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朋友的宝宝(一)


教育重不重要呢?

其实,不管你重不重视教育,孩子都一样长大

跟种庄稼一样,施不施,都一样能结果,

只是收成不一样罢了

然而我们总在羡慕“别人家的孩子”。

他们有领导力,有很多的好朋友,

有广泛的兴趣,对许多的事物都感到好奇。

而你扪心自问:“自家的孩子”呢?

剩下的,由各位家长来脑补吧。

首先,你看看下面这几个问题,说得对不对?

1.说话晚的孩子迟早会追上语言发展能力好的孩子;

2.我孩子还小,以后再学第二语言;

3.一定要等孩子掌握了第一语言后,才开始学习第二语言;

4.孩子怕生、孤僻、不敢讲话,是性格问题;

5.父母不应该用baby talk跟宝宝说话。

实际上这几个问题,

都和孩子的“语言发展”息息相关。

那么,孩子的语言发展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无朋友的宝宝(一)

儿童语言发展的第一个原则是要“早”

谈语言发展,

不可避免要提到语言发展的敏感期问题。

这幅图是脑的发育和第一语言习得的关系

无朋友的宝宝(一)

在大脑的发育阶段,语言获得容易些,

这个阶段就是敏感期

敏感期期间如果缺乏正面的经验和刺激,

会造成长远的影响

过了敏感期也可以学习语言,但是更加吃力

这里面涉及到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的区别

孩子在自然的条件下通过人际交往的语言获得:

不费力的,而且是高效的

试想婴儿只用生命的头三年时间,

就能够毫不费力地掌握母语的基本口语能力,

不需要上“母语兴趣班”,不需要背单词,

不需要背范文,这是语言的习得acquisition)。

而成人学一门外语,是语言的学习learning)。

费力低效的,要背单词,语法。

这是因为我们已经过了语言发展的敏感期。

幸运的是,人类大脑的发育成熟阶段很长.

从图里:

我们看到语言能力在儿童期一直都在持续发展中。

那么是不是就不用担心了?

如果孩子两岁的时候语言能力比较差,

之后语言能力会逐渐追上来?

研究发现(取自Rescorla,2005;2009)

不是这样的


两岁时候的词汇量可以影响到13岁

甚至17岁时候的词汇量/语法和阅读写作能力

其他方面正常发展,但是说话晚的孩子长大后,

大约有一半人的语言滞后。

所以语言教育一定要尽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