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嗓子疼

媽媽,我嗓子疼

最近,又到了兒科門診爆滿的季節,很多都是高燒不退伴有咽痛的患兒,到醫院一查,很大部分患兒得的正是目前流行的兒科疾病——皰疹性咽峽炎。由於其傳染性強,很多幼兒園都因此停課。那麼這到底是種什麼病呢?

媽媽,我嗓子疼

雖然皰疹性咽峽炎來勢兇猛,但是並不可怕。很多家長缺乏正確的認識,一看嘴裡有皰疹,就過度的緊張和焦慮。那麼我們還是來簡單瞭解一下這個病吧。

皰疹性咽峽炎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發熱和咽峽部皰疹潰瘍為特徵的急性傳染性咽頰炎。

發病特徵

1、每年夏秋季流行,4-7月是發病高峰,10-12月是發病次高峰。

2、5歲以下兒童最容易感染

免疫力越差,平時越容易生病的孩子越容易被感染,相對來說平時藥吃太多,厭食挑食的孩子更容易被傳染;6個月以內的嬰兒很少出現,因為它們有來自母親的抗體。

3、主要症狀是突然發高燒、嗓子痛、食慾下降、觀察口腔咽喉部有灰白色皰疹。

媽媽,我嗓子疼

不同孩子出現的症狀不完全相同,有的感染後沒有任何症狀,有的只有發燒,有的會發燒連同咽喉痛、皰疹全部一起出現,

病程一般是7~10天左右,極少部分會出現腦炎這樣嚴重的併發症。

4、有傳染性

這是腸道病毒,會經過糞-口傳播(所以洗手真的很重要),也會通過咳時唾沫傳播,接觸患病的孩子或被病毒感染的玩具、餐具、食物然後摸眼睛、鼻子、嘴也會傳播。感染後的第一週傳染性最強,如果孩子在上幼兒園,確診後應停課隔離。

這個病沒有特效藥,也沒有疫苗可預防,患病後就做好護理,待自愈。當然不是說完全不管,也不能完全靠“抗”,可以配合輔助抗病毒的藥物,最大程度縮短病程、減少可能的併發症。因咽喉部有潰瘍,孩子會有進食疼痛,不愛吃飯,這時候儘量給予半流質的食物,比如粥、麵條,避免吃太冰、太熱、太鹹、酸甜苦辣油炸的食物,總之,避免一切刺激。疼痛厲害時可以適當使用一些口腔粘膜修復的藥物。少量多次頻繁喂水,避免因進食困難而導致脫水。

所以對於這種每年都會流行的疾病,做好預防是關鍵。門診還會有家長問到,我的孩子去年就得過這個病,怎麼今年還會得呢?因為引起皰疹性咽峽炎的病毒有很多種,得過一次不代表就對所有病毒免疫,還有可能再得的。所以增強孩子自身的抵抗力,才是關鍵。

媽媽,我嗓子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