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挡道” 云审“开路”——襄铁法院疫情期间刑事审判工作有序开展

疫情当前,襄铁法院迅速调整办案方式,深化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应用,依托信息化手段,积极运用远程提讯系统,将科技法庭延伸至看守所,将庭审工作从“线下”搬到“线上”,开启刑事审判“云”模式。

疫情“挡道” 云审“开路”——襄铁法院疫情期间刑事审判工作有序开展

3月31日上午9时,襄铁法院刑事审判团队以“云提讯+远程庭审”方式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运输毒品案件并当庭宣判。与以往的刑事案件审理方式不同,法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佩戴口罩出现在审判庭内,而被告人却身着防护服出现在电子屏幕的另一端——看守所内。

疫情“挡道” 云审“开路”——襄铁法院疫情期间刑事审判工作有序开展

开庭前,综合办公室工作人员分别对审判庭及看守所的设备进行调试,并对使用人员进行培训,认真做好庭审保障,确保远程庭审顺利进行。庭审中,审判长通过远程提讯系统核实了被告人身份信息,告知了被告人诉讼权利,完成了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等庭审环节,整个过程秩序井然,与被告人到场庭审无异,并对庭审进行了全程录音录像。

疫情“挡道” 云审“开路”——襄铁法院疫情期间刑事审判工作有序开展

因疫情防控的需要,看守所的在押人员被设置了严格的管控措施,被告人不能离开监区半步,这给法院的审判工作带来了影响与困难。面对新情况,襄铁法院刑事审判团队在院党组的支持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协助下,结合工作实际,积极研判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刑事审判工作的影响,创新工作机制。通过与检察机关、辩护人、看守所反复多次进行耐心的沟通协调,牵头解决了公检法司之间的文书信息化送达、看守所协助提押被告人、律师远程会见、在押被告人文书送达、远程开庭等一系列具体问题。研究了被告人不出监室,但律师会见、法官提讯、送达传票、开庭审理等各项工作均不停滞的工作细化方案。通过律师“云”会见、法官“云”提审、书记员“云”送达、开庭远程提讯等方式,实现了“非接触”式庭审,不仅降低了疫情风险,更加实现了疫情防控下司法审判的公正与效率,同时保障了干警和被告人的安全。在坚持打击犯罪的同时,严格落实好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切实做到了防疫、审判两不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