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并无真才实学,为何得以进入内阁,让明宪宗对他言听计从

万安,字循吉,今四川眉山人。明宪宗时期宠臣,官至内阁首辅。

光看这简单的介绍,或许很多人会认为,这个万安是个很有才学的人,不然也不会做到内阁首辅的位置。但其实恰恰相反,这个万安本人并无真才实学,为何这样说呢?

万安并无真才实学,为何得以进入内阁,让明宪宗对他言听计从

其一,万安、刘珝、刘吉三个人,都是明宪宗时期的阁臣,但是却被人们戏称为“纸糊三阁老”。就是说人们认为明宪宗昏庸,但是这三个人作为阁臣,却不能有所匡正。可见这个万安只是有名无实。

其二,史书记载:

“安无学术,既柄用,惟日事请托,结诸阉为内援。”

就是说这个万安不学无术,并没有真才实干。不仅如此,他身处高位,却不知道“在其位谋其职”的道理,甚至事事推脱,反而还去巴结宦官。

其三,当初明宪宗召集大臣议政,有大臣刚要说起国事的时候,万安就立刻带头磕头高呼万岁,准备退朝。其余大臣见状,也只好跟着磕头退朝。后来宦官便借此嘲笑朝臣说:

“若辈尝言不召见。及见,止知呼万岁耳。”

此后明宪宗再也不召见大臣了。

万安并无真才实学,为何得以进入内阁,让明宪宗对他言听计从

从这几点可以看出,这个万安真的没有一点用处,既然如此,为何他还得以进入内阁,并且让明宪宗对他言听计从呢?

正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个万安虽然没有真才实学,但人家好歹也有一门特长,那就是善于阿谀奉承。在宫中当差,要是善于奉承讨好位高权重的人,那也是一项本事。万安就特别善于讨好别人,而他讨好的不是别人,正是明宪宗最宠爱的万贵妃。

万安一开始巴结宦官永昌的养子李泰,李泰比万安还小十二岁,可万安处处称其为兄长,从而得其欢心。因此,每当有升迁的机会时,李泰都会率先推举万安,甚至连推荐阁臣也如此。就这样,万安得以进入内阁。

万安并无真才实学,为何得以进入内阁,让明宪宗对他言听计从

万贵妃是明宪宗的奶娘,比后者要大十七岁之多,然而不知为何,明宪宗却深深痴恋于她。即位以后,明宪宗封其为贵妃,皇后甚至因为杖责了万贵妃,就被明宪宗给废掉了。

皇后被废掉以后,六宫妃子再没人敢得罪万贵妃,她因此宠冠六宫,在后宫作威作福。万安正是看中这一点,于是跑去巴结万贵妃。因为自己也姓万,所以万安总以子侄自称。

万贵妃本来就嫌自己无门阀家族,结果听到万安的巴结后,觉得十分开心,于是帮助他在朝中站稳脚跟。得到了万贵妃的帮助,自然就有办法让明宪宗对其言听计从了。

从此以后,万安在朝中肆无忌惮,凡是得罪他的人,全部被诬陷下狱,或是遭到贬谪,而朝中也再无人敢与万安对立。

万安并无真才实学,为何得以进入内阁,让明宪宗对他言听计从

成化九年,万安进礼部尚书,后改户部。成化十三年,加太子少保,后为文渊阁大学士。成化十八年,宦官汪直请罢西厂,明宪宗不许。后来万安又去请奏,明宪宗于是答应,就这件事万安得到了朝廷内外的称赞。

明孝宗六岁以前都在西宫长大,那是因为生母遭到万贵妃迫害,不得已才将他放在西宫抚养,以保其安全。明孝宗被接出来没多久,生母纪氏就去世了,当时不少人都说是遭到万贵妃谋害。

明孝宗即位后,开始追究这件事,万安生怕连累到自己,于是赶紧撇清关系表示:

“我久不与万氏往来矣。”

明孝宗仁厚,最终便没有追究万安。

万安并无真才实学,为何得以进入内阁,让明宪宗对他言听计从

后来有一个叫倪进贤的人巴结万安,常常与万安一起讲房中术,万安还提拔倪进贤当了御史。有一天,明孝宗在宫中得疏一个小箱子,发现里面全是讲述房中术的,上面还署名“臣安进”

明孝宗随即命太监怀恩到内阁,怀恩见到万安后说:

“此大臣所为耶?”

万安吓得跪在地上不敢出声。此时群臣弹劾万安的奏章又送了进来,明孝宗让怀恩命令万安自己读出来。万安跪在地上苦苦哀求,怀恩示意其出去。

万安并无真才实学,为何得以进入内阁,让明宪宗对他言听计从

万安回到住所心有余悸,于是主动请辞,他走之后,朝廷内外无不称快。弘治二年,万安去世,明孝宗辍朝一日,追赠其为太师,谥号“文康”。他的孙子万弘壁授翰林编修,但没多久也死了,万安自此无后。

(参考文献《明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