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臣之死之岳飛

杭州嶽武穆廟內,綁著雙手,長跪岳飛墓前不起的秦檜夫婦銅像,因為若干雙或鄙視或唾棄或好奇或猥褻的手的撫摸,已經黑得不成樣子。

當然,黑得有道理,秦檜殺死民族英雄岳飛,證明他心黑手黑全部黑,以至其同姓清朝乾隆年間狀元秦大士,發出如此的喟嘆:人從宋後羞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

名臣之死之岳飛

而實際,秦檜不過是把刀。確實講,充當了刀這種工具。

磨礪與使用這把刀的人,歸根結底是且只能是宋高宗趙構。

要知道,宋高宗坐上皇位,借了老爹宋徽宗與哥哥宋欽宗的光。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春,金兵第一次包圍開封府時,他曾以親王由張邦昌陪同去金營為人質。對此,宋朝人趙甡之撰寫的《中興遺史》中,稱金人見到康王被他氣勢嚇倒,趕緊讓換個親王來。這顯然有貼金的嫌疑,最可能的事實是,徽宗覺得這個兒子,還能延續國嗣,特意讓宇文虛中持國書知會金國,改用肅王趙樞為質。第二年,金兵俘徽、欽二宗北去後,趙構在君臣擁護下,於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成為南宋第一位皇帝。

從皇位繼承傳統上,宋高宗沒有獲得正式授權,哪怕口頭上的。唐朝肅宗敢在靈武稱帝,玄宗已經傳下口諭,法理上站得住腳。基於此,宋高宗最希望得到的是尊重與服從。

名臣之死之岳飛

政權初建,他傾向與金國議和,迫於形勢起用主戰派李綱為宰相,找個術士楚天覺推算攻擊日期,還製作“御前報捷”旗,軍情洩露被金軍設個套導致戰場失利,就趕走李綱,同寵臣汪伯彥、黃潛善等奸佞小人放棄中原,從南京應天府逃到揚州。很快,他被金兵趕得狼狽經鎮江府到杭州。在輿論壓力下,他不得不罷免宵小。緊接著,發生了苗劉兵變,殺了他信任的大臣與宦官,宋高宗逼迫退位,經過各路勤王,得以“復辟”。風雨飄搖中,他想得還不是怎樣恢復失地,而是繼續派使臣向金朝乞降,鼻涕一把淚一把哭訴苦衷,要求金朝統治者“見哀而赦己”,不要再向南進軍。

名臣之死之岳飛

眼淚和屈服,只適用於弱者。金國的鐵騎毫不遲疑地渡江南侵,宋高宗又一路倉皇逃亡,最終遷都杭州,小朝廷初步在東南站穩了腳跟。

此時,鎮壓荊湖、江西、福建等路的農民起義軍和盜匪有功的岳飛,被宋高宗接受與賞識。最初,岳飛曾上書反對宋室南遷,力請高宗趙構北渡親征,恢復中原,被革職。這次被待見,並非其後背母親刻下“精忠報國”四個表達炙熱愛國情懷的字,感動了他,只是因為岳飛戰果鞏固了皇帝的統治。為表嘉獎,宋高宗用拿手的書法親寫“精忠岳飛”,製成旗賜給岳飛。

名臣之死之岳飛

岳飛自以為遇到了中興之主和知己,甩開膀子準備大幹一場,內懲奸賊,外抗金兵,直搗黃龍,“收拾舊山河,朝天闕。”一路上破曹成、平楊麼,在支援張浚平定金國將領劉麟時,兵未到劉麟已敗,岳飛正常奏報。收到喜訊時,宋高宗說了句意味深長的話:“劉麟敗北不足喜,諸將知尊朝廷為喜。”(元·脫脫《宋史》)

虛榮心得到極大滿足的宋高宗,給岳飛加官太尉,分派大量兵馬。岳飛多次求見宋高宗,大談收復中原大計。

宋高宗不僅有靖康之恨,更有家族之恥。二帝被虜走,據同行的蔡京兒子蔡鞗《北狩紀行》載,兩位皇帝除了赤裸上身行屈辱的牽羊禮之外,待遇還不錯,到了苦寒之地還生了許多孩子。這是好的方面,壞的一面要看金人可恭寫的《宋俘記》,跟隨去的女人很慘,不是賞賜給近臣 ,就是送去當軍妓,其中包括宋高宗的母親韋太后,被好色的蓋天大王完顏宗賢看中,在浣衣房受盡淫暴,有了被迫生子的醜事,呆了15年被金國送回來噁心他。所以,從國恨家仇哪個立場分析,宋高宗都有理由把金國滅了。

