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碧玉、绝代风华,仍不敌它悠悠岁月,命运无情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杜甫

远离故土,孤身前往一个陌生的地方,对于一个古代女子,意味着什么?

那意味着无尽的孤独与无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昭君出塞琴声哀,平沙落雁未忘时

小家碧玉、绝代风华,仍不敌它悠悠岁月,命运无情

王昭君,一个令人感到熟悉的名字。

谈起她,人们都会想到她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

小家碧玉,绝代风华

然而,在另一些文人墨客眼中,她,则拥有着凄苦无助的一生。

凄苦而又无助

纵使拥有倾国倾城之貌,她也依然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时间的背影,在时代终结的远方,还在继续。在那时,在那个地点,一个女子能够成为的,或许永远只是陪衬,供后人欣赏,供后人品味,可能有时,也能像她这样,赢到后人的尊敬。

不过,这依然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一个面对它,让人高兴不起来的故事

公元前38年,一位民间的女子像无数民间女子一样,经过宫廷的挑选,成为了一名宫女。

从那一刻开始,静静等待她的,就只有两个结局:

一,被皇帝宠幸,然后卷入后宫残酷的权力争斗中。

二,被冷落于深宫,一辈子在孤独与寂寞中消磨岁月。

这是王昭君的命运,这也是千百年来无数宫女的命运

小家碧玉、绝代风华,仍不敌它悠悠岁月,命运无情

然而,王昭君注定是不同凡响的。她还是被命运,推上了另外的一条道路。

公元前33年,匈奴单于来到了长安,朝觐汉朝天子,自请为婿。在这个时候,汉成帝决定达成这场政治婚姻,保证边塞长久的和平。而他,选择了王昭君

昭君究竟是自愿的呢还是被迫的呢?

或许,这已经不重要。

命运早已决定了未来的方向,无论她选择或者不选择,最终都会到达那个时间,那个地点,那最终的一切。

这一年,她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看到的风景,看到的人,让她不禁去想象,在未来,她会看到什么样的风景?在未来,她又会见到什么样的人呢?而她此刻的心情,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或许,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

不过,在传说中,此刻的她,还是弹奏了一曲《琵琶怨》。琴声之悦耳,女子之动人,使南飞的大雁都缠绵难忘,忘记了自己还在飞翔,忘记了自己还要摆动翅膀,纷纷跌落于平沙之上。

昭君出塞,平沙落雁,琴声悦耳,情深难眠。

小家碧玉、绝代风华,仍不敌它悠悠岁月,命运无情

多年以后,她跟匈奴单于育有了一子。她的婚姻幸福吗?我们也只能想象。不过我想,她仍是一个坚强的女子。身处在异国他乡,她并没有消极颓废,而是做了很多事情,促进了中原与匈奴的文化交流。不过,由于巨大的生活差异和文化差异,王昭君依旧不是很习惯,对故乡的思念也越发难以抑制。当单于在不久之后去世了,王昭君就向汉成帝提出了回归故土的请求。

然而,被拒绝了

皇帝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那个皇帝,那对王昭君还怀有怜悯之心的汉元帝,已经变成了如今这个荒淫度日的汉成帝。

物是人非,岁月不在。

可以想象,她的失落与难过。她只能继续遵从匈奴那边的习俗,再次嫁给单于的儿子。

这对于那个讲求儒家伦理,妇女忠贞的时代,无疑又是王昭君内心的一次煎熬。

然而,一个弱女子又如何能够反抗自己的命运呢?

她只有顺从,她也只能顺从

嫁给丈夫的儿子后,她与新的丈夫共同生活了十余年,生下了两个女儿。

公元前20年,新的丈夫又去世了,不久,王昭君也随之而去,享年33岁。

小家碧玉、绝代风华,仍不敌它悠悠岁月,命运无情

如今,在内蒙古,还留有王昭君的墓地,传说,当北方草地一片苍白之时,惟有昭君之墓,芳草青青,生机盎然。

她,还期待着什么呢?

她,还向往着什么呢?

她,还在等待着什么呢?

诉诸岁月,悠悠无情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