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打日本,“神風”幫忙,日本活下來了

公元1268年,蒙古正與南宋對峙之時,大漢忽必烈派遣使者訪日,欲與日本“通好”,此時日本說上話的是十七八歲北條時宗,根本沒搭理蒙古。此後,蒙古又數次遣使,都被日本國拒絕接見來使,據復國書,搞得蒙古很沒面子。


蒙元打日本,“神風”幫忙,日本活下來了

元世祖忽必烈

公元1274年10月,已是元朝皇帝的忽必烈,在搞定朝鮮後勤基地的基礎上,派出蒙漢軍2萬人、高麗軍5600人、水手6700人,共計3.23萬人從高麗合浦出發,準備武力討伐日本。元軍在日本九州博多灣一登陸,立馬給日本人一個下馬威。當時元軍是百戰之軍,首先在武器上就領先日軍許多。元軍使用的弓箭可射達二百二十米,日軍弓箭只有一百米,元軍甚至使用了震天雷,鐵炮中裝鐵彈,隨著火焰噴出,四面烈火,煙氣瀰漫,其聲淒厲,心碎肝裂,目眩耳聾,不辯東西,被擊斃者極多。元軍還善戰,戰術上遠高與日軍,元軍以鑼鼓為號令,擊鼓前進,鳴金收兵,日本人仍是一騎陣前,來將通名。

蒙元打日本,“神風”幫忙,日本活下來了

大河劇裡的北條時宗

戰鬥中,日軍較為矮小,馬匹也小,無法跟體型健碩的蒙人和高大強健的蒙古馬相提並論。日本武士戰鬥時,一小股一小股的上,而元軍總是先用箭雨伺候,再用盾牌手和長刀手近戰,輔以震天雷,日軍皆成血屍。但是日本武士有個優點,不要命,三個五個往上衝,一個兩個也往上衝,一點不知道怕,加之九州山地作戰,元軍不熟悉,始終無法突破九州腹地。戰至一天,元軍只好退回船上休息。不想夜裡颱風降臨,元軍戰船被風颳翻200多艘,大量士卒落水溺斃,無力再戰。元軍第一次東征日本失利。

公元1281年,因為這之前日本兩次下令將元朝派來的使者斬首,加之南宋也被完滅,忽必烈第二次東征日本。元軍的這次有十四萬人,發兵兩路,一路四萬作戰部隊,戰船九百艘,從朝鮮出發,一路十萬江南屯田部隊,戰船三千五百艘,從寧波出發。這次元軍運氣還是不好,高麗盟軍在對馬島慘遭失敗而返。同年夏,元軍奪取一些小島後,在九州博多灣不同地點登陸,經歷一些小戰鬥後,又被被趕回了船上。此時又一場持續兩天的颱風,也就是非常有名的“神風”,襲擊了元軍艦隊並摧毀了大部分的船隻。元軍第二次東征日本失利。

蒙元打日本,“神風”幫忙,日本活下來了

蒙古襲來繪詞中描述的蒙元戰爭

元軍在草原所向無敵,沒想到兩次栽在日本這個小島國身上,其實吧也不是啥“神風”起作用,那個地方本來就是颶風多發地帶,日本人是被老天爺忽悠了,二戰期間搞啥“神風特攻”白死一票人。還有一種說法是,元朝自己不會造船,要去高麗造,給的時間又短,高麗只好搞些豆腐渣工程,所建艦船偷工減料經不住風浪,稍微吹吹就散了。

總之,日本逃過了一劫,但是由於見識到元軍的厲害,拼命加強軍事防守,經濟上入不敷出,沒多久鎌倉幕府還是滅亡了。忽必烈後來還想一雪前恥,由於國力日衰,也就不了了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