名臣之死之岳飛

岳飛站在國家大局、民族在議角度這樣想,卻猜不透帝王心中最隱秘的心事。一方面,從金國回來被委以重任的秦檜,已經與金國達成和議,稱臣納供,換取偏安一隅,他的意見很大程度上代表著宋高宗。另一方面,內外都呼籲抵抗,收復失地迎回二帝,為了平息輿論,宋高宗也不得不做出與金國勢不兩立的姿態,委派岳飛到前線,授河南河北招討使加太保銜,並告訴他“卿在前方專心打仗,我不會干涉軍務”。然而,一切都要建立在不會動搖他的皇位基礎上。

恰恰是,岳飛點了他的死穴。

他率軍大破金兀朮的“柺子馬”,取得郾城、潁昌大捷後,與金軍在距離金國首都汴京僅45公里的朱仙鎮展開決戰,一舉擊潰金軍。此時,抗金形勢大好,岳飛不打算遵守與宋高宗訂立的打到黃河以北即止的約定,準備一鼓作氣“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爾!”(元·脫脫《宋史》)

黃龍府在今遼寧省北部及吉林省大部分地區,是金人的祖居之地。岳飛就是想滅掉金國,恢復北宋疆土。

名臣之死之岳飛

主和派的秦檜看形勢不對,加緊遊說宋高宗。恰好,宋高宗也怕滅掉金國,二帝回來自己只能拱手讓位,便下命令讓岳飛班師回朝。岳飛顯然不想斷送快到手的勝利,回奏朝廷繼續進軍的充分理由,結果應了一位書生的預言“自古未有權臣在內,而大將能立功於外者”(元·脫脫《宋史》),秦檜先召回他的重要將領,又讓宋高宗在木牌上用金字寫下“速歸”字樣,即所謂連發十二道金牌催回。岳飛無奈,東向再拜長嘆說:“十年之力,廢於一旦!”(元·脫脫《宋史》)

岳飛班師回朝後,很快被解除兵權。其中,更深層次的原因有兩條。

其一,他率領的軍隊號稱“岳家軍”,宋高宗心裡是不舒服的,怕坐大了造反。相對而言,明代戚繼光的軍隊可以稱“戚家軍”,主要是朝中首輔張居正罩著。為了得到支持,戚每年送給好色的張壯陽效果好的海狗鞭,被得他大冬天連帽子都不戴,頭下還冒熱汗。為了配合其藥效,又不惜重金購買美女——“千金姬”作為禮品送到其府上。岳飛缺乏攻關手段,皇帝面前沒有人說好話,自然會惹猜忌。其二,宋高宗同樣好色如命,當初逃亡在揚州時白天與宮女宣淫,金軍打來嚇得提起褲子就跑,落下陽痿的毛病,接著唯一的兒子年僅三歲的太子趙荋,受驚嚇而死。這樣一來,就要面臨選擇繼承人的問題。岳飛到達建康後,面奏趙構,大意是說“虜人慾立欽宗子來南京(建康),欲以變換南人耳目。乞皇子出閣,以定民心。”(《朱子語錄》卷一二七)然而趙構聽後,很不高興,立儲大事都想插一手,你想幹什麼,就責備岳飛說:“卿言雖忠,然握重兵於外,此事非卿所當預也。”就是怪岳飛“越職”了。被皇帝責備後,岳飛“面如死灰”,“聲落而退”。

名臣之死之岳飛

為了剪除後患,宋高宗默許了秦檜誘惑王俊誣告張憲謀反,背後指使人是岳飛,將岳飛下獄。沒有獲得有利的口供,只能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其殺害,時年三十九歲。他虛死於背黑鍋的秦檜之後,幕後黑手即宋高宗,宋朝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裡面,有精妙記載。後來,岳飛孫子岳珂寫作《鄂國金佗稡編》時,考慮朝廷已經為祖父平反,沒有說罵人的話,還把宋高宗誇讚一番,只是歷史雲煙,遮不住醜陋的嘴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