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擋道” 雲審“開路”——襄鐵法院疫情期間刑事審判工作有序開展

疫情當前,襄鐵法院迅速調整辦案方式,深化智慧法院建設成果應用,依託信息化手段,積極運用遠程提訊系統,將科技法庭延伸至看守所,將庭審工作從“線下”搬到“線上”,開啟刑事審判“雲”模式。

疫情“擋道” 雲審“開路”——襄鐵法院疫情期間刑事審判工作有序開展

3月31日上午9時,襄鐵法院刑事審判團隊以“雲提訊+遠程庭審”方式公開開庭審理了一起運輸毒品案件並當庭宣判。與以往的刑事案件審理方式不同,法官、書記員、公訴人、辯護人佩戴口罩出現在審判庭內,而被告人卻身著防護服出現在電子屏幕的另一端——看守所內。

疫情“擋道” 雲審“開路”——襄鐵法院疫情期間刑事審判工作有序開展

開庭前,綜合辦公室工作人員分別對審判庭及看守所的設備進行調試,並對使用人員進行培訓,認真做好庭審保障,確保遠程庭審順利進行。庭審中,審判長通過遠程提訊系統核實了被告人身份信息,告知了被告人訴訟權利,完成了法庭調查、法庭辯論、被告人最後陳述等庭審環節,整個過程秩序井然,與被告人到場庭審無異,並對庭審進行了全程錄音錄像。

疫情“擋道” 雲審“開路”——襄鐵法院疫情期間刑事審判工作有序開展

因疫情防控的需要,看守所的在押人員被設置了嚴格的管控措施,被告人不能離開監區半步,這給法院的審判工作帶來了影響與困難。面對新情況,襄鐵法院刑事審判團隊在院黨組的支持和上級業務部門的協助下,結合工作實際,積極研判如何最大限度地減少疫情對刑事審判工作的影響,創新工作機制。通過與檢察機關、辯護人、看守所反覆多次進行耐心的溝通協調,牽頭解決了公檢法司之間的文書信息化送達、看守所協助提押被告人、律師遠程會見、在押被告人文書送達、遠程開庭等一系列具體問題。研究了被告人不出監室,但律師會見、法官提訊、送達傳票、開庭審理等各項工作均不停滯的工作細化方案。通過律師“雲”會見、法官“雲”提審、書記員“雲”送達、開庭遠程提訊等方式,實現了“非接觸”式庭審,不僅降低了疫情風險,更加實現了疫情防控下司法審判的公正與效率,同時保障了幹警和被告人的安全。在堅持打擊犯罪的同時,嚴格落實好疫情防控的各項措施,切實做到了防疫、審判兩不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