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任店镇月庄村“韭菜”产业健康发展侧记

3月31日下午,叶县任店镇月庄村韭菜科技园中,千余亩又肥又壮的韭菜青翠欲滴,生机盎然,在微风下摇摆舞动,一排排绿色波浪穿过畦埂向远处荡去。

“就在3月15日,我们开展了韭菜产业发展村民参股仪式暨第一届股东大会,70户村民分别提交了入股资金,累计融资165.2万元。”该村31岁的党支部书记郭冠星自豪地说。

传承——任店镇月庄村“韭菜”产业健康发展侧记

郭冠星于2011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性格沉稳、颇有钻劲儿的他毕业后毅然选择返乡发展、自主创业。他先后成立了苗圃公司和建筑公司,带动上百名本村和周边的村民务工。“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父亲天天忙碌的身影。找不到他时一准在村部,和几个叔叔伯伯们在一起,不是商量解决啥问题,就是研究下一步村里咋发展……”在自己父亲——时任村主任郭国义的影响下,郭冠星耳濡目染,一毕业就关心起村里的大事小情来,什么人居环境整治、道路修整绿化等等,能出份力的事儿他都积极参与。

2019年6月,依托连片种植1200亩韭菜的优势,月庄村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项目,品牌树起来了、名气也更响了,陕西西安、濮阳等地的收货商慕名而来,春节前韭菜批发价一度高达3.5元每斤,但仍供不应求。

“每亩地能卖2茬鲜菜,每茬的亩产量4000斤,按日常市场价每斤2元计算,就能收入1万多元。每年还能卖一次韭菜种子,按亩产150斤、每斤30元的收购价,又有4500元的收入。”算完这笔账,郭国义喜上眉梢,他当即决定下大力气拓展韭菜产业。深思熟虑后,2019年11月,他和村支书陈德亭双双辞去村两委职务,成立了韭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专职统筹全镇的韭菜产业发展,决心把韭菜事业做大做强。

传承——任店镇月庄村“韭菜”产业健康发展侧记

经村委举荐和党员群众大会表决后,郭冠星接到了任店镇党委政府的任命,接任月庄村党支部书记。“不管在家里,还是办公室,父亲总叮嘱我,月庄村管理和发展的接力棒就交给我们年轻人了,教导我要以身作则、带好队伍、扛起责任,不能叫叔伯长辈们失望。”

郭冠星称,和他一样“接力”的,还有村廉情监督员刘建文。“去年县纪委聘请的廉情监督员是付有叔,但是他被推荐任命为新的村主任了,廉情监督的担子就传递给了建文哥。”

在股东大会上,刘建文对全体股民郑重承诺:“眼看咱村的韭菜产业发展势头很强,咱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以后大家能多拿到分红。这还请大家伙儿放心,有我这个监督员在,就一定会尽全力管好这块‘韭菜蛋糕’,让咱村集体产业公开透明运行,维护好大家的利益。”

其实,月庄村的韭菜事业还未满三年。该村共有285户1079口人,1380亩耕地,人多地少,多年来都是种植小麦玉米。“直到2018年6月,河南久星生物科技研究院来考察后,打算在此建立韭菜育种基地,俺村便以村级集体经济的名义成立了叶县金丰百合农业技术开发公司,并流转土地500亩种韭菜。让村民既能得到流转费用,还能拿到集体分红。”刘建文介绍,虽然村两委干部干劲儿很足、筹备成立股东会,但号召群众拿钱入股那会儿,乡亲们心里其实没底儿,很多人犹豫、顾虑。为此他这个廉情监督员没少跑腿、磨嘴,多次登门,讲国家政策,分析月庄的优势和发展前景,介绍韭菜市场的现状等,“放心吧,入股后我会做好监督,让咱村韭菜产业的家底儿清清楚楚亮出来,绝不会让大家不明不白的。”村民李新水等人最终放下顾虑。

传承——任店镇月庄村“韭菜”产业健康发展侧记

如今,韭菜种植产业已发展成为任店镇主导产业之一。月庄以及周边史营、中旗营等村已累计流转3000余亩土地种植韭菜并进行种子繁育;附近的高营村、新营村等十几个村庄也自发种植了700余亩韭菜,逐步调整种植产业结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也为农户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

“我把家里的7.5亩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每年有7500元的流转费用,年底还有分红。”月庄村村民郭宗林说。46岁的温凤霞也将自家3亩土地全流转出去,自己在韭菜地里务工,每天收入50元左右,“就在家门口,还不耽误做家务、顾孩子,这个活可美!”

郭冠星表示:“拿稳了接力棒,就要把父辈们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传承下去,不仅要钻研韭菜管理技术、打造韭菜深加工产业链,还要兼顾全村的各项发展,打造更加优美宜居的环境,涵养传承勤劳质朴的乡风。我坚信,月庄的集体产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乡亲们也一定会越来越富裕、日子更红火。”

(建林 韩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