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圓才是過年

一年又一年,又是一年年來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那時過年對於北方農村,是一件非常有儀式感的事。童年的記憶經過歲月中的沉澱,分外的清晰。

年味/團圓才是過年

還沒進臘月,就盼望著娘給賣過年的新衣,盼著悠長閒暇的寒期,盼著盼著,年就來到了。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拉開過年的大幕,灶上灶王爺爺年畫,要請張新的,擺上供品,辭灶了,灶王爺爺在天上給這家言好事呢。這一天開始,嫁出去的閨女年前不再被邀請回孃家,要等過了年初二才可以回去。

年味/團圓才是過年

父親開始寫春聯,有東家求的,西家找的,我幫著裁紙,小手鎮紙很好使,裡屋偏間晾滿了春聯,年味裡有墨香,“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臘月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洗洗涮涮,二十六二十七蒸饅頭,蒸年糕,蒸豆包。二十八二十九煮雞 ,燉肉,炸魚,炸藕盒,煎豆腐……

年三十上午,一家人一起包餃子,中午跟著父親貼春聯,貼過門錢。男孩們與叔伯父親下午去上墳,請祖先回家過年。我下午早早穿上新衣,去跟小夥伴們展示,看看今年誰的新衣服好看。走在衚衕裡,家家門上貼上大紅的對聯,還有紅紅綠綠的過門錢在風中擺動,掛上紅紅的燈籠,總有種莫名的興奮。掌燈時分,各家鞭炮響起,餃子出鍋了。過年的時要在輩分高的族人家裡,掛一張幾百年的人丁分支家譜的掛圖在牆上,叫請家堂。焚香、燃蠟燭、擺供品,出鍋的第一碗餃子,父親端著先過去拜祭祖宗。我吃了飯,看春節晚會 ,跟堂姐們去奶奶家守歲,奶奶晚上將甘草或草蓆鋪在堂屋的地上,奶奶說這樣磕頭髒不了新衣服。香爐裡點上香,初一早上四五點拜年的小輩,進門就磕頭,奶奶客氣的寒暄著,奶奶趕忙去扶起,進門就是頭。父親與伯伯們進門先磕頭,奶奶不說什麼,正襟端坐,接受兒子們的磕頭。我們這一輩兄弟姐妹十幾個,男孩跟著爺們一隊,媳婦們成一隊,到同宗同族家裡去拜年,未出嫁的女孩是不出門的,在祖母邊上磕著瓜子,吃糖果,聊天說笑。下午照相的老劉,騎著摩托來了,在衚衕口敲鑼,被請進家裡照個全家福,扯上背景布,有的手裡拿著塑料花,每年一次,最早的一張我還不滿週歲。

初二開始走親戚串門子,堂姐,表弟,表妹們湊到一起,打撲克牌,嬉戲玩鬧,熱熱鬧鬧。眼看著初十將過,熱鬧過了大半,莫名的失落傷感油然而生,年將要過完了!又要開學了……正月十五煙花看完,年也在燈火闌珊的元宵夜,在意猶未盡,戀戀不捨中落下幕來,晚上娘催著早睡,明兒要早起,十六開學了……

這些年過去了,物是人非,過去的一切像是夢境一般。老祖母早就不在好多年,父親也離世20年了,祖母膝下的孫子孫女都已長大成人,我的兒子已到了我當時的年紀。那樣的年味再也沒有了,許多親人再也不能團圓了,那段最無憂無慮的日子,也一去不復返,那時過年的記憶,成為最濃的年味。最美的年的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