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栽培:關於繁殖和配製雜交高粱的問題,分為以下4點

今天一涵帶大家瞭解一下高粱栽培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一、繁殖和配製雜交高粱中的幾個問題

1、母本繁殖田尤為重要

不育系的繁殖是推廣雜交高粱中的最重要一環,各地近幾年來經濟教訓很多。不育系繁殖失敗了,就不能配成雜交種,生產上就不可能種植雜交高粱,不育系如果不嚴格去雜,今年留一株,多打了幾粒種,來年將要花費很大的勞動力,拔除更多的植株少產很多種,因此,各級種子部門,必須親自抓好這一工作,以縣統籌安排,以公社自成體系,繁殖田從種、管、收、曬、脫、藏等均有專人負責,種子塌上嚴防小孩入內玩耍,以防將不育系和保持系,相互造成差錯。

高粱栽培:關於繁殖和配製雜交高粱的問題,分為以下4點

繁殖不育系的單位,必須要有高度的責任性,樹立全局觀點,一個單位嚴格一點,來年更多生產單位不麻煩,不失敗,獲得增產。在去雜過程中,要嚴格遵守"寧嚴勿寬"的原則,保持系中必須種植標誌作物,播種時通頭播種,防止地塊兩頭種植保持系。

收穫時先收保持系,後收不育系。嚴防錯收混收。

高粱栽培:關於繁殖和配製雜交高粱的問題,分為以下4點

2、繁殖田和制種田儘量做到霜前收穫

幾年來雜交高粱捉苗圍題,一直沒得到很好解決,影響捉苗主要因素除土壤的墒情、播種深度外,還有種子的發芽率,有些時候墒土也很好,播種也超過一寸,結果就捉不了全苗,主要由於種子發芽率低。根據幾年來看,凡霜前收穫種子發芽率高,霜後受凍種子發芽率大大降低。如五臺縣良種竭1968年配製的晉雜五號,成熟八成霜前收穫的發芽率達90%,而霜後收穫發芽率只有30%。所以有時看去籽粒飽滿,粒色正常,但實際播後出不了苗,就是這個緣故。另外,有些地方,發芽率也高,當時播種也淺,而由於耬幅寬度疏幅固窄,耬壓時,將兩邊土擠壓下來,其實際還是播深了,造成了缺苗,這些問題必須予以注意。

高粱栽培:關於繁殖和配製雜交高粱的問題,分為以下4點

3、認真安排隔離區

隔離是防止散粉的基本措施,空間隔離看來很筒單,但是常聯繫到種植安排和作物佈局,稍一忽略就會給制種帶來損失,如有些地方配製雜交種,外來花粉雜交達5%以上,最高達20%以上,因而直接影響雜交種產量和質量。因而除必須拔除雜株外,要敵置有安全的隔離區。

空間的隔離距離究竟多遠好?幾年來不少地方摸索出了一個簡單的生物測定法,進行了初步的式墩。

測定的地點敵在棉花地裡,周圍600米內沒有播其它高粱,按六個不同距離,把不育系分別種在離制種田50米、100米、150米、200米250米和300米,開花前多次檢查,沒有發現混進的保持系。

高粱栽培:關於繁殖和配製雜交高粱的問題,分為以下4點

4、幾種常見高粱種子的識別

由於種子管理制度不好或責任心不強,雜交高粱生產中常出現種子弄錯的事故發生,如繁殖不育系時有的全種成不育系,也有的全種成保持系,還有的將其它的白粒種子如康拜因60認為成3197A不育系或保持系,而拿出去繁殖或制種。為了減少或避免此類事故的發生,除加強責任心和管理制度外,茲將3197A、康拜因60和3197A配成的雜交種子,其筒要區別介紹如下:

以上四種不同種子,在高粱產區種植最為普逼。從顏色上看全是白粒不易區別,但在相互對比之下以各自的特徵為依據,也能有助於區別。

高粱栽培:關於繁殖和配製雜交高粱的問題,分為以下4點

康拜因60:在以上四種白粒中,籽粒最小,籽粒上常有缸或褐色斑點,由於其是品種,因此籽粒大小較均勻。若在收打時從塌面上與不育系區別其風屬下的花葯痕跡是肥大的。

3197A不育系:籽粒就康拜因60和3197B均大,由於是授粉後才能桔實,在接受花粉早晚不同的差別下,所以籽粒的大小和成熟度常表現不一致。又因桂頭髮育大從子房上脫落的晚,因此從籽粒頂部看常留有黑色小斑,此即為柱頭痕跡。若從塌面上看其風屬下的花葯遺蹟全是瘦小的,可於品種和保持系明顯區別。

3197B:籽粒較3197A和雜交種均小,而較康拜因60鞍大。塌面上風扇下的花遺蹟是肥大的。

高粱栽培:關於繁殖和配製雜交高粱的問題,分為以下4點

雜交種:籽粒比3197B和康拜因60大,由於接受花粉早晚的不同,籽粒的大小和成熟度常表現不一致。風扇下的花葯遺蹟是瘦小的。亦能看到桂頭脫落留下的黑色小斑點。除從種子本身尋求特徵區別外,在實際生產中要和種子來源和存種子的可能性結合起來分析加以區別。如以公社自行稠劑的種子通過了解翻出單位種植情況和庫內以前保存或矚進過什麼種子等情況,以便篇小分析到斷的範圍,加以區別。對於苗色不同的品種,最好的鑑別辦法是在室內盆播或在海南播種觀察苗色進行區別。

高粱栽培:關於繁殖和配製雜交高粱的問題,分為以下4點

這篇文章關於高粱的相關內容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希望這些作用可以幫助到大家遇到所存在的問題並有效解決掉,好了,那我們就下次見吧,謝謝大家的觀看與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