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人盛世從不露面,亂世出山拯救國家,他們是真正的中國英雄

在中國本土,有著這樣一個秉承著天人合一思想,融入了中華民族的性格的宗教流派。他們的思想如同中國民眾般樸實卻又讓人敬佩。這就是道教,道教在中國有1800年的歷史,源遠流長,不同於從印度傳來的佛教,道教是純純正正的中國出身。所以我們可以在道教上看見很深的中華文化烙印,而道文化對於華夏文化也是不可或缺的,二者的關係如同魚水一般相輔相成。華夏文化滋養著道文化,道文化也用自己的方式結出鮮美的玉玲瓏予以回應。

這群人盛世從不露面,亂世出山拯救國家,他們是真正的中國英雄

老聃大聖,替天行道

道家講究清修,盛世中,道家中人通常會隱於山林。在某個雲霧繚繞的山腰上,立著一個破舊卻又幹淨的道觀,道長在此修身養性,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正是如此,對於道家思想,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可能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這是一種無為,不爭,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樸素思想。這就導致大家覺得道家是那種一味避讓的流派,這其實是對道家文化的誤解。

道家有言“無為而治”,卻並不是縱容一切。古《道德經》就有言“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可見道家雖不爭,卻並非真的“無為”。

道可道,非常道。若適逢亂世,自然無法給予世間“大道”,他們就會站出來,下山定亂世,替天行“道”。若是心中大道無法安民樂國,那清修也失去了意義。亂世下山行“道”者,有世人盡知的姜太公。商紂無道,民不聊生,姜子牙便於這亂世中站了出來,輔姬發,安天下。除了姜子牙外,還有張三丰也是於亂世而出,對抗元朝、打擊賊寇。這些大家都比較熟悉,然而近代的這些下山抗日的道士你知道嗎?

這群人盛世從不露面,亂世出山拯救國家,他們是真正的中國英雄

亂世菩提不問事,老君背劍救蒼生

開國上將賀炳炎將軍,幼年便在武當山的小道士。奈何菩提不問人間事,戰爭爆發,小道士賀炳炎在十五歲那年就離開了道觀,加入了紅軍的隊伍中。在武當的道觀裡,賀炳炎自幼便習武,這一身好本事讓他在後來革命的戰場上大殺四方,被稱為“紅軍趙子龍”。

他常說:“我總能大難不死,一來運氣好,二來就靠我這身功夫。你們要是上武當山學上幾年,保管也沒事。”在後來瓦屋塘戰鬥中賀將軍不幸被炮彈擊中,右臂骨頭被完全擊碎,只有截肢才能保住性命。但當時不僅沒有麻藥甚至連醫療工具也沒有,只有一把鋸子。

在這樣的情況下,賀炳炎僅憑自己頑強的毅力完成了截肢,不得不讓人佩服。雖然賀將軍失去了一隻手臂,但仍讓敵人聞風喪膽,被稱為“獨臂將軍”。並在這之後相繼取得了了雁門關大捷、沙家店大捷,為抗戰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

這群人盛世從不露面,亂世出山拯救國家,他們是真正的中國英雄

手持桃木斬倭寇,心有道義濟生靈

李圓通是河北省滿城縣魏莊村人,生於習武世家。他早年參軍,但由於國家局勢混亂,他厭倦了軍閥之間的鬥爭,所以他跑到深山致力於自己的修身養性。在狼牙山的道觀中,李圓通道長在清修的同時還練就了一手回春的針灸醫術,在道觀周圍行醫。

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軍隊入侵,中國抗戰爆發,當時晉察冀第一個軍區成為日本侵略者的首要目標,1941年岡村寧次率軍隊瘋狂進攻我國的晉察冀抗日根據地,企圖消滅抗日部隊和司令部。李圓通深知國家的興衰是每個人的責任,他帶領道觀和山區人民毫不猶豫地投身於保衛祖國的正義鬥爭。李圓通道長利用自己對狼牙山地形的瞭解,協助共產黨構建依託險要地勢的防禦工事,對抗擊日軍很有幫助。

他還利用道觀幫助共產黨藏匿食物與傷員,為抗戰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然而很不幸,在李道長下山送情報時,日軍找上了道觀,一把火燒光了李圓通二十多年朝夕相處的同門和道觀。晚年李靈通雲遊四海,處處施醫救人,踐行著心中的“道義”。

這群人盛世從不露面,亂世出山拯救國家,他們是真正的中國英雄

李圓通

三尊座下難覆命,蒼生得度慰我軀

田信良是抗戰時期老道的典型代表,生於山東蓬萊一個貧窮的家庭,後隨闖關東的大部隊來到了遼寧閭山聖清官,拜禮監院王子仁為師。因聰慧過人,成為了龍門派第二十五代掌門,並且擔任擔任龍潭宮和聖清宮監院。

1931年抗戰爆發,面對窮兇極惡的日本侵略者,反抗者隨時都有可能斃命,因而產生了一批偽軍。但是田信良卻毫不畏懼,沒有猶豫,毅然決然地就投入到了當地民間抗戰鬥爭中。後加入義勇軍,參與了多次抗戰活動。並且田信良還利用自己道士的身份聯繫各大寺廟道觀,為抗戰活動籌集了大量的物資,被十二路軍副司令張海濤敬稱“政治老道”。

後去北平籌集物資時不幸被捕,兇狠的日軍對其嚴刑拷打,希望得到義勇軍的信息。面對日軍一個多月的暴虐折磨,田信良沒有走漏一點風聲,只有一句“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最後被日軍殘忍地殺害了,青山難阻洪荒湧,唯以血肉築長堤。

這群人盛世從不露面,亂世出山拯救國家,他們是真正的中國英雄

國之不存,道將附焉?道家的大道或許我們並不能完全理解,但作為華夏的一部分,我卻可以感受到道家的大義。他們亂世而出,盛世而隱。盛世而隱是為修身養性,做好自己,追求更高的境界;亂世而出是為黎明百姓,蒼生皆苦,心中道義怎能延續?

他們不圖榮華富貴,只求問心無愧,這也應了《道德經》中“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也許這才是真正的“道”。盛世自修,亂世濟民,當中華民族處於危難之中時,這些道教沒有選擇繼續在山裡築巢,而是選擇走出大山參與救亡圖存,將出生入死當作修行。抗戰期間,許多道家人士都參加了戰爭,他們的努力應該得到更多的瞭解,這些英雄應該被記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