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不听话,可能是你方法不对,“漏斗式教育”了解一下

邻居最近被同小区里的一个熊孩子气得不轻。一天邻居在楼下遛弯儿,毫无防备之下居然有一袋垃圾从眼前掉落险些砸到自己。邻居发现是垃圾后,抬头向上看发现一名初中生模样的孩子正在捂着嘴偷笑。显然从高处往下扔垃圾的事是这个孩子的恶作剧,邻居有些生气于是大声地批评道“高处抛物是很危险的行为,如果垃圾里面有一些玻璃之类的危险物品,那后果不堪想象。”

没想到孩子却不以为意的冲邻居喊道“我不要你管,我就是故意砸你的。”熊孩子的一番言论让邻居很是生气,随即邻居拨打了物业电话,希望能够联系上孩子的家长,让熊孩子的父母好好管管他。谁知电话拨通后物业的负责人也很无奈“这已经不是熊孩子第一次往下扔垃圾了,他的父母平时工作忙很少管他这孩子也就无法无天了。”

“熊孩子”不听话,可能是你方法不对,“漏斗式教育”了解一下

一、为什么有些孩子会变成熊孩子?

前段时间有这样一段视频在朋友圈刷屏了。视频中一名小男孩进入电梯内,眼看着要到自己所在的楼层了,于是脱下裤子冲着电梯的按钮控制板撒尿。随后小男孩儿要去的楼层到了,他淡定地走出了电梯。没多久电梯就发生了故障停运了。

经过维修人员的检测发现是控制面板烧坏了,这才引发了电梯故障的发生。随后调取监控,这才有了这段朋友圈刷屏的视频。因为熊孩子的一个恶作剧,整栋楼的人在一个星期内无法使用电梯。

“熊孩子”不听话,可能是你方法不对,“漏斗式教育”了解一下

1. 熊孩子的父母大多缺乏对孩子的管教

有些父母工作很忙,抽不出时间来管教孩子,宁愿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满足,也不愿意给孩子多几分管教。有些父母平时对孩子溺爱有加,总以为孩子还小,不愿意约束孩子的行为。显然,在孩子不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时,如此松懈的管教态度会让孩子在熊孩子的路上越走越远。

2. 忽视熊孩子所能造成的危害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力量薄弱,即便是有一些捣蛋行为也不会酿成多么严重的后果。而事实上熊孩子眼里缺乏危险意识,不仅会将自己陷身于危险之中,也有可能会妨碍到公共安全。熊孩子的破坏力远远超过大人的想象。

“熊孩子”不听话,可能是你方法不对,“漏斗式教育”了解一下

3. 父母做了不好的示范

孩子对父母的行为没有辨别的照单全收,在无意间的模仿中,孩子也习得了一些缺乏公德心的行为习惯。在孩子眼里看来这就是很正常的恶作剧,但是他们却没有意识到这对他人已然造成了妨碍,并且这还是不道德的行为。

也有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是熊孩子后,开始采用一些过激的极端的方式进行应对,比如说打骂孩子。

而事实上当孩子形成行为习惯后,父母仅仅通过过于激烈的教育方式进行引导反倒不能够起到明显的教育效果,还有可能会增加孩子叛逆心理的产生。此时父母们不妨尝试一下漏斗式教育。

“熊孩子”不听话,可能是你方法不对,“漏斗式教育”了解一下

二、父母别只会打骂孩子,不妨试试漏斗式教育

美国作家盖瑞·艾卓在著作中提出了漏斗式教育的概念,他认为在早期应该给孩子相对较少的自由,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这种自由在逐渐的放宽。这种变化放到物质形态上更倾向于像一个底部收紧上不宽松的漏斗。

盖瑞艾卓认为在早期孩子想法没有成熟,这时候给她自由无意识让他犯错,因为孩子不具备掌控自由的能力,而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内心的责任感逐渐增强,独立意识逐渐完善,这时候父母适度的放手才能够让孩子逐渐的体验到掌控自己的能力。漏斗式教育可以让孩子更加懂得约束自己的言行,进而做到自律。

“熊孩子”不听话,可能是你方法不对,“漏斗式教育”了解一下

三、 父母应该怎么对孩子进行漏斗式教育?

1. 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引导孩子明确是非

虽然孩子还小,但是父母有必要为孩子建立起是非的原则。不拿孩子还小当借口让孩子明白触犯到原则性问题时就要受到惩罚。让孩子清楚的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绝对不可以做。面对孩子的试探,父母一定要有原则性。

“熊孩子”不听话,可能是你方法不对,“漏斗式教育”了解一下

2. 不因为孩子的哭闹而轻易的妥协

很多孩子在犯错后会希望以哭闹的方式来逃避责任,而通常父母一方面出于心疼孩子,一方面想要尽快的制止孩子的苦恼,通常会由此而妥协。事实上父母这样的态度吱声了,孩子依靠哭闹来解决问题的心理。父母有必要对孩子的哭闹保持警惕。

“熊孩子”不听话,可能是你方法不对,“漏斗式教育”了解一下

3. 就事论事的立规矩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很容易情绪化,缺乏规矩的树立让孩子很难信服,这时候父母就应该明确对事不对人就事论事的教育姿态。让孩子明白约束自己的是规矩,而规矩对于父母也同样具有约束力。

李玫瑾教授曾经在演讲中多次提到管孩子要趁早,因为在小时候管孩子孩子有愤怒情绪时,顶多是哭一哭闹一闹,可当孩子长大了父母再来管时,孩子的抵抗情绪就变得更为激烈,父母也更难以处理。

大家对于孩子教育中的漏斗式教育方式有哪些看法呢?

本文由小溪带娃记原创,关注我,每天学习育儿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