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柠 清华大学:“椅路童行”,东方医院南院儿童安全座椅小课堂

2018年8月8日,清华大学“椅路童行”实践支队来到了上海市东方医院南院*妇产科,为准妈妈们开设儿童安全座椅知识普及小课堂,希望借此机会使准妈妈们能够对儿童安全座椅的相关信息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同时,我们也通过问卷的形式,搜集儿童安全座椅社会认知和消费心理的相关数据,为就儿童安全座椅的推广普及提出立法意见稿做充分的准备。

青柠 清华大学:“椅路童行”,东方医院南院儿童安全座椅小课堂

“椅路童行”支队成功联系到了上海东方医院南院妇产科的李艳医生。在李医生的建议下,支队除了通过问卷形式推动爸爸妈妈们的认知,还主动参与了医院的妈妈课堂,将儿童安全座椅带近准妈妈们的生活。本次实践的根本意义是为了让更多的父母了解安全座椅,正确地使用安全座椅,所以本次妈妈课堂之于本次实践,像是一个法的适用之于法之立成的缩影吧。

So,三位同学开始认真当起了老师——

其实三个“老师”真的是三个“不知”,认认真真的备课过程实在是战战兢兢的补课过程。佩瑶和喆俏很认真地carry了PPT和有关知识点的铺垫,同时感谢前天队友们带回了全球儿童安全组织很详细的资料,我们仨能够借鉴并且很踏实放心地准备自己的讲课稿。

青柠 清华大学:“椅路童行”,东方医院南院儿童安全座椅小课堂

2018年8月10日下午13:30,我们在李艳医生和茅怡秋学妹的引导下走进东方医院南院的“孕妇学校”,大约有30名准爸爸妈妈们正在接受产前培训。据了解,这些准妈妈绝大部分都是36周左右,即将分娩,婴幼儿的安全出行也将很快成为她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我们的宣讲从余樾的支队介绍展开,她简要地介绍了支队的成员和此行调研的目的,明确了宝贝们的安全是我们和在座准父母的共同关切,并进一步就儿童安全出行的问题引出了儿童安全座椅的概念。接下来,艺凡通过一系列科学数据证实儿童安全座椅在降低儿童交通事故伤害率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了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对一些常见的诸如“抱持是否更有利于保护孩子安全”“安全带对于儿童乘客是否有效”等认识误区进行了澄清。最后,宇航学姐向各位爸爸妈妈们介绍了选购儿童安全座椅时应当参考的年龄、身高、体重等因素,以及市面上常见的质量认证标准,并倡导大家通过专业机构和网站了解相关信息、正确使用安全座椅,通过参与意见一同推动儿童安全座椅的政策和立法,保障儿童的出行安全。

在整个过程中,准妈妈们虽然挺着几个月的大肚子,但都听得极为认真。准爸爸们也不时掏出手机拍照记录关键信息,并在最后参与本实践调研问卷的填写。正如在场的医生所说,孩子的安全是我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每个人都有义务为孩子的未来出一份力。

青柠 清华大学:“椅路童行”,东方医院南院儿童安全座椅小课堂

这真的是一次全新的体验!看着妈妈们专注的脸,那些深夜里挑着灯一遍一遍修改着讲稿和PPT、困惑着我们所做的一切是否真的有意义的日子突然变得清晰而明朗了。儿童安全座椅,不仅是我们期望写在立法文书上的冷冰冰的文字,也不仅仅是结构特殊设计巧妙的一种工具,当它与孩子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当它与一个又一个的家庭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它才真正显示出最为重要也最扣人心弦的一面。我们推动立法,我们推动儿童安全座椅的普及,最终是为了保护这些稚嫩、脆弱而宝贵的生命。我第一次这么深刻地体会到我们所做的实践的真正意义。之前我没有亲身体验而无法感同身受的种种,此刻就在我的身边,就在我的面前。如同醍醐灌顶一般,我终于找到一个支点,可以满怀欣喜地回头审视我曾经走过的路,那一次次的讨论甚至争吵、一次次的熬夜工作勾勒出的,绝不是那些精美绝伦却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似的幻想,而是深深浅浅却一步一步实打实地往前走的脚印。 ——余樾

我觉得最大的触动不是来自于妈妈们遇到了我们,是来自于我们遇到了妈妈们吧。说真的,做了这么久关于儿童安全座椅的调查,直到遇到孩子的父母,那根儿童安全座椅真正牵动的神经时,我才体会到自己所做实践的意义所在。法,有些理纲常,规礼仪,但也有些法,护人情,动人心。一直在接触立法的主体,这次终于走下来,对我们所关注之法的受众发声,这让我感受到自己不是在云端构想,而是逐渐,变成一座桥梁。当台下有位戴着金链子看起来很五大三粗的爸爸(社会社会)听完我们的课后很积极地扫码填写问卷时,我真的很感动也很不安,不安是因为想起前天晚上队长严厉的提醒“我们做了儿童安全座椅研究,就应该要比其他人更了解安全座椅”,我本该更了解,这样也许这堂课我能讲的更好吧。 ——张艺凡

青柠 清华大学:“椅路童行”,东方医院南院儿童安全座椅小课堂

从头一天熬夜改ppt到今天正式宣讲前的每一分钟,我都是忐忑的。曾经的新闻传播知识告诉我,最好的宣传效果来自于和受众之间产生的共鸣。而今天我们的受众有些特别,她们是一群准妈妈,她们怀着对孩子最深的爱意,也是儿童安全座椅最强有力的执行者和推动者。我一直在思考,我能和她们产生怎样的共鸣?我该怎样去打动她们?这样一份粗浅的宣讲,在那么深沉的母爱面前,显得那样浅薄而无力。直到我看到余樾和艺凡宣讲时她们脸上的专注,我忽然找到了答案,我们和她们最深的共鸣正是在于我们对于保证儿童安全出行的那份关切,这份关切来源于我们对家庭、对社会、对未来承担的无差别的责任。正是这份责任,赋予了这次宣讲、这次实践以不可替代的意义。 ——王宇

(文稿及图片均来自清华大学“椅路童行”实践调研团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