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魂香:真的能让死者复活吗?

01

汉武帝在位时期,发兵西域,大败匈奴,威名赫赫,各国使节争相来朝见。征和三年春正月,《汉书》记载武帝“行幸雍,至安定、北地”。

在这里,西域月支国的使者来朝,奉上了一种奇异的香料。武帝起初倒是不以为然,直到后元元年时,长安爆发了一场瘟疫,病者数百,亡者大半。汉武帝命人取月支的香料在城内焚烧,香气缭绕满城三个月,经久不散。生病的人痊愈,病逝未满三个月的人,居然全都死而复生。这时武帝才相信这是神物,命人珍藏起来。

这一香料就是传说中的返魂香,“死者在地,闻香气乃活。”

征和三年,武帝幸安定,西胡月支国王遣使献香四两,大如雀卵,黑如桑椹。帝以香非中国所有,以付外库……到后元元年( 前88 年) ,长安城内病者数百,亡者大半。帝试取月支神香烧之于城内,其死未三月者,皆活。芳气经三月不歇。于是信知其神物也,乃更秘录余香。后一旦,又失之,检涵,封印如故,无复香也。……明年,帝崩于五祚宫

这段记载出自《海内十洲记》,传说这本书是东方朔所著,无论真假,但可以确定的是本书在汉末已经成型。

聚窟洲在西海中……洲上有大山,形似人鸟之象,因名之为神鸟山。山多大树,与枫木相类,而花叶香闻数百里,名为反魂树。扣其树,亦能自作声,声如群牛吼,闻之者,皆心震神骇。伐其木根心,于玉釜中煮,取汁,更微火煎,如黑饧状,令可丸之,名曰惊精香,或名之为震灵丸,或名之为反生香,或名之为震檀香,或名之为人鸟精,或名之为却死香。一种六名,斯灵物也。香气闻数百里,死者在地,闻香气乃却活,不复亡也。以香薰死人,更加神验。

“以香薰死人,更加神验”,此处语焉不详,不知道是如何神验法,是像传说里一样真的为李夫人招了魂,还是汉武帝本想留着给自己,在死后重获新生。

返魂香:真的能让死者复活吗?

02

书中记录了返魂香的来历——西海聚洲窟神鸟山上

民间常说“四海”,可是地图上中国西边根本无海,那西海究竟是什么地方呢?

“西海”一词,它的所指应该是因时而异。通常认为西海指“地中海”,而西汉时期,《史记·大宛列传》中之“西海”所指或今咸海或今里海。

返魂香:真的能让死者复活吗?

聚洲窟出产的除了返魂香,还有狮子、辟邪,后两样很有可能就来自乌弋山离国。

《史记》上记载:“乌弋(乌弋山离国)地暑热莽平,其草木、畜产、五谷、果菜、食饮、宫室、市列、钱货、兵器、金珠之属皆与罽宾同,而有桃拔、师子、犀牛。”

“桃拔”是辟邪和天禄两种异兽的统称,又称为符拔、扶拔,都是类似于鹿的一种长尾巴野兽。一只角的叫天禄(或天鹿),两只角的叫辟邪。

孟康曰: “桃拔一名符拔,似鹿,长尾,一角者或为天鹿,两角[者]或为辟邪。”

返魂香:真的能让死者复活吗?

一角为天禄

返魂香:真的能让死者复活吗?

两角为辟邪

所以聚洲窟应该就是乌弋山离国

返魂树树胶的梵语名(guggula)与汉语安息香同名,据记载阿富汗南部正是安息香(guggula)的产地,返魂香应当产于今阿富汗。

《隋书》卷八十三《西域传》云:

漕国……其王姓昭武,字顺达,康国王之宗族也。……(出)青黛、安息、青木等香。(《北史》卷九十七《西域传》同)

漕国即漕矩吒国。其都城鹤悉那,即或,今译加兹尼或哥疾宁,为今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以南155公里自喀布尔至坎大哈途中要地

所以岑仲勉先生认为:“《汉书》乌弋山离必为阿富汗南部无疑。”

也就是说返魂香为今阿富汗所产的安息香.

