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行,“韭菜”怎样被收割的


经济下行,“韭菜”怎样被收割的


韭菜是蔬菜里很特殊的一种,生长速度快、割掉一大截之后,丝毫不影响韭菜的生长。并且韭菜的生长周期很短,太嫩的没法吃,太老的咬不动,也嚼不烂。所以手持镰刀的农人都会选择合适的时机再一刀下去,割掉。

每次收割后,"韭菜"总能自己努力生长,让自己变得更加肥硕饱满,对于韭菜只要不是连根拔起,之后还是会生成长出来。

每次收割后,农人都会一边认真施肥、浇灌,一边磨刀,让自己的镰刀变得更加锋利。

这是韭菜,也是"韭菜"。生而被割,生生不息。


一、韭菜是什么

在资本市场,韭菜是一般指势单力薄的散户,他们在不够熟悉市场里投资,但是很大概率会亏损。与"韭菜"相对的,是"庄",一般指交易市场里财大气粗的大户。

比如说在股市里,一些散户观察发现某只股票蹭蹭往上涨,看起来前景不错,于是拿出来老婆本重仓。此时持有大量该股票的大户如果脱手,就会造成恐慌,导致股价下跌。庄家低卖高卖赚到了,韭菜高买低卖亏得很严重。这种操作就被成为割韭菜。

所有的割韭菜行为都属于信息差。不了解这个行业,就很难对其进行估值。有时间即使在官媒发布的信息,也会有人错过,导致不能及时调整仓位。于是理所当然的被收割了一波,

近几年来,P2P持续暴雷,私募、股权不断逾期;打着区块链名义的数字货币,各种金融骗局、资金盘、网贷、网赌、传销,花样繁多、层出不穷。


经济下行,“韭菜”怎样被收割的


"镰刀"无处不在,"韭菜"无所遁逃。大家在割与被割的循环中,生生不息。


二、韭菜长在哪块地里

"小孩才争输赢,成年人只谈利弊。"天下众生,本应当皆为利来。庄家和韭菜都是逐利的成年人。

比如一些常见的文案:

快速、轻松、秘诀、捷径、躺赚、睡后收入、年入百万、财务自由,这些割韭菜的常用词语基本上都是面向月收入低于5000的群体……

沉迷于割与被割循环中的群体,总是显得有些偏执~


1) 总想一夜暴富

贫穷的身世是韭菜的发源地,父母没有钱,是因为他们错过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赚钱的机会,错过了九十年代开厂就能赚钱的市场,错过了2000年后买房就能翻十倍的楼市。

作为穷二代的我们不想再错过时代的"风口",一头扎进炒股专家群,美女股神,限量鞋,裂变销售、各种名义的ICO中去。


2) 总想走捷径

那时候车马很慢,视野短,身边的同龄人没有比自己优秀很多。

现在,网络很快,视线很宽,远在另一阶层或文艺小资、或纷繁热闹,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生活成了心中的白月光。看到手中3000的工资,自己心中不免一慌。

很多人都试图找到一条"捷径"奔跑。这时,马上秒杀你的同事、快速超越你的同行、3天成为文案大师、7天成为策划专家、15天轻松赚回一百万、30天一边旅行一边赚钱实现月入千万……正中这些不愿思考,不想吃苦人们的下怀。那是真韭菜,绿油油的,纯正的韭菜。

这里最关键的是"财务自由"这个概念,知乎、抖音上随便开个专栏教财务自由,都能让主讲的人先实现财务自由。

还是那句话:所有捷径都是坑。

3) 学习不深入

一些人,关注几个股市分析的大V,读几篇公众号文章,终于知道了K线、基本面、北上资金,学了一点知识,就认为自己是投资大师。赚钱的时候自诩巴菲特上身,亏钱的时候指责大盘行情。

4) 跟风炒作

别的不说,这段时间额温枪、口罩需求量激增。大批人闲赋在家做起了倒爷的生意。口罩圈也流传出去月赚1000万的造富神话,吸引了不少企业投资转产,企图从口罩市场再分一杯羹。但从最近的局势来看,口罩回落至0.9元/只的平民价,造福神话可能要破灭了。

赚到钱的倒爷不过百分之一,赚到钱的企业依旧是最早行动的大企。跟风进入市场的买到了最贵的口罩机,买到了最贵的熔喷布,聘到了身价飙升的口罩机调试工程师,却赶上了口罩价格暴跌,然后一路再跌。

这些桑博士直播的时候就已经提醒过,疫情过后是否会出现一地鸡毛,大家拭目以待。


5) 沉迷人脉

金字塔骗局可以说是人脉陷阱的鼻祖,传销更是深得其真传。

都2020年了,肯定不再有人去相信所谓的"国家工程"、"套利项目",不过我们依然要时刻警惕身边的类传销组织。他们给你描述着美好的未来,许诺xx元入会费,短时间内就可以获得超过10%甚至60%的资产翻倍……你需要做的是扩大品牌影响力,带着亲朋好友共同致富~~

在这儿也要为大家提个醒,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也曾提到过:疫情突然来袭,医药行业再次成为香饽饽,桑博士再次提醒大家,警惕打着医疗康养旗号的类传销企业。

经济下行,“韭菜”怎样被收割的


6) 打死不认输

韭菜们最致命的弱点就是,打死不认输,打死不止损。一买就跌、一卖就涨,买入后面对浮动亏损的时候,一边抱怨市场与自己作对,一边坚定不移的拿着自己的亏损单,继续在"韭菜"的路上渐行渐远。

朋友,美股的起起落落落落落,你手里的股票或者基金绿了多少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7) 永远不觉得自己是韭菜

没有一个"韭菜"觉得自己会成为"韭菜",至少很多人明明知道项目有问题,还是义无反顾地冲进去,再记得知识盲区里,自认为比其他"韭菜"高明,能够在收割之前跑掉,抱着侥幸的心态,认为肯定有人来接盘,自己绝对不会是下不了车的那个。


如果你是谨慎性人格,一定要切记:自己赚的血汗钱,得分析清楚了,才能买,看不清的,宁可错过。

三、如何防止被割?

前段时间,小编想副防蓝光眼镜。于是去知乎求科普、去知网找文献,很多研究表明电子产品发出的蓝光对眼睛没有实质性伤害,但还是斥巨资(近300大洋)下单了。

心里隐隐觉得这是智商税,但还是主动求收割了。反思下来还是因为自己学识太浅,于是买了几本心理学的书啃一啃(连环割?)

言归正传,如何避免被割韭菜呢?

1、 不懂不投。

首先投资不是逛淘宝,不要随便买买买,对投资对象要有全面深入的研究,至少搞懂它是干嘛的。

2、 学习金融知识,懂点行业和公司

投资是一门学问,要说上知天文下至地理,一点都不夸张。财务报表、市场供需、政策导向、央行动作、国外局势,甚至是公司领导人行事风格都要有所了解。

3、

有投资逻辑

不能一直跟着感觉走,必须有自己的投资原则或者说投资逻辑。金融市场很理性,你对了就会有现金奖励;你错了,马上就会有现金惩罚。越错,亏得越多,拖得越久,亏得越大。

4、 摒弃赌场思维

在金融市场,总有一群勤奋自律且聪明的人,一直在学习市场研究市场,他们的赢面显然大于普通散户。运气这个词是成功人士用来表示谦虚的词。如果你非得试试自己的运气,那也没办法。


巴菲特说过,如果打了两圈牌,你还不知道牌桌上谁是菜鸟,那么你就是那个菜鸟!

这句充满智慧的大白话,值得所有的散户反复咀嚼和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