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第一面五星红旗是拼接的丨旗杆是4根水管焊接而成

国旗不只是一块红布,而是28年艰苦抗战,2000万人牺牲才换来的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

今天,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中国,在北京,看中国70周年阅兵庆典。

今天我骄傲,我自豪,因为你,五星红旗与太阳一起升起,照耀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之上和56个民族的心中,温暖至南海海底,珠目朗玛峰峰尖。成为14亿华夏儿女共同的精神文明象征。

开国大典第一面五星红旗是拼接的丨旗杆是4根水管焊接而成

1、国旗的诞生

你用先辈们的鲜血作为底色,染遍了祖国大好河山。在以共产党为代表的大星星带领下。成北斗七星拱形状,带领全国人民。跨过了战争的蹂躏。踏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之上。迈步在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之上。奔向美好的未来。

在你以红色为底的鲜血里。流淌着上海现代经济通讯社做财务工作的曾联松的心血。演绎着一段曲折而传奇的故事。

1946年6月16日。新政协筹备会决定成立国旗国徽,图案初选委员会。7月14日至8月15日在《人民日报》等报纸上,发表征求启事。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期间初选委员会,从收到的3012幅图案中选出了38幅印发给全体代表讨论,复字第3号和复字第4号,获得高人气支持,粉丝比较多,但是,遭到了海外华侨,对战争

开国大典第一面五星红旗是拼接的丨旗杆是4根水管焊接而成

时期支持特多的华罗庚的强烈反对,理由就是:黄色作为横线出现在国旗里,意味革命不彻底,国家不统一,有分裂的感觉。也为了区别与前政府的旗帜,所以才提出了反对意见,复字第32号投稿,引起了筹备组的注意,红色底,大红五角星里,虽有镰刀斧头的图案,大五角星周围有4个小五角星。许多人一致认为复字第32号设计,比之前挑出来的,寓意更加深刻而且美观。

开国大典第一面五星红旗是拼接的丨旗杆是4根水管焊接而成

9月25日晚,筹备组把这一情况向上级报告。在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上,经毛主席,周恩来等人的同意,最终形成了以红色为底,4个小星拱卫大星的五星红旗方案得以确定,为了与前苏联国旗有区别,把原设计稿上的镰刀和斧头去掉,就成了现在五星红旗的这个样子。

2、制作国旗

式样出来后,就马不停蹄的制作第1面五星红旗。

9月29日,永茂实业公司接到的一个政治任务,要求制作一面特大幅的国旗送到开国典礼筹备处。这个艰巨的任务就落到了一个叫宋树信的业务员身上。但是在第1步上,宋树信就遇到了麻烦。当时上级领导对这面国旗提出了很具体的要求,红色旗面必须用红稠,黄色五角星必须用黄缎。他那天跑遍了北京王府井,东单和西单所有的布店,寻遍都没有结果,最后他赶到了大珊栏著名老字号,瑞蚨祥绸布店。

开国大典第一面五星红旗是拼接的丨旗杆是4根水管焊接而成

说明来意后,在仓库里寻找,当时灯光效果比较黑暗,只能用手电这里扒那里找,终于找到了,几批红绸和一大块黄缎。瑞蚨祥立即召集工人把这个红绸子拼起来,工人们加班加点缝制旗面,可是缝着到一半时,新的问题就又出现了。

黄锻子的宽幅,只有80公分宽,约二尺左右,无论怎么比量,做最大的五角星也不够,总是有一个角需要拼接。

宋树信只得将这个情况汇报给上级领导,最终拼接方案得到同意,在大五角星的一个角上接了一个尖。不认真仔细观察是看不出其中奥妙的,就这样,历时一天一夜的,到9月30号下午1点,长460厘米,高338厘米的新中国第1面五星红旗,在众人的艰苦努力下得以顺利诞生。

3、升起国旗

在政治局会议上,决定由毛主席亲手升起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这个环节,是个标志性的环节,意义重大,是绝对不能由其他人代替升起的。

开国大典第一面五星红旗是拼接的丨旗杆是4根水管焊接而成

这样就有三个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天安门城楼与旗杆广场,中间隔着长安街,金水桥,不至于叫主席楼上楼下来回跑,开国大典,众目睽睽下,多尴尬,于是就有人提议,模仿外国制作电动旗杆,

第二旗杆的高度,在刚刚经历战争,百业待兴,物质匮乏的年代,电动旗杆是什么?人们听都没听过,更没见过,更不要谈设计制造了,只有少数人在外国画报中零星知道有那么回事?

