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堆古園之伏龍傳奇—不可思議的水利哲學與生活美學!

清代灌縣賢人彭洵在他的《灌縣初記》裡曾寫到:“寶瓶口外,浪花如雪,銀山倒卷者為花洲”。

從宋代開始有記載,再到清代不斷地擴展和完善,離堆古園已經從單純的離堆這個範圍,擴展到了包括玉壘山、二王廟、都江堰水利工程等等景觀的一個大公園。而作為一個公園,離堆古園的園林資源和景觀設計可以說一直都是川西翹楚,同時,經過幾代人的修葺和完善,結合都江堰水利工程獨特的文化背景和歷史淵源,現在的離堆古園已經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水文化主題的紀念公園。

离堆古园之伏龙传奇—不可思议的水利哲学与生活美学!

離堆上依山而建的就是著名的伏龍觀。伏龍觀這個稱呼也跟李冰有關,傳說李冰父子要降伏製造水患的孽龍,孽龍逃到了青城山下被“藜山老母”用鐵鏈給控制住了,於是李二郎就順勢將孽龍鎖在了離堆之下深潭中。此後,離堆下的深潭也被人們稱作---伏龍潭,而離堆上的廟宇便被稱為伏龍觀。現在我們看到的伏龍觀始建於晉代,起初是為紀念蜀中八仙之一的範長生而建的,因為是道家的場地。在宋代改名為“伏龍觀”。

离堆古园之伏龙传奇—不可思议的水利哲学与生活美学!

伏龍觀的建築本身就極具特色,它依離堆山脊前低後高的地勢而建,三面懸絕,古人稱之為:“東臨江口之關,故靈基立其左;西瞻寶室之穴,故仙亭峙其右。正居太上之殿,中築朝真之壇。”伏龍觀原有主殿兩重,而在從有花洲記載的宋代開始,灌縣知府就在伏龍觀修建“花洲美功堂” 祭祀李冰。到了民國時期,根據《都江堰水利述要》中繪製的“伏龍觀平面圖”來看,當時的伏龍觀已改為主殿三重,前為“老王殿”,中為“鐵佛股”,後為離堆“象庭”。根據中國傳統的建築形制,伏龍觀上的三重殿宇座西向東完美的構築在一條中軸線上,形成了所謂的“屋包山”的形式。

离堆古园之伏龙传奇—不可思议的水利哲学与生活美学!

現在伏龍觀除了祭祀之外,還是一個水利工程的展覽館。伏龍觀內的文物各個都有故事可講,而其中的鎮觀之寶就是東漢的李冰石像了。1974年,負責都江堰渠首安瀾索橋遷建工作的工人,在外江閘附近發現了這座巨大的石像。

离堆古园之伏龙传奇—不可思议的水利哲学与生活美学!

這石像不算太高,身高不到三米,但我必須仰視才望得見他的全部。近兩千年的微笑,參透了岷江水的起起落落,無聲無息的水紋,掛在石像的肩上,從未乾涸。在這尊石像面前,我能想起來的詞兒只有四個字“源遠流長”。從石刻藝術上講,這尊石像是用一整塊岩石鑿成,極其概括,上刻幾根流暢的線條來表現面目、衣領、衣袖和鞋。雕刻手法集圓雕、浮雕、線刻於一體。這是四川發現的最早一座大型圓雕人像,也是我國古代石刻藝術的優秀作品之一。這尊石像到底是誰?它是古人用來測量水位高低的“水則”?還是一尊紀念秦代水利功臣的歷史紀念像。在石像的兩袖和衣襟上,有三行淺刻隸書題記。

离堆古园之伏龙传奇—不可思议的水利哲学与生活美学!