03

从记载中可以看出,返魂香是一种可以治愈疾病、驱赶瘟疫的香料。

在西方,焚烧香料来治愈疾病的历史非常悠久,常用的就有苏合、迷迭香、兜纳、乳香、安息等,丝绸之路开通后,源源不断的香料传入中原,成为炙手可热的贸易商品。

记载里进贡返魂香的

月支人,他们被匈奴击败后,又向西击败大夏,占领了大夏的王都“蓝市城”。蓝市城正是处于东西方文明交汇的“十字路口”,而本就擅长经商的大夏原住民仍定居在城中,“大夏民多,可百余万。其都曰蓝市城,有市贩贾诸物。”

所以在丝路贸易中,月支人一直以从事转手倒卖的中间商而享誉丝路两方。交易过程中发现的奇异稀有的香料,也许就这样被他们献给汉武帝。被称为“返魂香”,也可能是中介商月支人为了夸大其起死回生的药效所赋予的美名。

返魂香:真的能让死者复活吗?

04

也不知为何,以讹传讹,出现了汉武帝以返魂香招魂李夫人的故事,在唐人诗篇中反复出现,呈现出诡异绮丽的哀思。

比如白居易《李夫人》詩寫道:

“夫人病時不肯别,死後留得生前恩。……九華帳深夜悄悄,反魂香降夫人魂。夫人之魂在何許?香煙引到焚香處。”

这首诗就描述了巫是如何以返魂香为引,招来李夫人亡魂,死掉的美人在袅袅烟雾中若隐若显,与年老的帝王互诉衷肠。

这自然也传到了与大唐文化交流密切的日本,鸟山石燕在他的《今昔百鬼拾遗·下之卷·云》中所录“返魂香”( 日語叫做“Hangonkō”):

汉武帝宠爱李夫人,错觉夫人思念未止,命方士焚烧返魂香,夫人身影彷现烟中,武帝更加悲凄作诗,是耶非耶而望之偏,娜娜何冉冉其来迟……

返魂香:真的能让死者复活吗?

05

汉宫中的返魂香最终不翼而飞,不知流落何地,民间倒是生出一处返魂香的异谈。

《奇遇纪·货财奇遇·寺僧得返魂香》载:“太仓刘家河天妃宫,永乐初建,以僧守奉香火。一日,僧自外归,见厨下锅中汤沸,揭而视之,见二卵煮将熟。询于仆,言行童于鹳巢中取者。僧命还之巢中。仆曰:‘卵已熟矣,还之无生理。’僧曰:‘吾岂望其生,但免其鹳之悲鸣而已。’后数日,忽出二雏,僧异之,令仆探其巢,见一木,尺许,五彩错杂成锦纹,香风馥郁,持以与僧,供之佛前。后有倭入贡,因风打舟,至刘家河收港。泊舟登岸,入寺拈香,见佛前所供之木,问僧买之。僧绐之曰:‘此香是三宝太监捨供天妃宫者,岂敢卖钱?有能盖造后殿观音阁者,则与之。’倭曰:‘我是入贡之人,安可留以待阁成,但愿酬之以价。’因与白金五百两。僧得厚利,遂与之。去后数年,倭人复来入贡,访前老僧,已故矣。因留金作享。其徒询所取之香何物也,倭曰:‘此仙香也。焚之,死人之魂复返聚。’窟州所出返魂香是也。

明朝永乐初年,太仓镇刘家河有座天妃宫,太仓镇位于福建,靠海吃海,自然四处都供奉海上女神妈祖。天妃宫里有一老僧奉命打理,看守香火,有一日僧外出归来,发现仆从从四外树上的鹳鸟巢里掏了两枚鸟蛋煮食。老僧不忍闻老鹳悲鸣之声,让小仆把煮过的鸟蛋放回巢穴里。

本来煮过的鸟蛋也不可能再孵出小鸟,只是图作安慰,谁知几日后,巢中有二雏鸟破壳而出。僧人觉得奇怪,让仆人爬上树梢看看这鸟巢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在巢中发现一块木头,香风馥郁,于是拿来供奉在佛前。

后来来了个日本人,他认出这是聚洲窟所产的返魂香,焚之,能让死者之魂聚而复返,花重金买走了。

结语

烟雾飘飘渺渺,焚烧西方的香料治疗疾病,对当时中原人来说或许有些稀奇,尤其是那奇异的香味,闻所未闻。人们惊奇之余,就对遥远的西域之外国度,生出无尽的幻想。就如同依据丝绸、茶叶、陶瓷,对东方也生出绮思的西方人一样,对彼此开始最初的认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