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盛世轉瞬即逝,唐玄宗如何一步步走向昏庸的泥潭

導語

它開啟了中國封建王朝的鼎盛時期,也是中國古代最為燦爛的文明之一;它的存在讓中國的經濟文化迅速發展,使得中國一度成為世界文明交流的中心之一;它的出現讓中國這個民族為之驕傲,至今為止我們在海外還被稱為是唐人。就是這麼一個多姿多彩的唐朝,曾經一度成為中國封建文化、經濟等中心。

然而當唐朝達到巔峰之後,開元盛世的美好局面卻瞬間被打破,是什麼讓這個帝國在頃刻間轟然倒塌?大唐王朝倒塌的背後又是誰在主導這一切?昔日開創盛世局面的唐玄宗為何會一步步將盛世下的中國推向滅亡的沼澤?為何唐玄宗會一步步走向昏庸的泥潭?

開元盛世,唐朝鼎盛

在唐朝前期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和武則天的武周政治的延續下,大唐王朝最終在唐玄宗這裡進入到了歷史性的一刻,唐玄宗知人善用,使得大唐王朝開啟了社會的鼎盛時期——開元盛世。

開元盛世下,百姓安居樂業,男耕女織,過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情生活。同時社會安定,邊疆安穩,國內百姓夜不閉戶,家中餘糧富足。政治清明,唐玄宗知人善用,做出了一系列利國利民的決策。文化開放,東南亞,日本等地留學生紛紛前來大唐學習。經濟繁榮,國內國外經濟貿易密切,這促進了大唐文化經濟的迅速發展。

開元盛世轉瞬即逝,唐玄宗如何一步步走向昏庸的泥潭

開元盛世下的社會繁榮局面

就是這樣一個繁榮的盛世,唐王朝終於在歷代人的勵精圖治下達到了社會的巔峰水平,開啟了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如此繁榮的盛世局面。然而中國人有句古話叫做"盛極必衰",大唐王朝的發展也沒能逃脫這厄運的詛咒。開元盛世最終面臨著破產的局面,而這一局面的極大促成者唐玄宗究竟是怎樣將大唐王朝一步步拉入沒落的深淵?

怠於政事,沉迷盛世

這人到了中老年之後,就比較愛犯渾,唐朝在位期較長之一的皇帝唐玄宗就是這麼一個典型。大唐的盛世局面讓其感受到自己作為唐帝國皇帝的偉大,開創瞭如此繁榮的盛世局面,建立了如此強大的唐朝帝國,這一切就開始使得唐玄宗怠於政事。"萬歲"聲中,封禪泰山,大辦自己的生日節慶。

開元盛世轉瞬即逝,唐玄宗如何一步步走向昏庸的泥潭

泰山封禪之地

這一切開始讓唐玄宗飄飄然,再加上小人讒言,此刻的唐玄宗開始怠於政事,喜歡聽信奸臣阿諛奉承的話使得唐玄宗開始沉迷於盛世局面無法自拔,同時開始怠於政事,享受自己的皇帝生活。然而他的享受就開始讓大唐這個帝國日漸走向沒落衰敗的道路。

聽信小人,任用奸臣

唐玄宗的日漸昏庸讓李林甫看到了自己飛黃騰達的未來。從小就品行不端但狡猾多詐的李林甫憑藉自己一張巧若彈簧的嘴開始步步高昇。當時朝中重臣人人皆知李林甫口蜜腹劍,但為人奸詐。然而李林甫這張巧若彈簧的嘴搞的唐玄宗忠奸難辨。

開元盛世轉瞬即逝,唐玄宗如何一步步走向昏庸的泥潭

口蜜腹劍的李林甫

終於李林甫憑藉自己的這張搞跨了當時的宰相張九齡,自己最終如願以償當上了大唐王朝的宰相,從此開啟自己長達十六年專擅朝政的局面。而此後,李林甫憑藉自己的這張嘴將唐玄宗誇得天花亂墜,而唐玄宗也因此日漸開始不聽信忠臣意見。最終導致李林甫藉此排除異己,唐玄宗也開始日間沉迷於這盛世的繁榮,開始懶於處理朝中政事。

