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孩子做事總是拖拖拉拉的,考試成績還下滑,是孩子的錯嗎?

我有個侄子,現在已經12歲了,可做事情總是拖拖拉拉的,沒有一點時間觀念。早上起床,總是得提前半個小時催,穿個衣服都能磨嘰五分鐘,每次都得家人多番催促,匆匆忙忙地,做好的早飯也顧不上吃一口,慌張地去上學了。有好幾次還因為慌里慌張得,到教師才發現書落在家了,最後只得打電話讓家長給送去。放學回來,不及時寫作業,每次等作業完成後,一看時間,差不多快夜裡十一點了,最近考試成績還下滑。嫂子向我訴苦,有個這樣的孩子,真是頭疼死了。

我告訴她,其實孩子會出現這種情況,不足為怪。你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看自己平時做事怎麼樣,自己是否磨嘰,有沒有好好管理好自己的時間。

12歲孩子做事總是拖拖拉拉的,考試成績還下滑,是孩子的錯嗎?



其實我覺得侄子之所以會這樣,不只是和嫂子做事散慢有關,也和孩子所處的教育環境關係密切。

12歲孩子做事總是拖拖拉拉的,考試成績還下滑,是孩子的錯嗎?



我總結有四個原因:

第一:嬌慣孩子

到了早上7點,孩子早上該起床就要行動起來,不能慣著孩子,我們三番四次催促,孩子睜下眼,繼續呼呼睡,事不過三呢。與其這樣,還不如讓孩子去體驗一次因睡懶覺遲到,被同學嘲笑,被老師責備的結果。這樣成長的更快。

第二:覺得孩子年齡小,等長大懂事就好了

所以請家長朋友們不要因為孩子年幼,就覺得可以放任孩子。好的習慣要從小養成,等大了就追悔莫及了。12歲的孩子也早該懂事了。

第三:父母做事懶散

父母本身沒有時間觀念,做事隨意,沒有安排好時間。又何談孩子呢!

第四:一味催促孩子

不要催孩子太頻繁,大人著急,孩子也討厭被催,甚至孩子還會叛逆,故意去那樣做。要多和孩子溝通,瞭解原因。不起床也許是孩子不舒服,不吃飯也許是恰好這會孩子不餓,在家做作業慢騰騰可能是因為沒聽懂。

12歲孩子做事總是拖拖拉拉的,考試成績還下滑,是孩子的錯嗎?


要從自我做起。安排好自己的工作,有計劃地把控好時間。並引導家裡的老人不要嬌慣孩子,為孩子營造一個井然有序、守時的家庭氛圍。

要引導孩子,幫孩子合理安排好時間,做好計劃,制定一份時間表,定好鬧鐘。必要時讓他去承受一次後果。只有得到教訓了,印象才能深刻,更能明白做好時間管理的重要性。

還要多和孩子溝通,瞭解情況,知道原因後,及時解決,讓孩子得到尊重。

最後,要督促孩子,形成習慣後堅持下去。

養成了時間管理的好習慣,孩子能按時、主動、有序、高效去完成任何事,父母的也驕傲,更不用擔心孩子的學習,孩子做事胸有成竹、事半功倍,一家人還能終身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