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樸做人,本分做事

雖然沒有較高學歷,但這絲毫不影響沈從文一成為一個名學富五車的著名作家和知名學者。他當初隻身一人來別北京追逐自己的夢想,在忙於旁聽北京大學課程的同時,還閱讀鑽研不少書籍,拜訪大家,向他們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學修養。之後,土裡土氣的他去況代化的大都市上海闖蕩,沒過多久,他憑藉清新且富有靈氣的散文在文壇上謀得一席之地。

1928年,時任中國公學校長的胡適聘請時年26歲的沈從文擔任該校講師。

這以前,沈從文用來刻畫真情實感的文字如行雲流水般順暢自然,有很多讀者喜歡他的文字,在文壇享有盛譽,卻從來沒有給學生講課的經歷。他非常認真地準備了人生的第一堂課,精心編寫講義。即便是這樣,當他邁上講臺,教室裡黑壓壓的學生映入眼簾時,他的情緒很激動,心裡仍不免擔心。

看著下面坐著的滿懷激情的同學,沈從文緊張的一個字都說不出口,足足沉默了十分鐘,之後他講起了課,但是卻非常緊張,只是低下頭自己講自己的,絲毫不敢看臺下的學生,也徹底忘記了事先設計好應該在中間插講的內容。最後,準備充足的一堂課他只用了15分鐘就匆匆了事,怎麼度過剩下的幾十分鐘呢?

沈從文並沒有為了硬撐面子旁徵博引,他非常坦白地寫下這樣一句話:“希望大家能原諒,我是第一次講課,我非常緊張!”“緊張”二字說出了沈從文誠實坦率的心思,引來全堂一陣善意的歡呼聲……

沈從文的學問、潛質和為人處事,胡適知道的一清二楚,而且胡適還說他這次講了一堂成功的課,並總是調侃說:“哪裡失敗了,這就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講課!”一位學生在聽過這堂課後在文章中寫到,我們都為沈先生的率真誠實而折服,這堂課給我們的影響不只是一堂課的啟示。

這之後,西南聯大師範學院和北京大學也先後聘沈從文為師。由於不是“科班”出生,他就不受常規的束縛,而是採用獨樹一幟的言傳身教的文學教育,最終走向了成功。然而,他“成功”的第一堂課,卻一輩輩流傳下去,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他率真坦誠的人生。

故事告訴我們最能打動人心的是坦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