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一天下”开始说起

第二期:秦惠文王合纵连横成霸业

上期说到秦孝公去世,大子嬴驷即位,也就是秦惠文王。

商鞅在秦国变法,对秦国旧贵族势力进行了严重的打击,保守派的势力以公子虔为首对商鞅恨之入骨。

嬴驷为大子时,一度触犯禁条,此时商鞅的变法正处于关键时期,在这种事关变法成败的抉择中,商鞅选择做一个孤臣走到底,去完成自己变法的使命。

史记记载: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在嬴驷即位后,商鞅的结局已经注定。公子虔与老世族等告商鞅十大罪,同时商鞅本人也形成了功高震主的形式,惠文王顺势车裂商鞅,族灭其家。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是也。

惠文王十九岁即位,虽然即位之初就杀了变法的大功臣商鞅,但是他也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

从秦“一天下”开始说起

秦惠文王

经过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已经焕然一新,不仅国力提升而且政治上进,此时正是需要一位英主施为之时。惠文王也不负秦国朝野期望,东进攻魏,袭取巴蜀,再败楚国,伐取义渠。秦惠文王执政,为秦国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其中不得不提两个人,一个是大纵横家张仪,一个是兵法大家司马错。

张仪其人,魏国安邑人,贵族后裔。早年与苏秦一同拜入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出山后,二人却是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从秦“一天下”开始说起

张仪

苏秦说服赵肃侯之后,身披六国相印,合纵六国以抗虎狼之秦。张仪只能投向秦国,游说六国入秦,得到惠文王赏识,封为相国,以“连横”破“合纵”。

张仪在秦国任相时,最出名之作张仪戏楚。张仪出使楚国,不仅破坏了齐楚同盟,而且诱使楚国攻秦,而尽失丹阳、汉中之地。可以说张仪将楚怀王朝臣玩弄于鼓掌之间,可笑楚国虽有屈原等忠诚之士,奈何楚国整个朝堂已经腐朽。

最后秦武王即位,张仪失去宠信,逃亡魏国后作为魏相而终。张仪凭着一张三寸不烂之舌,纵横六国之间,此真倾危之士。

再说司马错,此公乃是司马迁的八世祖。秦惠文王九年,司马错力排张仪之议,主张得蜀即得楚。司马错亲自带兵攻灭蜀国,秦得蜀地,开蜀道而拥有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在与中原各国的争霸中已胜先机。

从秦“一天下”开始说起

司马错

秦惠文王时期,秦国四处出击,不仅稳定后方而且开疆拓土。至此,秦国开始向统一全国的道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