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戰“貧”故事」龍道平:一心務茶換來“豔陽天”

時下,正值茶季農忙時節,走進大關鎮歧嶺村塔莊組村民龍道平種植的15畝茶園裡,一排排錯落有致的茶樹泛著翠綠的嫩芽,顯得格外誘人,幾名採茶工人分散在茶園裡,忙著採摘首批春茶。晚間,龍道平將採摘回來的新茶進行深加工,通過鮮葉躺晾、殺青、揉捻、分篩、烘乾、分選等工序,第一批幹茶“出爐”了。

今年63歲的龍道平是該村2017年建檔立卡貧困戶,他妻子2017年初患上了重病,花去家中所有積蓄,還欠下很多外債。雖然得到了健康扶貧的政策救助,但妻子還是因病情惡化而去世,家庭的變故讓他陷入沮喪,龍道平家的脫貧成了村包組幹部和幫扶人最牽掛的事情。他的年紀已不適合外出打工,好在有務茶經驗,考慮到這點,村兩委最終決定幫助他通過發展茶園來增加收入。

面對困境,龍道平並沒有一蹶不振,在黨的扶貧政策的幫助下,他很快打起了“翻身戰”。他精心挑選了一處宜茶山地,把全部心思放到種茶上,決心用勤勞的雙手擺脫貧困。漸漸地,茶園由最初的5畝發展到了現在的20畝,考慮到首批春茶收益高,他又利用貼息貸款政策購買了一套炒茶機,學習了炒茶技術。每逢茶季,龍道平白天忙著在茶園摘茶,晚上在家制茶。首批春茶每公斤售價達到800元,由於他的茶葉品質好,不愁銷路,收入也越來越好。

2018年,龍道平家的生活終於也迎來了“豔陽天”,他順利摘掉了“窮帽子”。僅兩年時間,他家就已成為歧嶺村貧困戶效仿的脫貧“榜樣”。今年因疫情原因,勞動力外出就業受到影響,他的茶廠還幫助同村民組的5名農戶解決了就業問題。

“如果不是黨的扶貧政策給了我信心和幫助,我是不可能這麼快脫貧的。”現在的龍道平說話有底氣,臉上也有了笑容。今年年初幫扶人上門走訪,詢問他家現在有什麼困難時,他笑著說:“現在家裡的日子就像芝麻開花節節高,兒子在外打工收入也還不錯。現在就等著他成家,我盼著抱孫子了。” (張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