周总理把这个难题让给了当时建设局技术骨干林致远的身上,要求他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林致远找来了梁昌寿等人帮忙设计,出主意,拿方案。这在共和国属首例,没经验,没有技术,没材料,一穷二白,困难是空前的大。毛主席曾讲:世界上最怕的是认真二字。是的,只要肯登攀,办法总比困难多

林致远找到了北京自来水厂,由于条件限制,水管最多只有大小直径不等的四种型号,为了保证旗杆的稳定性,抗弯性和弹性强度,就一节一节的焊起来,最高高度达22.5米,离规定的35米,和天安门城楼一样高形成最完美的比例的理想只能落空,理想无限美好,现实却异常骨感,只能做到22.5米而不是35米。

第三是电动装置

旗杆做好后,又一个坎就是电动装置,怎么弄,谁也不晓得,心中没谱。

28年抗战中国人都能坚持到最后胜利,这一点困难拦不住中国人。

开国大典第一面五星红旗是拼接的丨旗杆是4根水管焊接而成

在《我和我的祖国》里林致远带领同志们夜以继日,砥砺前行,连续攻克难关,在一个多月的努力奋斗下,忘了他老婆做的驴打滚,带着一帮工程师,想办法,拿方案,只要国结一心,脑子里永远有任务,肩上永远有责任,眼睛里永远有方法,胸膛里永远有激情,于是他们就从旗杆下引出一条导线,通过埋没于底下的管道使这条导线横穿长安大街,跨越金水桥,然后顺着天安门城楼东南角引至城楼之上,并与楼上安装的开关按钮相联通,就成了。

9月30日周总理亲自检查升降旗杆装置时,又出了故障,要么红旗升到一半就卡住了,要么升到顶就停不下来卷入滑轮里,在《我和我的祖国》里,为了国庆开国大典,广场戒严封闭,无法进行现场检修,林致远只能l1:1焊接一个一样的旗杆,国旗触顶时把己经锈化的阻断球给顶掉了,所以国旗不能停止绞进滑轮里,必须要用有色金属重新锻造一个万无一失的阻断球,但是深更半夜的到哪里找这些稀有金属,欧豪用大喇叭在房顶上,求助街坊邻居,真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街坊邻居有的打着灯笼送来了好些东西,有的是儿子的长命锁,有的是烟袋锅子,唱大戏的大刀,甚至是压箱底的金条,五花八门,是金属都拣来了。

开国大典第一面五星红旗是拼接的丨旗杆是4根水管焊接而成

林致远坐在火炉旁,心理一阵慌乱,只能听天由命了。

有一个声音响起:"我这个东西有用,是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这是我们实验室里唯一的一块镍的样板,正是这块镍,重新燃起了林致远心中的烈火,拯救了全民族的希望。

那个时代虽然贫穷,物资匮乏,但民风纯朴.思想觉悟很高,相比当今眼下,不知甩出了多少条大街那么远,崇高多少倍,如果上天让我再活五百年,再来选择,我会选择情愿活在那个年代。

重新锻造的阻断球,在突破层层防守,拎起设备,克服恐高症的林致远(黄渤饰)哆哆嗦嗦的爬到了旗杆顶,成功焊接了阻断球,火光四射,故事也就达到了颠峰。

开国大典第一面五星红旗是拼接的丨旗杆是4根水管焊接而成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林致远做了双线路,一旦一条线络失灵,就改用另一条,总指挥聂荣臻还不放心,就派4个政治思想过硬,身强力壮的4名旗手守护在旗杆下,万一电动设备出故障,就马上切断电源,升起国旗,方能做到万无一失,通过层层把关,一次次臻于完美。

开国大典第一面五星红旗是拼接的丨旗杆是4根水管焊接而成

10月1日下午3点,随着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随即转动按钮,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所有的人都留下了激动的泪水,任务才算真正完美结束。

70年来的国庆只有这一次最温暖人心,真正体味到了国庆之后的含义和那么为祖国而献身的人们和他们的伟大之处,愿祖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昌盛……

简介:用文字照亮前行

#我和祖国共成长##电影我和我的祖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