霄雲路8號:漫漫10年高溢價之路,老盤新裝再入市

受地中海氣候的影響,即使進入2018年11月,摩納哥的天氣依然溫潤潮溼,氣溫也維持在16度上下,作為歐洲著名的旅遊勝地,這裡吸引了大批世界各地的人慕名而來。

地中海邊的摩納哥皇家遊艇會也迎來一批非同尋常的客人,在摩納哥大公Albert的陪同下,29歲的合生創展董事局副主席朱桔榕,與85歲的安縵酒店創始人Adrian Zecha簽訂了一份合作協議。

這份協議的核心內容,是雙方將聯手打造世界首個MAHÁ住品類作品——“縵合·北京”。

霄雲路8號:漫漫10年高溢價之路,老盤新裝再入市

摩納哥皇家遊艇會(YCM)

這個項目,還有一個沿用了10多年的名字,霄雲路8號。

提起霄雲路8號,大凡在北京有些年頭的人都聽說過。曾經,霄8就是普通人嚮往的理想住所;曾經,霄8就是開發商學習的豪宅樣本。

然而11年後,當我們再次回望這個“神盤”,看到更多的則是一種榮光不再的無奈和悵然。

霄雲路8號:漫漫10年高溢價之路,老盤新裝再入市

合生創展與Adrian Zecha舉行簽約儀式

曾經的帝都“豪宅之王”

2008年,雖然金融危機的陰雲正在全世界蔓延,但在奧運會的歌聲中,北京還是一片繁榮景象。

那一年底,霄雲路8號取得了首張預售證,預售價格在8萬-12萬元/平米之間,而當年北京四環周邊的住宅銷售均價為12000元/平米。

“霄8之上,再無頂豪”,如果單從售價上來說,這句廣告語倒是極為貼切。

第二年,隨著新項目的入市,合生創展的年度銷售額也歷史性的逼近了150億元,其中北京及天津區域貢獻了64億多,佔比超四成。財報顯示,北京霄雲路8號及珠江帝景項目是最主要銷售來源。

霄雲路8號:漫漫10年高溢價之路,老盤新裝再入市

霄雲路8號

榮耀總是轉瞬即逝,誰也沒想到的是,霄雲路8號從此卻進入了長達10年的沉寂期,而150億元的銷售額,也成了合生創展迄今為止的最好成績。

如今,在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的網站上,霄雲路8號(備案名:新燕都家園)共取得了四張預售證,分別在2008年、2009年、2011年和2015年,累計推出約250套房源,佔共規劃戶數1000戶的1/4,實際簽約不足100套,去化率約為40%。

例如,2009年取證的4號樓共50套房源,在10年之中籤約23套;2011年取證的7號樓72套房源目前簽約49套;2015年取證的8號樓共108套房源則顯示0簽約。

而8號樓,就是合生創展聯合Adrian Zecha打造的“縵合·北京”樣板樓。

霄雲路8號:漫漫10年高溢價之路,老盤新裝再入市

霄雲路8號:漫漫10年高溢價之路,老盤新裝再入市

北京住建委官網截圖(2019年11月25日)

奢華酒店 or 四環豪宅?

合生創展和安縵簽訂合作協議半年多後,雙方打造的首個樣板間亮相霄雲路8號,這個以450平米戶型為藍本的樣板間項目,據稱是為“已經領略了世界之美的人而準備的”,打造的是一種“在雲端的高定世界”。

如果說,所謂高定生活強調的是用料的講究和工藝的考究,那縵合·北京確實做到了極致,可以說北京的豪宅無出其右。

由於地處東四環朝陽公園北側,周邊園林生態環境較為優越,這也成了縵合·北京重點打造的理念。

在官方介紹中,為了配合社區內擁有的40萬平米84年原生林主題,樣板間室內也採用了高達70%的天然木材設計,其中以法國天然白橡木居多,還有專屬於歐洲古堡和頂級紅酒桶的珍稀材料。

霄雲路8號:漫漫10年高溢價之路,老盤新裝再入市

霄雲路8號樣板間

此外,在室內設計中還大量採用了金屬、藤、魚皮、香奈兒皮、石材等自然材質,通過極簡主義處理手法,進行融合創作,從而營造了一種星級酒店和私人定製的奢華感。

據銷售人員介紹,牆體、櫃門、天花板等看上去並不起眼的設計,都是由專業工人手工打造而成。單單天花板格柵這一項,就需要5個熟練工人花費280小時才能製作完成,頗有一種“我們不一樣”的高級感。

霄雲路8號:漫漫10年高溢價之路,老盤新裝再入市

霄雲路8號樣板間

另一個明顯與其他豪宅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於大量儲物空間的設計。

整個參觀過程中,事長印象最深的就是銷售人員全程都在不停的打開各種櫃子,明的暗的、高的低的、大的小的....

