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皮書》看哭高曉鬆 中國男人最缺的就是這點「綠」

截止3月10號上午7點,電影《綠皮書》內地累計票房已接近3億。

本週日要想實現3億這個小目標,簡直不會吹灰之力。

《綠皮書》看哭高曉松 中國男人最缺的就是這點「綠」

數據來自糯米電影票房

作為一部此前一直被業內人士不看好的小眾文藝片,內地上映10天能取得如此成績,著實令人驚喜。

《綠皮書》看哭高曉松 中國男人最缺的就是這點「綠」

國內觀眾為何對這部影片如此青睞呢?

除了奧斯卡的光環外,很顯然,是電影本身的魅力使然。

《綠皮書》看哭高曉松 中國男人最缺的就是這點「綠」

如果要說這部電影的優點,它對中國觀眾來說,最大的意義或許就是——

這種題材的電影,在國內是一種空缺。

《綠皮書》看哭高曉松 中國男人最缺的就是這點「綠」

我們想到國產電影當中的好基友,要麼就是《人在囧途》這種難兄難弟。

要麼就是香港警匪片、動作片當中,打得不可開交,非要見點血的“生死兄弟”。

似乎沒有背叛、沒有玩命,就算不上好兄弟。

《綠皮書》看哭高曉松 中國男人最缺的就是這點「綠」

可《綠皮書》就不一樣,整個故事發生在一個觀眾特別容易感知到的生活場景下。

《綠皮書》看哭高曉松 中國男人最缺的就是這點「綠」

雖然影片在反覆強調的是特定時期的社會環境中有種族歧視的問題。

但本質上我們看到,它是非常有生活氣息、很接地氣的敘事狀態。

《綠皮書》看哭高曉松 中國男人最缺的就是這點「綠」

所以說,中國男性觀眾非常需要在觀影經歷中彌補這點“綠”。

高曉松此前在自己的節目中就曾高度評價過《綠皮書》。

《綠皮書》看哭高曉松 中國男人最缺的就是這點「綠」

據說他還看哭了。

《綠皮書》看哭高曉松 中國男人最缺的就是這點「綠」

兩個主人公從陌生到成為好基友的這樣一個過程,似乎和當下的現實生活中男人間從陌生到惺惺相惜也沒有什麼差距。

所以,它讓觀眾感受到的是,年代在這裡,壓根不是影響故事的因素。

《綠皮書》看哭高曉松 中國男人最缺的就是這點「綠」

此般好的口碑,推薦大家還是去影院感受一下,即便有點刪減,可畢竟國內很難具有這種情感表達的電影作品。

這或許是他最難能可貴的一個地方。

《綠皮書》看哭高曉松 中國男人最缺的就是這點「綠」

另外,正如一些評論說的那樣,這個電影當中的兩個男主角,其實他們是日常生活當中很臉譜化的人物。

雖然我們看到是異國面孔塑造的角色,但你會發現這樣的身影真是似曾相識。

《綠皮書》看哭高曉松 中國男人最缺的就是這點「綠」

一種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比較粗線條的男性角色;

另外一種就是高逼格,比較細膩,故作文藝。

電影中,最典型的就是寫信部分的對比刻畫。

《綠皮書》看哭高曉松 中國男人最缺的就是這點「綠」

博士角色反映出來就像是我們國內評價的文藝青年。

雖然說塑造人物,同時也是在挖苦。

《綠皮書》看哭高曉松 中國男人最缺的就是這點「綠」

影片用一種反諷的手法,黑色幽默的方式,狠狠仿諷刺了這個群體。

我們日常所說的文藝青年喜歡自我標榜,這些形式化的東西特別多。

這都成為了電影在塑造角色之外的一種群體肖像描摹。

《綠皮書》看哭高曉松 中國男人最缺的就是這點「綠」

相反,另一位主角就實在多了。

“俗”之外,也表達出了淳樸。

大家看託尼寫最後一封信,那是他完全自己寫的,讀出來才是真情實感的文字。

《綠皮書》看哭高曉松 中國男人最缺的就是這點「綠」

現實生活中,很多男性何嘗不是像託尼這樣,不善表達,卻對生活充滿了真誠。

《綠皮書》在電影之外,恰恰也道出了很多生活的真諦。

《綠皮書》看哭高曉松 中國男人最缺的就是這點「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