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一窯爐火夢千年


汝州:一窯爐火夢千年


1月4日,北京人民大會堂,一場明星大咖雲集、聲勢浩大的《汝海風雲》電影首映禮在這裡隆重舉行。據瞭解,這是國內首部以汝瓷為主線、聚焦汝州人文歷史和山水風貌的大電影,1月11日起將在全國上萬個影院同步上映,屆時全國觀眾可以大飽眼福,零距離感受汝瓷的魅力。

一座汝州城,一部千年文化史。在汝州,除了一部電影,和汝瓷有關的"1"還有很多:一個周總理的批示、一批汝瓷古窯址、一代追夢工匠、一首《汝瓷賦》、一套汝窯瓷器傳世珍品郵票、一座國家級特色小鎮以及每兩年一屆的中國歷史名瓷燒製技藝大賽……在這裡,既有"窯"望千年的過去,也有浴火重生的未來,爐火搖曳,串起一座千年古城匠心築夢、振興汝瓷的故事。

造夢篇:漫漫復興路

"雨過天晴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宋人對現實生活的專注和謳歌,技術的精進和氣質的嫻雅,成就了汝窯,也開創了汝州制瓷業前所未有的繁盛,彼時的汝州是中國北方最大的陶瓷生產基地。然而,靖康之變後,汝窯在戰火中毀滅了。古老的汝瓷技藝就此沉睡,靜靜等待後人將她喚醒。

1953年,周恩來總理向全國發出"發掘祖國文化遺產"的指示,又在1957年7月在南京召開的全國輕工業廳長會議上指出"要恢復五大名窯生產,首先要恢復汝窯"。


汝州:一窯爐火夢千年

由民營民生汝瓷廠改制的地方國營臨汝縣汝瓷廠承擔了這一歷史使命。然而汝窯已經衰落了將近千年,凋敝之極,懂得燒製訣竅的窯工寥寥無幾,此時汝瓷釉料的研究和燒成工藝尚處於矇昧階段,所燒產品並不十分完美。1973年,國家輕工業部撥款籌建了臨汝縣工藝美術汝瓷廠,並從原臨汝縣汝瓷廠抽調70餘名幹部工人,開始進行汝瓷專業研究與生產。

20世紀80年代,汝瓷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1984年汝瓷天藍釉試驗項目獲河南省科技進步獎。1986年,臨汝縣工藝美術汝瓷廠生產的雙龍瓶、內花碗、雞心碗、玉壺春等9種產品在第三屆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評審會上一舉奪魁,獲得"金盃獎"。同年,汝瓷17號豆綠釉在臨汝縣工藝美術汝瓷廠研製成功,該項目獲1986年河南省科技進步獎。1988年汝官窯天青釉、月白釉陸續實驗成功,獲得國家和省級表彰,引起整個古陶瓷界震動,成為汝官窯全面恢復的重要轉折點。

為規範汝瓷行業自律,引導行業健康發展,推進汝瓷產業化建設,2004年6月25日,由國家質檢總局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辦公室召集,在北京召開了汝瓷原產地域產品保護專家審查會。經過評審,專家一致通過對"汝瓷"進行原產地地域產品保護的專家審查。2005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告(2005年第104號)通過了對汝瓷擴大原產地地域產品保護範圍申請的審查。

2010年9月23日,首屆中國(國際)汝瓷文化節隆重開幕;9月24日,首屆中國歷史名瓷燒製技藝大賽舉行。中國郵政發行汝窯瓷器傳世珍品一套十四枚郵票;9月25日,中國歷史名瓷傳承與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汝瓷燒製技藝國際研討會召開;2016年,汝州舉辦汝瓷文化周系列活動,知名人士不斷到汝瓷原產地尋寶旅遊,為汝瓷原產地帶來空前繁榮。