從電梯間的隱藏式鞋櫃、到起居室的推拉式暗格、再到廚房裡的高低櫃,而衣帽間的360度櫃體自然不在話下,銷售人員都不厭其煩的進行了一一展示,彷彿打開的不是一個儲物空間,而是一個大千世界。

也許,正如銷售人員所說,安縵酒店在全球範圍內擁有大量的鐵桿粉絲,他們喜歡安縵酒店的設計風格和居住環境,這些人可能才是縵合·北京的潛在客群。

霄雲路8號:漫漫10年高溢價之路,老盤新裝再入市

霄雲路8號樣板間

合生創展的百億困境

今年7月15日,北京掛牌出讓一塊位於豐臺的不限價住宅用地,吸引了多家開發商現場競拍,與其他聯合體不同,單槍匹馬的合生創展選擇了獨自上陣,在與中海廝殺了56輪之後終於還是敗下陣來,被對方以79.4億元總價收入囊中,成為2019年北京總價地王。

此時,距離合生創展上一次參與北京土拍,已經過去了將近2000天。

似乎在不經意之間,曾經位列“華南五虎”的合生創展已經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尤其在這座呈爆發式增長的城市中,多年前問鼎帝都豪宅的開發商,已然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這讓它與中海的纏鬥又增添了一份蒼涼的底色。

霄雲路8號:漫漫10年高溢價之路,老盤新裝再入市

霄雲路8號樣板間

分水嶺是2004年。

那一年,合生創展成為國內首家銷售額破百億元的房企,而當年萬科的銷售額只有90億元,因此王石稱其為“中國房地產界真正的航空母艦”。

也正是這一年,這艘航空母艦觸礁了。

2004年,合生創展開始建設號稱“中國第一城”的京津新城,計劃在這片2萬畝的土地上大規模建設別墅、度假村、酒店、商業、高爾夫球場等項目,前後耗時長達8年,累計投資超200億。

8年後,合生創展的全年銷售額還徘徊在百億上下,而萬科的全年銷售額已經突破了1400億。

如今,京津新城已經從當年的“中國第一城”變身成了“中國第一空城”,十多年來始終默默矗立在那裡,見證著合生創展曾經的野心和今日的黯然。

霄雲路8號:漫漫10年高溢價之路,老盤新裝再入市

空蕩蕩的京津新城

至於造成合生創展長年停滯不前的原因,業內普遍認為,朱老闆的家族化管理模式應該負主要責任。

“合生創展一直以來奉行的是自上而下的管理,由決策層作出決策,再直接傳達給項目公司,老闆的意見影響很大,事先也缺乏溝通協調。”有知情人士就表示,合生創展一直以來所奉行的業務模式,如融資、拿地、開發等都強調利用人脈關係,而不是奉行市場原則,這樣做的問題在於“一旦決策層的判斷出現偏差,就會直接影響到各個項目。”

除此之外,作為一家起步於香港的房企,合生創展始終堅守著“多囤地、慢開發、高溢價”的運作方式,這與朱老闆所信奉的“向利潤極限挑戰”如出一轍。

然而當市場變化、調控來襲之後,走高端路線外加高溢價的模式則未必能夠成功。以霄雲路8號為例,在產品競爭力一般的情況下,卻把價格提到遠高於平均水平之上,甚至以漲價作為噱頭進行營銷,其結果可想而知。

霄雲路8號:漫漫10年高溢價之路,老盤新裝再入市

在企查查數據庫中,北京新京潤地產有限公司(霄雲路8號開發商)顯示出大量風險提示

--- 尾聲 ---

在2014年融創收購綠城之前,孫宏斌曾說道,高端產品之所以週轉慢,是因為沒有找準定位,不知道該做什麼,如果能找到目標客戶群,那麼高端產品也可以實現快週轉。

在霄雲路8號的走訪中,當事長問及該項目的主要購買人群是誰時,銷售人員稱,企業家、互聯網新貴都是我們的業主。

然而事長得到的消息是,由於該項目在11年前投放市場時,北京還有沒有嚴格的限購政策,因此購房者多為外地富豪,其中以山西和東北富豪居多,他們大多並不會長期居住於此,有的只是為子女購置房產,而子女又長年在國外生活。

隨後幾年,由於北京調控政策的不斷趨緊,外地購房者日益減少,霄雲路8號的銷量也陷入了沉寂。

如今,當我們漫步在這個“雲端頂豪”社區裡,感受不到一絲絲的生活氣息和人類活動痕跡,看到的只是一片片仿圓明園的微縮景觀,和一棟棟高聳入雲的鋼筋水泥。

由於時間久遠,一些建築的外牆皮已經開始脫落。

霄雲路8號:漫漫10年高溢價之路,老盤新裝再入市

霄雲路8號的標誌性雕塑上佈滿了塵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