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擋道” 雲審“開路”——峨眉法院刑事審判開啟“雲”模式

2月24日,峨眉法院刑事審判庭以“特殊方式”公開開庭審理了一起販賣毒品案件。與以往的刑事案件審理方式不同,法官、書記員、公訴人、辯護人佩戴口罩出現在審判庭內,而被告人卻出現在電子屏幕的另一端——峨眉看守所。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峨眉法院刑事審判開啟了線上遠程開庭的新篇章!

疫情“擋道” 雲審“開路”——峨眉法院刑事審判開啟“雲”模式

疫情“擋道”,“雲審”開路。打擊犯罪,伸張正義,維護穩定沒有因疫情“擋道”而停下。峨眉法院始終牢記使命擔當,堅守公平正義,深化智慧法院建設成果應用,依託信息化手段,積極運用遠程提訊系統,將科技法庭延伸至看守所,及時組織案件開庭,做到疫情防控和案件審判兩不誤、兩促進。

疫情“擋道” 雲審“開路”——峨眉法院刑事審判開啟“雲”模式

開庭前,綜合辦公室工作人員分別對審判庭及看守所的設備進行調試,並對使用人員進行培訓,認真做好庭審保障,確保遠程庭審順利進行。庭審中,法官通過遠程提訊系統核實了被告人身份信息,告知了被告人訴訟權利,完成了法庭調查、法庭辯論、被告人最後陳述等庭審環節,整個過程程序規範,畫面流暢、聲音清晰。

刑事案件實現遠程審理後,無需將被告人提押至法院審判庭,降低了押解被告人所產生的安全隱患。通過遠程提訊系統,實現“非接觸”式庭審,不僅降低了疫情風險,更加實現了疫情防控下司法審判的公正和效率,同時保障了幹警和被告人的安全。(程夢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