汝州:一窯爐火夢千年

技藝恢復的同時,在地底沉睡了近千年的古窯爐也開始甦醒。2000年4月,張公巷一戶居民蓋房時,挖出了很多瓷片,之後在張公巷路東的另一戶居民院內打探孔,一個孔內出土了60多件素燒胎片,製作精細;2004年初,河南省考古所對張公巷進行第三次挖掘;2004年5月20日,"汝州張公巷窯址論證會" 在鄭州召開,來自國內外的50多位古陶瓷界、考古界權威,對張公巷新發掘的窯址和出土的實物標本進行了論證。大多數專家認定,張公巷出土的瓷器在釉色、燒製技術上有自己的特色,就是人們尋找千年的"北宋官窯";2006年,汝州張公巷窯址被國務院批准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熄滅的爐火再度燃起火光,那是夢想照進現實的樣子。2010年6月,汝瓷燒製技藝成功獲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2010年9月,汝州市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國際)汝瓷文化節。2011年,汝州市被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授予"中華名窯·瓷魁之鄉",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授予"中國陶瓷歷史文化名城"。

築夢篇:特色小鎮譜新曲

紅塵紛繁,是否有一處所在能夠兼具入世的繁華與出世的寧靜?汝瓷小鎮給出了完美答案。

位於汝州市西南部的嚴和店村風光秀美,蟒川河穿流而過。這裡曾是古絲綢之路的途經之地,作為北宋時期中原地區最大的青瓷燒製中心,自古就有"十里蟒川河、十里大窯廠"之說,擁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嚴和店汝窯遺址以及40多處宋代汝窯遺址。時隔千年,這片土地再次以嶄新的姿態重生。

自汝州市區向南驅車20分鐘,駛過一條寬闊的百米大道後,視線豁然開朗:一座投資35億元、佔地12平方公里,集"文化+產業+旅遊+生態+養生"於一體的藝術古鎮正拔地而起。


汝州:一窯爐火夢千年

走進小鎮,放眼望去,作為小鎮裡的一顆明珠—天青色、呈蓮花碗狀的中國汝瓷博物館已初露崢嶸,承擔著博物館光影效果的外部玻璃幕牆鋼構正在加工製作中;遊客接待中心主體完工並投入使用;承擔汝州市乃至整個河南省的陶瓷產品的質量檢驗及測試報告的河南省陶瓷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目前已順利完成了後期陶瓷產品檢驗檢測所用建築範圍內的裝修方案;中小企業生產區有20家企業進入裝飾裝修階段,7家企業已正式生產……

而作為小鎮的創新版塊,自2018年10月開園的創客園區,已經先後迎來了黃河科技學院250餘名師生、鄭州工業科技學院前期50餘名師生的實訓。

"我打算回家鄉,到汝瓷小鎮的創客源區,成立一間自己的工作室。"平頂山學院陶瓷學院大四學生王磊這樣規劃自己的未來。為吸引創新人才迴歸,汝瓷小鎮與中科院、清華美院、中央美院、景德鎮陶瓷大學、鄭州大學等高校合作,為回鄉大學生提供發展平臺、優惠政策,培育創業創新專業人才。

"汝瓷小鎮將是我們新的歷史起點,它將以往散落在城區、管理混亂的陶瓷企業吸收到園區,提供拓展用地和便捷的基礎設置,這為汝瓷的傳承發展插上了騰飛翅膀。"作為小鎮的入駐企業之一,在汝瓷行業打拼20多年的宣和坊公司負責人楊雲超感慨地說。

在汝州市陶瓷協會會長、汝瓷電子商務產業園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張永振的介紹中,整個小鎮的風貌漸漸明晰:"在蟒川河北岸,從陶瓷產業集聚區開始,由東向西規劃有大師創作區、創客源區、博物館、國際陶藝交流中心、嚴和店汝窯遺址公園、禪意養生區、香草花田主題景觀區等項目。而在南岸,嚴和店水庫康體養生區、生態涵養田園度假區及旅遊配套服務區等項目也將鑲嵌其中,成為小鎮的一個個亮點。"

攬山水之靈秀,傳文化之精髓,譜汝瓷之新曲。近年來,汝瓷小鎮先後榮獲河南省重點文化園區和河南省科技與文化融合示範園區等稱號,入選全國第二批特色小鎮併成功創建首批國家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到2020年,小鎮將完全建成,屆時年遊客接待量將突破500萬人,創造稅收6億元以上,入駐企業300家,直接和間接帶動當地及周邊地區10萬人就業,成為集聚農業轉移人口的核心載體。"張永振說。

