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給孩子高質量的親子陪伴?優秀的父母這樣做

當前,年輕一代父母因為各種原因不陪伴孩子,與孩子互動交流比較少的情況還是挺常見的。

現在很多人都在討論怎樣高質量地陪伴孩子。父母高質量地陪伴就是,媽媽滿懷歡喜地、悠閒自在地做著家務,孩子自己在一邊自由自在地玩耍。母親內心平靜和喜悅的生活狀態,給孩子營造了溫馨祥和的家庭氣氛,這種美妙的家庭生活氣氛滋養著幼兒,讓孩子產生美好的生活體驗。

如何才能給孩子高質量的親子陪伴?優秀的父母這樣做

成人只是孩子生活的環境,而不是孩子生活的主導。在高質量的家庭陪伴中,孩子非常輕鬆愉快,內心安定。同時,成人專心做事本身就是一種示範,為孩子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家庭生活氛圍。

如何才能給孩子高質量的親子陪伴?優秀的父母這樣做

實際上,孩子需要和媽媽在一起的感覺。媽媽做著家務,是不是欣喜地看一眼孩子,與孩子進行應答和互動,孩子做著自己的事情,或者給媽媽幫忙,都能給孩子“在一起”的感覺。而如果媽媽看手機或讀書,是不能分心的,也是孩子不能理解的,會讓孩子有疏離感和孤獨感。

如何才能給孩子高質量的親子陪伴?優秀的父母這樣做

所以,不會做家務的媽媽會失去這種高質量陪伴孩子的機會。時代在發展,家庭生活觀念也在發生變化。在家庭裡,父母的角色和家務分工當然沒有一定之規,也不是一定要媽媽承擔家務。但是,如果媽媽不做家務,是不是就失去了這種高質量陪伴孩子的機會,也使孩子失去了理解生活、參與生活的機會了呢?

如何才能給孩子高質量的親子陪伴?優秀的父母這樣做

———文章選自《幼兒成長揭秘——常見問題分析與家園共育策略》

王普華 王明輝 王愛忠 著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作者簡介:王普華:華東師範大學畢業,教育碩士,濟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副教授,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出版《幫孩子適應幼兒園》、《幼兒成長揭秘——常見問題分析與家園共育策略》、《幼兒家庭教育與指導》、《家庭與社區教育》等著作和教材十餘部,20年來致力於兒童心理、家庭教育、家園共育等課題研究,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及諸多創新性研究成果。王普華兒童心理,每天一篇,分享0-16歲兒童及青少年科學教育理念,為家長答疑解惑,願每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贏在起跑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