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中國快遞業務量有望超700億 眾多互聯網公司湧入

  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線上購物為人們帶來便捷,近幾年電商app平臺的崛起,同時帶動了快遞業務的發展,同時快遞業務市場競爭較為激烈,快遞行業市場競爭主要是服務,包括速度與態度。在以往前幾年,有機到其他而上方用時3-5天,當時順豐非常佔優勢,對於一些急件基本都會選擇順豐。

  目前對於快遞行業中其中中通、韻達快遞及圓通快遞及申通快遞與百世快遞是快遞行業市場份額排行前五的企業,而且基本已完成上市。無論從單量或收入以及反映溢價能力的單件毛利、毛利率等數據看都具備足夠競爭力。


明年中國快遞業務量有望超700億 眾多互聯網公司湧入


  據2020年1月6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郵政管理工作會議,會議提到,2019年,整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達到630億件,同比增長24%,業務收入達到7450億元,同比增長23%。

  據2020年1月6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郵政管理工作會議,會議提到,2019年,整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達到630億件,同比增長24%,業務收入達到7450億元,同比增長23%。

  2020年1月9日新浪產經獲悉,來源新京報訊,原標題:快遞業步入600億時代 壟斷會否發生?該文顯示:

  我國業務量的逐年攀升,讓整個快遞業務似乎跨入了黃金時代。十三五規劃以來,國內快遞包裹年均以新增一百億件速度邁進,連續六年超美、日、歐盟等發達國家,對全球快遞業務增長貢獻率超50%。

  十三五規劃以來,國內快遞包裹年均以新增一百億件速度邁進,連續六年超美、日、歐盟等發達國家,對全球快遞業務增長貢獻率超50%。

  2019年,中國郵政業務增速喜人,據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19年,郵政業務總量1.6萬億元,,同比增長30%,業務收入達9600億元,同比增長21%,業務收入佔GDP比重接近1%;快遞業務量達630億件,業務收入7450億元,同比增長分別24%、23%。據測算,國內平均每個包裹價值約137元,意味2019年間接推動經濟1.37萬億元的增量。

  2019年12月份,小米快遞業務正式上線,據小米快遞官方公眾號顯示,在公眾號可下單寄件,同時,小米快遞稱是即點即用快遞服務平臺,將由順豐及京東物流與韻達快遞及貨拉拉、百世快遞、圓通快遞等快遞物流公司為其提供配送服務。同樣,2019年在小紅書及瓜子二手車等公司發生相關的物流及供應鏈工商信息變化。銀河證券研報指出,國內物流成本高、效率改善空間大,2020年智能物流系統規模將達千億。

  在未來一年,該計劃會繼續增加百億件。國家郵政局估計,2020年將完成740億件快遞業務,同比增長約18%;營業收入為8660億元,同比增長約16%。快遞業務崛起的洗牌期,新玩家正逐漸入場包括小米、小紅書、瓜子二手車等,從傳統快遞物流業的互聯網公司業務甚遠的互聯網公司,帶著商流悄悄湧入。

  未來還會繼續價格戰嗎?

  目前,國內快遞物流市場呈現出"7+3"的競爭格局。7百世集團、中通快遞、韻達股份、申通快遞、順豐控股、德邦股份、圓通速遞等七家上市民營企業,3為菜鳥網、京東物流、中國郵政物流。2019年11月,中通宣佈2019年的業務量超過百億件,其次是2009年12月的韻達,年快遞業務累計超百億件。

  根據收入情況,在2019年11月的業務量申通8.55億元、圓通10.8億件、韻達11.07億件、順豐5.68億件,業務收入分別為27.99億元、31.8億元、36.32億元和117.25億元(包括供應鏈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