逐夢篇:小鎮裡的追夢人

朱氏汝瓷 匠心獨運 復古彌新

除了"非遺傳承人"的身份,瓷痴、大國工匠、青瓷第一人等等是坊間對他的諸多稱呼。"以文立身",人如其名。現年72歲的朱文立註定要與汝瓷結下一生的緣分。從青蔥少年到耄耋老人,從臨汝縣汝瓷二廠的一名臨時工到今日的"大國工匠",不變的是一顆不斷精進技藝的匠心。

中國古代陶瓷技藝創造了無數的經典,而創燒於北宋晚期的汝瓷被視為中國瓷器燒製技藝的巔峰,但是它僅存世了20年就消失了。800多年來,陶瓷工匠們都在苦苦地尋覓著燒製的方法,朱文立花費四十多年潛心鑽研,最終恢復了汝窯巔峰之作—天青釉。

汝州:一窯爐火夢千年


而今,由他創立的朱氏汝瓷主攻汝官窯的復燒,這並非是簡單的仿造,而是從研究到實踐、從原料到工藝、從成品質地到藝術品位的全方位恢復再現,達至復古彌新的極致。以"工匠精神"為準則的朱氏汝瓷而今已成為 國內青瓷界的一塊金字招牌,被各界人士爭相收納入懷。

"汝瓷已經融入我的血液,我能做的就是沿著父親的路,把這份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繼續傳承下去。"31歲的青年陶藝家朱宇華說,作為朱文立的女兒,她自幼與父親一起,探尋各時期窯址遺蹟,尋找汝窯、北宋官窯胎體原料、礦物釉料,跑遍了汝州地區的山山水水,深知汝瓷燒製技藝恢復的不易和傳承的責任之大。

凝土以為器,工巧而極致。2016年,央視《大國工匠》播出,朱文立作為全國陶瓷界代表,用匠心向世人講述著汝瓷的奧妙與輝煌。 "我這一生,一直在堅持和等待,並且不斷追求,不斷尋找,希望哪一天一睜眼,一開窯,這個奇蹟就會出現在眼前。"朱文立堅定地說。

玉松汝瓷 以瓷載道 做好文化傳承

2018年5月,玉松汝瓷的創始人孟玉松被評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這是1979年國務院設立"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以來,汝瓷行業第一位獲此殊榮的專業技術人才,也是平頂山市第一位獲此殊榮的專業技術人才。

"這不僅是我一個人的榮譽,更多的是國家對汝瓷燒製技藝這一文化遺產的重視,有生之年我還要更加努力的在這條路上走下去!"1月2日,玉松汝瓷廠的生產車間裡,已是耄耋之年、頭髮花白的孟玉松仍舊像往常一樣仔細查看著剛出窯的汝瓷。


汝州:一窯爐火夢千年

瓷路漫漫,上下而求索。幾十年來,她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汝瓷研究和恢復工作中,她參與研究成功的天青釉和月白釉填補了我國陶瓷史汝窯製作的空白,使一代名瓷重放異彩。天青釉的成功研製,是汝瓷發展史上的一大步,但對於孟玉松而言,這只是在汝瓷研究之路上邁出的一小步。

1996年,孟玉松建了一個小型汝瓷廠,繼續主攻天青釉、月白釉和豆綠釉的研究,不斷從造型和釉色配製等方面創新。1999年9月,孟玉松燒製的《國泰民安》汝官瓷瓶,被人民大會堂作為珍品收藏。

"創新的是技藝,文化的傳承是汝瓷生生不息的魂。" 對於汝瓷的傳承,李曉涓有著不同的見解,作為玉松汝瓷二代掌門人,她在繼承孟玉松大師汝瓷技藝的基礎上,也用自己對宋代文化審美的領悟不斷豐富著汝瓷的內涵。2018年11月,由她創作的作品《雙龍弦紋尊》在首屆世界青瓷大會上斬獲金獎,而由她打造的主打藝術品生活化的"玉涓"品牌正在小鎮裡生根發芽……

時至今日,玉松汝瓷已經成為原產地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中國當代十大名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等。同時擁有各類專利100餘項,30餘件作品獲得國際、國家、省級大獎。

