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失栋梁!2020已有13位院士辞世

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党和人民对广大院士寄予了殷切的期望。

——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愿以寸心寄华夏

且将岁月赠山河

他们默默无闻

却让我们屹立于世界

他们走进历史

却让我们拥抱未来

‍‍2020刚过去四分之一

我们却已痛失13位院士‍‍

国之栋梁,举世无双

致敬!缅怀!


1

国失栋梁!2020已有13位院士辞世

蒋洪德(1942年7月4日—2020年1月4日),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市,原籍湖南省长沙市,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叶轮机械与动力工程专家,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教授。

蒋洪德院士长期从事能源与动力领域的科研工作,在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

2020年1月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2

国失栋梁!2020已有13位院士辞世

池志强(1924年11月16日—2020年1月7日),浙江省黄岩县(今台州市黄岩区)人,毕业于浙江大学药学系,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

池志强长期从事药理学研究,在神经系统药物、抗放射损伤药物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他开创了强效镇痛剂和神经受体研究新方向,是国内最早开展阿片受体及其亚型高选择性配体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学家。

2020年1月7日,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95岁。


3

国失栋梁!2020已有13位院士辞世

方守贤(1932年10月28日—2020年1月19日),出生于上海,祖籍安徽,毕业于复旦大学,加速器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原主任。

方守贤长期从事加速器理论研究及设计工作,是我国高能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2020年1月1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4

国失栋梁!2020已有13位院士辞世

李方华(1932年1月6日—2020年1月24日),生于香港,著名物理学家、电子显微学专家,中国电子衍射及高分辨电子显微学先驱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50年李方华考入武汉大学物理系。她主要从事衍射物理,高分辨电子显微学和晶体学研究。在高分辨电子显微像的衬度理论和图像处理理论与方法研究,微小晶体结构测定,原子分辨率晶体缺陷测定,以及准晶体学的研究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0年1月2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5

国失栋梁!2020已有13位院士辞世

孙儒泳(1927年6月12日—2020年2月14日),浙江宁波人,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儒泳一生致力于生态学科研和教学工作,是我国动物生态学和动物生理生态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在生态学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2020年2月14日,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93岁。


6

国失栋梁!2020已有13位院士辞世

段正澄(1934年6月15日—2020年2月15日),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段正澄长期从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他致力于国家重要需求的自动化、数字化加工技术与装备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研发。他将机械科学与放疗医学相结合,研发了国际首台全身伽马刀,造福无数患者。

2020年2月15日,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86岁。


7

国失栋梁!2020已有13位院士辞世

周同惠(1924年11月8日—2020年2月23日),生于北京,籍贯广西桂林,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分析化学家、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

周同惠于1944年从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他主要从事药物分析与中草药活性成分分析的基础研究,开展药物代谢及代谢产物的鉴定与分析方法的研究。他领导研究建立了运动员禁用的五大类100种药物的分析及确证方法,筹建了中国兴奋剂检测中心。

2020年2月2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8

国失栋梁!2020已有13位院士辞世

沙庆林(1930年5月7日—2020年2月23日),江苏宜兴人,公路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沙庆林于195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他长期从事公路路面学研究和工程设计与施工,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施工和质量管理。

2020年2月2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9

国失栋梁!2020已有13位院士辞世

蒋亦元(1928年11月17日—2020年2月24日),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农业机械化专家、农业工程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农业大学教授。

蒋亦元院士一生致力于农业装备研究,长期在科研教学第一线。

2020年2月24日,因病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2岁。


10

国失栋梁!2020已有13位院士辞世

宁津生(1932年10月22日—2020年3月15日),出生于天津,籍贯安徽桐城,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测量学家、教育家,武汉大学教授。

宁津生长期从事大地测量学研究,在全球和局部重力场逼近理论以及我国大地水准面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他主持完成的180阶和360阶地球重力场模型研究,建立了当时我国阶次最高、精度最好的地球重力场模型。他在测绘教育和研究领域辛勤耕耘六十余载,为我国测绘学科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对我国测绘教育事业影响重大,成就深远。

2020年3月15日,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88岁。


11

国失栋梁!2020已有13位院士辞世

李道增(1930年1月19日-2020年3月19日),出生于上海,系李鸿章后裔,祖籍安徽合肥,师从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道增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是我国现代剧场理论研究与设计方面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主持设计完成了多项国内大型重要文化建筑工程,培养了一批在建筑理论与设计尤其是观演建筑设计领域的杰出人才。

2020年3月1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12

国失栋梁!2020已有13位院士辞世

周俊(1932年2月5日-2020年3月27日),出生于江苏东台,植物资源与植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58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化工学院制药工程专业的他进入中科院工作。周俊长期从事植物化学与植物资源的研究,率先在中国国内系统地开展植物配糖体、云南白药和植物环肽的研究。

2020年3月27日,因病在昆明逝世,享年89岁。


13

国失栋梁!2020已有13位院士辞世

卢世璧 (1930年7月8日-2020年3月28日),湖北省宜昌市人,毕业于中国协和医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骨科泰斗,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卢世璧1972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人工关节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并获得突破性成果。在战伤救治、周围神经损伤修复、脊柱矫形、肿瘤免疫方面取得多项成果,并成为业界标准。主持的再生医学项目也取得突出治疗效果。

2020年3月2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国失栋梁!2020已有13位院士辞世


国失栋梁,令人痛惜

愿逝者安息

愿生者奋发

愿祖国昌盛


END


来源 |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官网,硕博生活圈、人民网微博等

国失栋梁!2020已有13位院士辞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