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宰相的具體職務是什麼?在哪裡辦公?官居幾品?

唐朝,一個強盛的朝代。


宰相,一個人盡皆知的官。


請問:唐朝宰相的具體職務是什麼?


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恐怕能難住不少人。


其實,唐代宰相的具體職務,在《唐六典》《舊唐書·職官志》《通典》等唐代職官書中,也沒有直接的記載。


請先收好40米長的砍刀。雖然沒有直接的記載,但我們可以從唐代君臣有關宰相的談話、擔任過宰相的大臣傳記中去探尋。


不過這種引證辨析的文字,連作者自己都厭煩其枯燥瑣碎,莫如引用專業書籍為便。根據《盛唐政治制度研究》一書,唐代宰相的職務主要有兩個方面:


  • 一是和皇帝一起討論國家大事,確定基本國策,制定方針政策,並對一些重大問題做出決定。這是國家最高層次的決策,也就是國家決策。


  • 二是宰相集體討論和處理軍國之務。凡是重要政務和五品以上官員的任免,都需要宰相討論決定,然後按照法定程序,由中書省起草詔敕,經門下審議,奏請皇帝批准後施行。這是最高行政決策。


我們都知道,唐朝實行群相制,三省首長中書令二人、門下侍中二人、尚書左、右僕射二人共六人皆為法定宰相,同時又有各類其他職官加封“參知政事”、“平章事”等銜的宰相,集體討論和處理政務。那麼問題又來了,宰相們在哪裡討論政務?


唐朝宰相的具體職務是什麼?在哪裡辦公?官居幾品?

大明宮復原想象圖


政事堂


唐代宰相們議事扯皮的地方,叫“政事堂”。


按照制度,宰相們需要在上午到政事堂議政,下午則回到自己原本的崗位,處理本崗位的事情。因為唐代前期,宰相屬於兼職,可不是專職。比如中書令雖然是法定宰相,但他也是中書省的長官,所以上午到政事堂議政後,下午需要回到中書省,處理本省的事務。


政事堂開會時,大事通常先由宰相一人於皇帝處領旨,再讓眾宰相集議討論。議政時有一人“執政事筆”,為會議執行主席,開始由侍中擔任,後來改為中書令擔任,唐肅宗時則改為輪流擔任,每人十天,唐德宗又改為每人一天。小事經宰相議決後,就可以政事堂的名義發佈命令,大事則要交皇帝裁決批准。


政事堂最初設置在門下省。因為在三省分權制衡的體制下,門下省處於政務裁決的樞紐地位,把宰相議事的政事堂設在此處,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至於具體設立時間,目前史學界還在扯皮爭論,不過多數學者都認為設立於高祖武德年間。後來高宗去世(683年)以後,中書令裴炎把政事堂給移到了中書省。至於具體遷移時間,學者們依舊在扯皮……


凡事總有個緣故,裴炎肯定不是因自己是中書令,為了方便,便把政事堂給挪到了中書省。據劉健明先生在《裴炎遷政事堂事件考析》一文中分析,他認為政事堂的遷移時間,最有可能在光宅元年(684)正月,因為這件事,跟武則天和裴炎害怕中宗委任韋玄貞任侍中有關。他經過嚴密的考析後指出:


高宗病危,有意起用裴炎輔政,但裴炎顯然願意與武則天合作,支持武則天聽政掌權。中宗不甘心權力被架空,擬任用自己的外父去出掌門下省,把持政事堂,觸怒武則天和裴炎。為防範中宗取得政事堂的控制,裴炎時剛從侍中任中書令,遂主遷政事堂往中書省,以便控制。


唐朝宰相的具體職務是什麼?在哪裡辦公?官居幾品?

武則天影視形象


此後,因政事堂在中書省,中書令成為了當然的首相,將“執政事筆”的權力,從侍中手裡給搶了過來。


話說這中書和門下兩省鬥來鬥去,尚書省哪去了呢?說起來悲催,中書省和門下省都位於宮內,而尚書省在宮外,屬於充話費送的,永遠只能敬陪末座。


不過中書省也沒能猖狂多少年,因為後來這裡面出了一個“叛徒”。開元十一年(723),張說擔任中書令的時候,便奏請玄宗,將政事堂改成了“中書門下”。乍一看,張說是為二省作了調和,但根據孫國棟等人研究,“中書門下”從這以後,其實已經成了一個獨立機構。


