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你什麼時候超過我的?中國:從很久以前

很多人喜歡把中國和印度兩個鄰國拿出來比較,因為我們同樣擁有廣袤的土地,全球數一數二的人口,但其實我們從立國之初就選擇了不同的道路。

印度:你什麼時候超過我的?中國:從很久以前

泰姬陵

印度在1947年從英國殖民者那裡獲得了獨立,新中國也在1949年獲得解放,但兩國建國的方式完全不同,印度是很柔和的,領導人組織人們進行了幾次絕食,對英殖民政府採取不合作態度,然後英國殖民者沒轍了,最後就退出了。而新中國可以說是經歷了血與火的洗禮,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革命,是刀刃向內的改革,所經歷的痛感比印度要強很多。

建國以後,中印兩國在面對大國博奕當中所運用的策略也完全不同,印度面對美蘇兩個超級強權,策略就是主張騎牆,他們的邏輯就是兩個人打架的話第3人可以獲益,所以就保持中立跟兩邊關係都保持好,那我就可以從兩邊都獲益。

印度:你什麼時候超過我的?中國:從很久以前

印度高鐵

中國當時在我黨即將獲得全國勝利的時候,黨內也有過戰略辯論,有很多人也和印度類似的主張,在美蘇兩大帝國之前我們保持一定中立,因為兩邊都得罪不起,我們最好跟兩邊都做朋友。這樣的話選擇空間大,最後論辯的結果是毛澤東主席一錘定音,他的理由是以中國當時的實力,我們是無法在兩大陣營之間扮演第三者的,既然如此,我們就必須要一邊倒。那麼作為中國共產黨既然你的名稱叫共產黨,我們這個政權是個紅色政權,那就毫無疑問我們要首先考慮要倒向蘇聯,所以我們就明確倒向蘇聯,然後就有了後來的156個重大項目,從此新中國有了工業化的基礎。當然這也不是白送的,因為我們後面相當於替斯大林和美國打了一場朝鮮戰爭。

印度:你什麼時候超過我的?中國:從很久以前

印度明星

等到了70年代,世界的局面又有新的變化了,印度人還是繼續保持相對的中立,試圖在東西方之間繼續兩邊討好,印度自詡為東西方之間第三大勢力,但實際上這是一種自大,因為印度根本沒有那個實力,印度這種戰略上的中立和猶豫,事後證明它的技巧是很差的,

後來中國跟蘇聯鬧翻,主動和美國發出了接觸的信號,再然後就有了乒乓球外交,我們開始靠向美國,中國前後這兩次重大戰略選擇,包括方式,方法,力度都是毛澤東主席親自掌握,現在回過頭來看他的水平比尼赫魯和印度的貴族們要高明得多。

和美國形成正式外交關係,繼而到了第二代領導人以後形成緊密的經貿關係,印度跟中國相比,印度融入美國主導世界資本主義體系,世界市場體系比我們晚了整整10多年,我們是從1979年開始的,到92年的時候已經是全面開放了,印度是1992年蘇聯垮臺之後他才不得不開始靠攏美國主導世界經濟體系,一步晚步步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