李廷懷 創新引領 為民造瓷

"逐夢汝瓷又一年,這個獎為我的2018畫上了圓滿的句號。"1月3日,剛剛在第六屆中國民生髮展論壇暨第十二屆國際公益慈善論壇上獲得 "2018年最美奮鬥者"稱號的廷懷窯創始人李廷懷這樣告訴記者。

懷著對汝瓷的憧憬與熱愛,從國營汝瓷二廠的一名倉庫保管員到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李廷懷在傳承和創新汝瓷的道路上耕耘了40多年,在傳承宋代汝瓷傳統釉色的基礎上,他研製出玉青釉這一新的釉色,燒製出了健康的活態瓷,使千年汝瓷盛開出璀璨之花,在新時代煥發出了新的生機。

2004年,廷懷汝瓷研究所成立。在調整配方589個、遭遇1800多次的失敗後,2006年,李廷懷再次把失傳了800多年的汝瓷卵青釉重新帶回人間,成為成功復燒汝瓷卵青釉的第一人。


汝州:一窯爐火夢千年

2015年12月,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第十四次會議召開,玉青釉"龍頭杯"成為會場座上杯。2017年,阿斯塔納世博會選中廷懷汝窯6件作品作為中國館指定禮品。同年,兩件汝瓷作品作為國禮贈予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創新,讓廷懷窯的汝瓷之路越走越遠。目前該企業擁有4個生產基地,6條生產線,15座窯爐,560多種工藝產品,創就業崗位達3000多人。先後獲國家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外觀設計專利48項。同時,廷懷汝窯與多所高校開展合作,建立河南省優秀博士後研發基地,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產品設計開發合作研究室等多個學習研發基地,為培養更多的汝瓷人才而不懈努力。

"傳承經典,打造未來,為民造瓷,這是我的夢想,我要將這個夢想一直堅持下去,永無止境。"懷著對汝瓷的赤誠之心,李廷懷說。

惒堂文化 百花齊放才是春

裝飾和設計兼具古典和現代的展廳裡,除了古樸雅緻的汝瓷,還有主打私人定製的結婚伴手禮、晶瑩剔透的青瓷小杯等更多設計新穎、造型獨特的其他類陶瓷作品,一樣吸引著遊客的眼球。

在小鎮裡,這家佔地7畝、已投資400多萬的惒堂文化是入駐企業裡一處特別的所在。它是小鎮第一批招商引資、第一家實際落戶的景德鎮陶瓷文化企業,而作為汝州市政府於2015年引進的陶瓷類人才趙俊璞,除了是小鎮的建設者,另一個身份則是惒堂文化曾經的合夥人之一。

曾經學習和創業都在"瓷都"景德鎮的他,最終還是帶著惒堂一起把根紮在了老家河南,追夢汝州。"我一直有種堅定的信念,那就是:小鎮就是我實現夢想的地方,在這裡有抓得到的未來。"

"生活陶藝+遊學推廣+簽約藝術家——這是惒堂的定位。"趙俊璞說,未來的汝瓷小鎮並不是汝瓷的"一枝獨秀",政府更想做的一個"百花齊放",集文化傳承、非遺展示、收藏鑑賞、旅遊觀光等功能於一體的濱水文化小鎮。

汝州:一窯爐火夢千年


"百花齊放才是春,惒堂想做第一個領跑者,通過創新設計來塑造新汝窯,與不同的文化領域交流與合作來傳播汝瓷文化,簽約更多的藝術家拓展藝術生存空間,我們想創造一個開放的藝術環境,打造一系列完善的汝州陶瓷設計與創新產業鏈,吸引新生力量來此創業、工作並實現夢想!"趙俊璞告訴記者,雖然已不再是惒堂文化的合夥人,但對惒堂未來的發展理念,他一直會關注著。

陶瓷文化企業260多家,國家級非遺傳承人3人,省級4人,市級傳承人80多人,省級以上行業大師40多人,陶瓷及行業相關行業從業人員2000多人—汝瓷小鎮是這群追夢人重新出發的地方。

每當一窯汝瓷的火光熄滅,1300℃的熾熱逐漸褪去,汝瓷釉面隨之細微開裂,如春雪融化、冰河初開。這聲音曾經在汝州的夜裡綿延不絕,隨之沉寂於歷史的長河,而今窯火再燃,夢想啟程。



桂焱煒 吳改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