也就是說,張說這是同時把中書和門下二省給收拾了。這還不算完,張說又在“中書門下”這個新機構下面,設置了吏房、機樞房、兵房、戶房、刑禮房五房,把尚書省的地位也給取代了。


張說改政事堂為“中書門下”,設置五房,是唐代政治體制的一次重大變革,意味著政事堂從宰相議事的會議廳,變成了宰相裁決政務、指揮行政運作的施政機關,成了一個實體化的宰相機構。宰相也從兼職變成專職,再也不用上午下午兩頭跑,《舊唐書·楊國忠傳》:


開元以後,宰相數少,始崇其任,不歸本司。


而中書令、門下侍中、尚書左、右僕射三省長官,也就徹底失去宰相的權力。此後要出任宰相,基本都得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或者類似的名號。這樣,隨著三省首長制的破壞,三省並重制和三省分權制便都成了虛名。


唐朝宰相的具體職務是什麼?在哪裡辦公?官居幾品?


宰相官居幾品


事實上,唐代根本沒有“宰相”這個官名,只不過是一個非正式的通稱。祝總斌在《兩漢魏晉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說過:


除了遼代之外,“宰相”一直只是一個習慣用語,用指輔佐皇帝行使權力,處理國家政務的主要官吏,而從來不是一個正式官名。


更正確地說,除了遼代,它從來不是個正規的職事官名。唐代的法定宰相,是三省長官,即中書令、門下侍中、尚書左、右僕射。它們的品級很明確,中書令和侍中最初都是正三品,代宗大曆二年(767)升為正二品。尚書左、右僕射一直為從二品。


但大家都知道,唐代更常見的宰相名號是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那麼它是幾品?


答案是沒品級。因為這是一種使職,根本就不是一個正規職事官。這並非作者胡說。錢大昕《廿二史考異》:


宰相之職,所云平章事者,亦無品秩。自一、二品至三、四、五品官,皆得與聞國政,故有同居政地而品秩懸殊者;罷政則復其本班。蓋平章事亦職而非官也。


嚴耕望先生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叫《論唐代尚書省之職權與地位》,其中也談到這個問題:


唐自開元以來,使職繁興,漸奪品官之權。中葉以後,官與差職截然不同:設官有定額,重在品秩,多無事權;差職無常員,隨事設置,無秩命而實掌事權,

如中央宰相即是使職,此下有翰林學士、判度支……等亦皆差職,非官也。


唐朝宰相的具體職務是什麼?在哪裡辦公?官居幾品?

唐太宗影視形象


所謂“使職”,是一個複雜的概念。拿宰相使職簡單地說,皇帝認為某官員能力不錯,想讓他也加入宰相班子,可三省長官員額已經滿了,於是在不調動其官職的情況下,特意給他另外加上一個名號(也有人稱為“職銜”),以表示他也是宰相。比如貞觀十七年(643),李勣任太子詹事時,太宗特別下詔,令他“同知政事”,也就是命他為相,給的名號叫“同中書門下三品”,太子詹事這個官則保持不變。這個“同中書門下三品”,它不是一個正規的職事官,它沒有品級,也即所說的使職。


這便是很多人說的以“他官”去出任宰相,按照這種理解,李勣便是以“太子詹事”這個“他官”去出任宰相。根據寧志新《唐朝宰相稱謂考》,唐朝宰相的使職稱謂大約有22個之多,“同中書門下三品”只不過是其中一個,而唐代用得最多的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至於不少人在談論這類宰相使職時,說是多少多少品,其實是把“他官”的品級張冠李戴到了使職頭上。比如,太子詹事是三品,很多人就會理解為李勣這個“同中書門下三品”是三品,其實不對,太子詹事確實是三品,但“同中書門下三品”沒有品級,僅僅是個使職,兩者不能混為一談。我們只能說,李勣是以三品的太子詹事去出任宰相。


這正是為什麼錢大昕既說“平章事者,亦無品秩”,又說“自一、二品至三、四、五品官,皆得與聞國政”,因為這個一至五品,只是“他官”的品級。


唐代宰相各種名號的起源和演變,以《唐六典》卷九記載最詳,有心人可自行參閱,原文太長,這裡就不引用了。


參考文獻:

吳宗國主編《盛唐政治制度研究》

陳仲安、王素《漢唐職官制度研究》

劉健明《裴炎遷政事堂事件考析》

錢大昕《廿二史考異》

嚴耕望《論唐代尚書省之職權與地位》

寧志新《唐朝宰相稱謂考》

劉後濱《唐代“中書門下”機構建制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