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真不是矫情


育儿,真不是矫情

我对孩子负责,难道有错吗?头发少是因为缺钙吗?发烧捂一捂就好了?这些老人们深信不疑的“育儿知识”,我们真的可以不带一点怀疑,拿来就用吗?

如果你知道补钙过量会引起便秘,太早吃盐会加重宝宝小心脏,小肾脏负担,一些不满一岁的婴儿因为发烧被捂汗,结果不幸夭折,你还敢随随便便听信这些经验之谈吗?

育儿,真不是矫情

老人们总以为自己吃过的盐比我们吃过的米多,带娃这事就该听他们的,呵呵哒,盐吃得多可不是好事。虽然你们一挑三,一挑四,带大了一众儿女,着实不易。但这并不代表你们说的都对,而且你们带出来的娃,真的更好更优秀吗?怎么我看到吃了太多的盐结果得高血压的;从小看电视,长得后从来不看书的;总是被贴标签,结果一直没自信的。既然都不是成功案例,凭啥要我们照搬复制呢?

育儿,真不是矫情

科学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现如今老人们也都开始学着用智能手机,洗衣、煮饭、干家务都交给了家用电器,怎么一谈到育儿这件人命关天、利国利民的大事上,反而不愿意接受新观念了呢?这是什么逻辑啊。

育儿,真不是矫情

尊重孩子,就要尊重他的发展。

小区里有个小男孩叫乐乐,一直是奶奶带的。虽然同住一个小区经常会碰到,但我们却很少听到乐乐说话,因为奶奶都替他说完了。比如博楠妈妈和乐乐打招呼,奶奶会说:“乐乐怕生,不太爱说话。”拿东西给乐乐吃,奶奶会说:“谢谢,他不饿。”有时乐乐会和博楠一起玩,看他小脸红扑扑的,博楠妈妈会问:“你们俩热不热呀?”然后奶奶会说:“没事的,他不热。”乐乐一直没有机会自己说话,也难怪他总是这么沉默了。

育儿,真不是矫情

虽然乐乐的例子有点极端,但是很多家长不太了解宝宝的发展特点,确实咋一定程度上不太了解宝宝的发展特点。宝宝吃手、扔东西、发脾气,这些行为在老人看来都是不听话的表现,但学过育儿知识的人一定知道,这些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在正常不过了,我们要做的是合理引导,而不是责备和惩罚,这就是尊重。

育儿,真不是矫情

如果我们真的爱孩子,为什么不尊重他呢?我们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们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我们,难道这不比老一套的棍棒教育更有效、更健康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