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喻見

巴菲特的喻見

比喻是認知的一種基本方式,以一種“由此及彼”的方式,達到“由表及裡”的效果。比喻是表達的一種特殊方式,以一種“繪形繪色”的方式,得到“有質有文”的效果。善用比喻,一句頂一萬句,所以,比喻都是極簡主義者。善用比喻,不僅體現了文采,更顯示了思想的透徹。

譬如巴菲特——

“不下蛋的雞。”

——巴菲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自己不看好的黃金,黃金好比“不下蛋的雞”,就算金價跌至800美元,他也不會考慮抄底。

“全世界都會聽到一聲槍響。”

——在最2013年一次議息會議上巴菲特警告要提防美聯儲未來啟動退出時可能給股市帶來的衝擊。他表示,美聯儲的QE3是一項巨大的試驗,這就好比看一部好電影,只是我並不知道最終結局如何。

“只有在大海退潮時,才會發現誰在裸泳。”

——巴菲特闡述關於投資中的關於是否應追求“流行”的問題。

“炒白馬的能力都沒有,何以炒黑馬?”

——巴菲特在每年的年會中,都在媒體閃光燈下從容打開一罐可口可樂並喝上一口。對普通投資者來說,這個舉動意味著長期投資的重要性要優於短期投資。

還有——

“聚焦於賽場的人才能贏得比賽,勝者不會是那些緊盯記分板的人。”

“現金像是氧氣,當你使用它的時候,你99%不會注意到它,但一旦它沒有了,你立刻就發現它的關鍵了!”

“炒股就像擊鼓傳花,財富只是再分配而沒有增加。結局始終是,金錢從容易受騙的人手中轉移至善於欺騙者手中,而受害者總是不乏其人。”

“我們永遠不要用股東的錢在投資領域玩俄羅斯輪盤賭遊戲(槍膛有一百個而子彈只有一顆)。在我們看來,僅憑主管願望去追求你想要的而失去你真正需要的,是極其不明智的。”

“在商業世界,噩耗總是接連出現的。一旦你在廚房看到一種蟑螂,以後你會看到更多同類。”

“與其百分之百地控制一家泛泛的公司,不如部分持股一家好公司。擁有部分霍普鑽石要好於擁有全部人工鑽石。”

“一鳥在手勝過兩鳥在林。”

看了這些話,你也許會明白,巴菲特為什麼不喜歡數據。

巴菲特酷愛可樂,不喝酒,但他和酒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巴菲特在投資上最注重一個指標,即淨資利潤率,而“吃藥喝酒”的企業大都符合他的這個標準。

最近。巴菲特在接受中國傅喻工作室的訪問時說:“大多數人都不會自己選擇股票,我的意思是說,人們不知道如何為自己接生,如何為自己補牙,人們總得尋找更專業的人,人們不可能成為一切的專家。”

這又是一個恰當的比喻。報道這段訪問的欄目叫作“喻見”,這是一個不錯的欄目,但這個詞所顯示的深刻含義,恰恰是這篇文章所揭示的,比喻是穿透一切的靈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