寵愛楊貴妃,一騎妃子笑

日漸昏庸的唐玄宗再次遇到了歷史上無數英雄難過的美人關,唐玄宗東巡洛陽為其子壽王李瑁選妃,但沒想到他竟然選中了芳齡十六歲的楊玉環,這轟動洛陽一時,也改變了楊玉環的一生。

開元盛世轉瞬即逝,唐玄宗如何一步步走向昏庸的泥潭

楊貴妃的豔麗

公元740年,唐玄宗與楊玉環在驪山溫泉宮相會。沒想到這一會就擦出了愛情的火花,二人一見鍾情,更令人大吃一驚的是唐玄宗居然跨過公公與兒媳的這一關,別出心裁的施計宣佈楊玉環為自己的妃子——楊貴妃。

楊貴妃本人嬌豔美麗,又習得歌曲舞蹈,二人志趣相投,楊玉環也深得唐玄宗的歡喜。從此唐玄宗一心獨寵楊貴妃,為了討得楊貴妃的歡喜還專門修車道運送荔枝,也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一騎妃子笑",這展現出了唐玄宗作為男人對一個女人的寵愛。雖然楊貴妃並不因此干預朝政,然而裙帶關係下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開始走上了唐王朝的權力中心。

開元盛世轉瞬即逝,唐玄宗如何一步步走向昏庸的泥潭

唐太宗對楊貴妃的寵愛

任用楊國忠,朝政久混亂

作為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在利用妹妹的裙帶關係下走上了唐王朝的政治權力中心,然而此人也是品行不端之人,但頗具斂財能力。裙帶關係加上斂財手段開始將唐玄宗的目光投向楊國忠這裡。最終在唐玄宗的操縱之下,楊國忠成功取代李林甫成為右相,一步登天。

開元盛世轉瞬即逝,唐玄宗如何一步步走向昏庸的泥潭

奸臣楊國忠

李林甫和楊國忠這二人,擔任宰相職位並不短,二人的存在對唐王朝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破壞作用。如果將李林甫看作為"養唐朝禍亂",那麼楊國忠就是"終成此禍亂"。楊國忠擔任宰相期間收刮民脂民膏,聚天下財物於自己手中,又利用其妹楊貴妃的裙帶關係,加之自己對唐玄宗不斷甜言蜜語。這最終使得唐玄宗一步一步陷入了昏庸的泥潭。

暗藏禍心,安史之亂

同時,又一個奸臣出現,他的出現徹底打破了唐王朝的寧靜。

公元746年,安祿山與契丹作戰,由於其大意冒失導致戰爭失敗,隨後被押送回京等待皇帝裁決發落。當時宰相張九齡強烈勸諫皇帝要處死安祿山,說其有謀反跡象,但唐玄宗卻堅持赦免了他,讓其在軍中立功贖罪。

與死神檫肩而過的安祿山於是就想盡一切辦法來討好玄宗,其見唐玄宗獨寵後宮楊貴妃,居然拜比自己大十幾歲的楊貴妃為母,從此狡詐奸滑的安祿山憑藉著楊貴妃平步青雲,一路高歌,最終獲免死金牌和兼任三地節度使。自此,安祿山手握重兵,又得唐玄宗寵信,朝廷官員對其也深深忌憚。長期在朝廷和宮中的交際使得安祿山對其情況瞭如指掌,這也讓表面忠心不二的安祿山心中燃起了滅唐稱帝的鬥志,最終開啟了唐王朝由盛轉衰的戰爭——安史之亂。

開元盛世轉瞬即逝,唐玄宗如何一步步走向昏庸的泥潭

叛賊安祿山

究其唐王朝開元盛世的迅速衰敗,與唐玄宗密不可分。晚年的他沉迷於盛世局面,一度聽信並任用奸臣,寵愛楊貴妃,最終導致唐王朝的由盛而衰。唐玄宗寵愛女子沒錯,但作為帝王,不應該過度沉迷於女色,因為帝王的肩上扛著更大的歷史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