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任店鎮月莊村“韭菜”產業健康發展側記

3月31日下午,葉縣任店鎮月莊村韭菜科技園中,千餘畝又肥又壯的韭菜青翠欲滴,生機盎然,在微風下搖擺舞動,一排排綠色波浪穿過畦埂向遠處蕩去。

“就在3月15日,我們開展了韭菜產業發展村民參股儀式暨第一屆股東大會,70戶村民分別提交了入股資金,累計融資165.2萬元。”該村31歲的黨支部書記郭冠星自豪地說。

傳承——任店鎮月莊村“韭菜”產業健康發展側記

郭冠星於2011年畢業於華中農業大學。性格沉穩、頗有鑽勁兒的他畢業後毅然選擇返鄉發展、自主創業。他先後成立了苗圃公司和建築公司,帶動上百名本村和周邊的村民務工。“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父親天天忙碌的身影。找不到他時一準在村部,和幾個叔叔伯伯們在一起,不是商量解決啥問題,就是研究下一步村裡咋發展……”在自己父親——時任村主任郭國義的影響下,郭冠星耳濡目染,一畢業就關心起村裡的大事小情來,什麼人居環境整治、道路修整綠化等等,能出份力的事兒他都積極參與。

2019年6月,依託連片種植1200畝韭菜的優勢,月莊村成功入選農業農村部“一村一品”示範村鎮項目,品牌樹起來了、名氣也更響了,陝西西安、濮陽等地的收貨商慕名而來,春節前韭菜批發價一度高達3.5元每斤,但仍供不應求。

“每畝地能賣2茬鮮菜,每茬的畝產量4000斤,按日常市場價每斤2元計算,就能收入1萬多元。每年還能賣一次韭菜種子,按畝產150斤、每斤30元的收購價,又有4500元的收入。”算完這筆賬,郭國義喜上眉梢,他當即決定下大力氣拓展韭菜產業。深思熟慮後,2019年11月,他和村支書陳德亭雙雙辭去村兩委職務,成立了韭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專職統籌全鎮的韭菜產業發展,決心把韭菜事業做大做強。

傳承——任店鎮月莊村“韭菜”產業健康發展側記

經村委舉薦和黨員群眾大會表決後,郭冠星接到了任店鎮黨委政府的任命,接任月莊村黨支部書記。“不管在家裡,還是辦公室,父親總叮囑我,月莊村管理和發展的接力棒就交給我們年輕人了,教導我要以身作則、帶好隊伍、扛起責任,不能叫叔伯長輩們失望。”

郭冠星稱,和他一樣“接力”的,還有村廉情監督員劉建文。“去年縣紀委聘請的廉情監督員是付有叔,但是他被推薦任命為新的村主任了,廉情監督的擔子就傳遞給了建文哥。”

在股東大會上,劉建文對全體股民鄭重承諾:“眼看咱村的韭菜產業發展勢頭很強,咱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以後大家能多拿到分紅。這還請大家夥兒放心,有我這個監督員在,就一定會盡全力管好這塊‘韭菜蛋糕’,讓咱村集體產業公開透明運行,維護好大家的利益。”

其實,月莊村的韭菜事業還未滿三年。該村共有285戶1079口人,1380畝耕地,人多地少,多年來都是種植小麥玉米。“直到2018年6月,河南久星生物科技研究院來考察後,打算在此建立韭菜育種基地,俺村便以村級集體經濟的名義成立了葉縣金豐百合農業技術開發公司,並流轉土地500畝種韭菜。讓村民既能得到流轉費用,還能拿到集體分紅。”劉建文介紹,雖然村兩委幹部幹勁兒很足、籌備成立股東會,但號召群眾拿錢入股那會兒,鄉親們心裡其實沒底兒,很多人猶豫、顧慮。為此他這個廉情監督員沒少跑腿、磨嘴,多次登門,講國家政策,分析月莊的優勢和發展前景,介紹韭菜市場的現狀等,“放心吧,入股後我會做好監督,讓咱村韭菜產業的家底兒清清楚楚亮出來,絕不會讓大家不明不白的。”村民李新水等人最終放下顧慮。

傳承——任店鎮月莊村“韭菜”產業健康發展側記

如今,韭菜種植產業已發展成為任店鎮主導產業之一。月莊以及周邊史營、中旗營等村已累計流轉3000餘畝土地種植韭菜並進行種子繁育;附近的高營村、新營村等十幾個村莊也自發種植了700餘畝韭菜,逐步調整種植產業結構,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也為農戶提供了不少就業崗位。

“我把家裡的7.5畝土地流轉給合作社,每年有7500元的流轉費用,年底還有分紅。”月莊村村民郭宗林說。46歲的溫鳳霞也將自家3畝土地全流轉出去,自己在韭菜地裡務工,每天收入50元左右,“就在家門口,還不耽誤做家務、顧孩子,這個活可美!”

郭冠星表示:“拿穩了接力棒,就要把父輩們的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傳承下去,不僅要鑽研韭菜管理技術、打造韭菜深加工產業鏈,還要兼顧全村的各項發展,打造更加優美宜居的環境,涵養傳承勤勞質樸的鄉風。我堅信,月莊的集體產業會發展得越來越好,鄉親們也一定會越來越富裕、日子更紅火。”

(建林 韓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