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計劃》,國產科幻遊戲該何去何從

隨著近些年間《流浪地球》的大火,也給國內科幻注入了一劑猛藥,但是一直以來,國內對於科幻的態度都是冷淡無比,更別提電影或是遊戲了,藝畫開天做出的《三體》動畫也開始不斷放出預告片之類的,正片預計在2021年可能會上線,對於國產科幻遊戲而言,所需的不是那種移植手遊,而是真真正正的國產科幻遊戲。

《邊境計劃》,國產科幻遊戲該何去何從

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逆戰》了,琳琅天上工作室的崔永亮曾經為《逆戰》提出了名為《邊境計劃》的太空站模式,戰場設定在太空中,可是由於與整體遊戲基調不搭,所以也不了了之,2014年,琳琅天上解散和天美合併,崔永亮選擇出走,組建了柳葉刀工作室,原來的柳葉刀工作室只有四個人,1名技術,1名設計,還有2名美工。但崔永亮仍然選擇重啟《邊境計劃》。

《邊境計劃》,國產科幻遊戲該何去何從

而剛開始根本就沒有那麼多資金研發《邊境計劃》,在這種情況下,索尼的“中國之星計劃”啟動了,這個計劃是支持以初創企業為主的全中資遊戲開發商走向中國及全球市場的計劃,致力於“創造出全球範圍內成功的遊戲作品”和“培育和發展中國的遊戲產業”。索尼一眼就看上了《邊境計劃》,所以資金與設備越發充足。

《邊境計劃》,國產科幻遊戲該何去何從

現在《邊境計劃》也改名為《邊境》,由於遊戲背景是設定在太空中,所以肯定和傳統的FPS遊戲不一樣,真空與失重,所以不會有上下的概念,玩家在獲得全方向移動的自由時也意味著需要時刻提防來自任何一個角度的威脅,這也導致有時會上下顛倒,不斷旋轉,可能遊玩時也會感到眩暈。

《邊境計劃》,國產科幻遊戲該何去何從

槍械也是有後坐力,這時候就要用到揹包,揹包的大小規格和機動力還有防禦能力是直接掛鉤的,重型揹包無論是體積還是重量都更大,雖然提供了更好的背部防護,但也有著更大的慣性需要消耗更多推進劑。而輕型揹包正相反,有著極高的推重比,能夠頻繁衝刺和變向,但防護能力卻微乎其微。至於中型揹包則介於兩者之間,雖然比起重包更靈活,不過無法做出輕包的爆發式機動。

《邊境計劃》,國產科幻遊戲該何去何從

武器方面的設定也非常有趣,槍管的長短會影響武器的自動循環系統,短管武器儘管威力有所下降但射速卻會提升。還能按照自己的喜好來自定義武器彈藥排列、以特定順序打出EMP彈、空爆彈、穿甲彈等不同彈種實現最高的殺敵效率。

《邊境計劃》,國產科幻遊戲該何去何從

《邊境》首先將在PS4平臺發售,此外官方還確認本作將登陸PC平臺。讓我們好好期待這款國產科幻遊戲吧。

《邊境計劃》,國產科幻遊戲該何去何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