的经典

垓下是淮北平原上一个崛起的山岗,十万大军被围在这里,人疲粮尽,一筹莫展。此时正值寒风凛冽的严冬季节。项羽守着自己的营帐,忧心忡忡,夜不能寐。深夜,只听见一阵阵西风吹得树枝沙沙作响,风声中还夹杂着歌声。他走出营帐,仔细一听歌声从汉营传来,唱歌的人还真不少,唱的都是楚人最爱听的歌曲,歌词曰:

“四面楚歌”,心理战的经典

“九月深秋兮四野飞霜,天高水涸兮寒雁悲呛!最苦戌边兮日夜彷徨,披坚执锐兮骨立沙岗。离家十年兮父母生别,妻子何堪兮独守空房。虽有腴田兮孰与之守,邻家酒热兮孰与之尝?白发倚门兮望穿秋水,稚子忆念兮泪断肝肠!胡马嘶风兮尚知恋土,人生客久兮宁忘故乡?一旦交兵兮蹈刀而死,骨肉为泥兮衰草濠梁。魂魄悠悠兮不知所倚,壮志寥寥兮付之荒墟。当此永夜兮追思反省,急早散楚兮免死殊方。我歌岂诞兮天遣告汝,汝其知命兮勿谓渺茫。汉王有德兮降军不杀,哀告归情兮放汝翱翔。勿受空营兮粮道已绝,指日擒羽兮玉石俱伤。楚之声兮散楚卒,我能吹兮协六律,我非胥兮品丹阳,我非邹兮歌燕室。仙音彻兮通九天,秋风起兮楚亡日,楚既亡兮汝焉归,时不待兮如电疾。歌兮歌兮三百字,字字句句有深意,劝汝莫做等闲看,入耳关心当熟记。”

“四面楚歌”,心理战的经典

项羽听到歌声当时愣住了,他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心想:“完了!难道刘邦已经打下西楚,怎么汉营里能有这么多的楚人呐?”这时项羽心烦意乱,借酒浇愁,他望着依偎在身旁的美人虞姬,摸摸跟他南征北战的乌骓马,不禁潸然泪下,慷慨歌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四面楚歌”,心理战的经典
“四面楚歌”,心理战的经典

项羽光知道刘邦的士兵大多是关中人,韩信的士兵大多是齐、赵燕等国人,却没料想到英布的九江兵是临近汉水的老乡,也会唱楚歌。韩信就利用他们教会了汉兵,他料到楚兵听到歌声必然厌战思乡。军心一乱就会大批逃亡。为了加强歌声的效果,韩信还令士卒吹箫,依歌而和之,使歌声如泣如诉,使江东八千子弟兵无不离肠欲断。

“四面楚歌”,心理战的经典

乡愁既兴,儿女之情亦动,死生哀乐之念,就如闪电一般的击中楚军将士之心,战斗精神自然在楚军中荡然无存。将士们眼看着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坚持下去只有等死。开头是三三两两地开了小差,后来干脆整批整批地溜走。连跟随项羽多年的将军,也暗地里不辞而别了。就连项羽的叔父项伯,也偷偷离去。大将们一走,士兵一哄而散,项羽在“四面楚歌”中逃至乌江(经安徽省和县)拔剑自刎,楚国随之灭亡。

“四面楚歌”,心理战的经典

孙子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韩信以一首《楚歌》不战而屈人之兵,使垓下之战成为了“心理战”的经典之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