我們先來看看這石像左臂上都刻了一些什麼字。這一行字,標明這座石像具體的刻制的時間,建寧元年就是公元168年,這一年是東漢靈帝在位第一年;距今1851年。 “都水掾”[yuàn](掾是幫助辦事的官吏)“都水掾”三個字說明了至少在漢代時候,蜀郡就已經設置了專門管理都江堰水利事務的官員。在石像的右臂上刻有“尹龍長陳壹造三神石人珍水萬世焉”,一位叫陳壹的都水掾造了三尊石像用來鎮水。“三神石人”中另外兩個是誰?這三個石像和古書中記載的“三石人”有什麼關係?這些問題目前還不清楚。而最重要的是這一行字,它明確了這尊石人像的身份:“故蜀郡李府君諱冰”,沒錯,這石像就是當年“四川省省長”、修建都江堰的“戰國第一水利工程師”李冰。單是這一個石像的出土就說明了很多問題——表明在東漢時期蜀地最高的行政長官就已經開始親自管理和督造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祭祀和紀念活動了,這也足見當年人們對於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珍視,希望它千秋萬代,造福人民。這尊石像發現一年之後,人們又發現了缺頭殘肩的持鍤石人像。有人說這可能就是陳壹造的“三神石人”中另外一位。也有考古學家根據這具石像的神態、姿勢和手中的工具推論,他極有可能塑造的是當年李冰的一個高級助手,因此便把石像的身份定為“堰工”。到了2005年,從外江整治河道的工地上又出土了一座漢代的無頭石像。截至目前為止,都江堰已出土了包括李冰石像在內的5尊東漢石像,這些石像至少在說明從古至今,都江堰都在持續不斷地發揮作用,而人們也一直以這些造福一方的水利工作者為榮,併為他們樹碑立傳,千古流芳。

离堆古园之伏龙传奇—不可思议的水利哲学与生活美学!

現在除了李冰石像上有明顯的文字記錄能確定身份之外,其餘的四尊都無法確定具體的身份,所以也就成了是離堆古園裡的一大未解之謎。當然不管真相如何,也說明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並非李冰一個人的一夕之功,而是千千萬萬的堰工和歷朝歷代的治水能臣共同努力所造就的。

离堆古园之伏龙传奇—不可思议的水利哲学与生活美学!

除了石像,在伏龍觀裡還有不少的重要文物,你看這些繪製精美、刀法細膩的漢代石刻、鏽跡斑駁的飛龍鼎、繪製於民國時代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全圖等等。它們的存在,會讓你有一種感覺,就是在親眼見證歷史的發展,甚至是可以品味和觸摸的歷史。當你站在民國時期的水利工程全景圖前,當你站在觀瀾亭上看著奔騰不息的岷江之水的時候,我想每一個人心中一定會感觸萬千:在大多數遺蹟面前,古老往往是隻能用來緬懷和憑弔的,但都江堰不是,你可以看到它古老的一面,也能看到它至今依然鮮活的一面。作為世界歷史上最古老和最長壽的無壩引水灌溉工程之一,都江堰水利工程一直被認為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傑作。而且,時至今日經過無數人的優化和完善,它依然高效和實用。去年在加拿大,都江堰水利工程和配套工程體系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至此都江堰市榮升“三遺”城市。在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時,國際灌排委對於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評價就是“非常有活力、非常有價值”,我相信這就是都江堰灌溉遺產與其它靜態遺產最鮮明的區別。

离堆古园之伏龙传奇—不可思议的水利哲学与生活美学!

千百年來離堆古園一直默默守護這都江堰水利工程,而這座古園經過人們的修葺和打造,也成為了都江堰的一個窗口或者說一個美麗的會客廳,世界各地的遊客來到都江堰,來到離堆古園,不僅能多個角度觀賞李冰的治水功績,更能在這個會客廳裡看到都江堰人的生活態度。正如歷代治水先賢們所傳承的“創造創新”的精神一般,離堆古園也在煥發著新的活力,激勵著新時代的成都人繼續傳承這不可思議的水利哲學和生活美學。

東周社《遇見都江堰》第二季第十四集《離堆古園之花伏龍傳奇》將於今晚(1月25日)11:00成都電視臺一套《成視新聞》之後播出。愛奇藝、東周社微信公眾號、蜻蜓FM同步播出,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