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的一生

题记:你拼命努力想要活下来的样子虽然很狼狈,但你靠自己的样子真的很美。

这次回家又看到了村子里的木傻子,我很好奇,问母亲:“他不是去敬老院了吗?怎么跑回来了?”母亲说:“一辈子靠自己劳碌养活自己,陡然去敬老院,过上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不习惯,就跑回来了,怎么劝也不愿意回去。”

我默然,回想起了印象里不多的关于木傻子的一些记忆。

木傻子名字叫木,父母早逝,没有兄弟姐妹,脑袋不太灵光,做事一根筋,所以村里人都喊他木傻子。木傻子小时候靠吃百家饭长大,十几岁的时候,家里的土胚房年久失修,在连日阴雨中轰然倒塌,木傻子根本就没有经济能力盖房子,只好自己搭了一个茅草棚,躲避风雨严寒。后来还是宗族可怜他,让他在宗祠旁边一个破旧房子里住了下来。这样一个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的人,当然也就没人愿意嫁给他,直到现在,他还是孤身一人。

蜉蝣的一生


木傻子年轻的时候,有一膀子力气,谁家种田,盖房子,需要劳力,都会想起他来。虽然没读过书,大字不识一个,但是木傻子很傻,干活从来不偷奸耍滑,愿意卖力气,大家都愿意请他帮忙,给他一些钱,生活用品,衣服等等。

我们家因为父亲身体不好,又在外上班,田地里的活没少喊木傻子帮忙。母亲是个善良的人,虽然那时候家里也不宽裕,但是都会多给他一些吃的,衣服被子这些物品,只要有多余的都会给他。

木傻子也不傻,谁对他好他都记得,村里小孩不懂事,都会拿他寻开心,我们姐弟几个从来不去嘲笑他,也许是因为这个,也许是因为母亲的善良,只要我们家有什么活需要干的,他都会主动来帮忙。到现在我都记得,木傻子去山上摘回来的野果,送给我们姐弟几个人吃,从来都不会给别人。

我离开家,外出工作后,每年只有过年的时候能回一趟家,偶尔看到木傻子,都会给他一支烟。木傻子老了,头发花白,背也驼了,腿脚仿佛也不太灵便。这些年一些关于他的事情,都是在与母亲闲聊的时候,三言两语之间了解的。

前些年,木傻子上山砍柴摔了一跤,差点死在了山上。被人发现背下山,送到祠堂边的破房子里,几天之后竟然坚强的活了下来,只是再也帮人干不了重活了。

一个人失去了价值,仿佛成了空气,也就没人关注他了。能给他送一些粮食度日的人寥寥无几。

木傻子沉寂了许久,一度人们都以为他死了,没想到,年近六旬的他,又开始出现在了众人面前。他开始捡瓶子,捡纸壳,卖给收废品的人,卖一点钱,找村里人换一些口粮和其他生活用品。

我有时候很纳闷,虽然给他送粮食的人很少,但是毕竟还有,基本上能维持木傻子活下去,年纪那么大了,为什么还要去捡废品呢?

蜉蝣的一生


现在我仿佛明白了,一生虽然卑微,为了活下去用尽了力气,但是木傻子从小就没有可以依靠的人,所以他从来都不希望依靠别人的施舍活下去,他固执的认为,要靠自己养活自己,这应该就是别人喊他傻子的原因吧。

前几年,据说村里给他争取了一个低保名额,但是我们从来没有看到他拿到过这笔钱,估计是被某些人贪墨了吧,只知道这些年,木傻子一直靠捡废品,狼狈的活着。

去年村里换届,新上来的村干部,又给木傻子弄了一个去敬老院的名额,把他送去了敬老院。可是一生劳碌惯了,根本适应不了颐养天年的生活,木傻子开始三天两头往家里跑,敬老院工作人员也拿他没办法,只好由他去了。

就这样,村里又多了一个佝偻着背的老人,四处捡废品,卑微而又倔强的活着。

我家新房子就在宗祠对面,每到傍晚,木傻子所在的破房子,透过房顶稀疏的瓦片,都会冒出一缕炊烟,孤独的飘散,与落日的余晖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副凄美的乡村图画。

蜉蝣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