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宰相的具体职务是什么?在哪里办公?官居几品?

唐朝,一个强盛的朝代。


宰相,一个人尽皆知的官。


请问:唐朝宰相的具体职务是什么?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恐怕能难住不少人。


其实,唐代宰相的具体职务,在《唐六典》《旧唐书·职官志》《通典》等唐代职官书中,也没有直接的记载。


请先收好40米长的砍刀。虽然没有直接的记载,但我们可以从唐代君臣有关宰相的谈话、担任过宰相的大臣传记中去探寻。


不过这种引证辨析的文字,连作者自己都厌烦其枯燥琐碎,莫如引用专业书籍为便。根据《盛唐政治制度研究》一书,唐代宰相的职务主要有两个方面:


  • 一是和皇帝一起讨论国家大事,确定基本国策,制定方针政策,并对一些重大问题做出决定。这是国家最高层次的决策,也就是国家决策。


  • 二是宰相集体讨论和处理军国之务。凡是重要政务和五品以上官员的任免,都需要宰相讨论决定,然后按照法定程序,由中书省起草诏敕,经门下审议,奏请皇帝批准后施行。这是最高行政决策。


我们都知道,唐朝实行群相制,三省首长中书令二人、门下侍中二人、尚书左、右仆射二人共六人皆为法定宰相,同时又有各类其他职官加封“参知政事”、“平章事”等衔的宰相,集体讨论和处理政务。那么问题又来了,宰相们在哪里讨论政务?


唐朝宰相的具体职务是什么?在哪里办公?官居几品?

大明宫复原想象图


政事堂


唐代宰相们议事扯皮的地方,叫“政事堂”。


按照制度,宰相们需要在上午到政事堂议政,下午则回到自己原本的岗位,处理本岗位的事情。因为唐代前期,宰相属于兼职,可不是专职。比如中书令虽然是法定宰相,但他也是中书省的长官,所以上午到政事堂议政后,下午需要回到中书省,处理本省的事务。


政事堂开会时,大事通常先由宰相一人于皇帝处领旨,再让众宰相集议讨论。议政时有一人“执政事笔”,为会议执行主席,开始由侍中担任,后来改为中书令担任,唐肃宗时则改为轮流担任,每人十天,唐德宗又改为每人一天。小事经宰相议决后,就可以政事堂的名义发布命令,大事则要交皇帝裁决批准。


政事堂最初设置在门下省。因为在三省分权制衡的体制下,门下省处于政务裁决的枢纽地位,把宰相议事的政事堂设在此处,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至于具体设立时间,目前史学界还在扯皮争论,不过多数学者都认为设立于高祖武德年间。后来高宗去世(683年)以后,中书令裴炎把政事堂给移到了中书省。至于具体迁移时间,学者们依旧在扯皮……


凡事总有个缘故,裴炎肯定不是因自己是中书令,为了方便,便把政事堂给挪到了中书省。据刘健明先生在《裴炎迁政事堂事件考析》一文中分析,他认为政事堂的迁移时间,最有可能在光宅元年(684)正月,因为这件事,跟武则天和裴炎害怕中宗委任韦玄贞任侍中有关。他经过严密的考析后指出:


高宗病危,有意起用裴炎辅政,但裴炎显然愿意与武则天合作,支持武则天听政掌权。中宗不甘心权力被架空,拟任用自己的外父去出掌门下省,把持政事堂,触怒武则天和裴炎。为防范中宗取得政事堂的控制,裴炎时刚从侍中任中书令,遂主迁政事堂往中书省,以便控制。


唐朝宰相的具体职务是什么?在哪里办公?官居几品?

武则天影视形象


此后,因政事堂在中书省,中书令成为了当然的首相,将“执政事笔”的权力,从侍中手里给抢了过来。


话说这中书和门下两省斗来斗去,尚书省哪去了呢?说起来悲催,中书省和门下省都位于宫内,而尚书省在宫外,属于充话费送的,永远只能敬陪末座。


不过中书省也没能猖狂多少年,因为后来这里面出了一个“叛徒”。开元十一年(723),张说担任中书令的时候,便奏请玄宗,将政事堂改成了“中书门下”。乍一看,张说是为二省作了调和,但根据孙国栋等人研究,“中书门下”从这以后,其实已经成了一个独立机构。


也就是说,张说这是同时把中书和门下二省给收拾了。这还不算完,张说又在“中书门下”这个新机构下面,设置了吏房、机枢房、兵房、户房、刑礼房五房,把尚书省的地位也给取代了。


张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设置五房,是唐代政治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意味着政事堂从宰相议事的会议厅,变成了宰相裁决政务、指挥行政运作的施政机关,成了一个实体化的宰相机构。宰相也从兼职变成专职,再也不用上午下午两头跑,《旧唐书·杨国忠传》:


开元以后,宰相数少,始崇其任,不归本司。


而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左、右仆射三省长官,也就彻底失去宰相的权力。此后要出任宰相,基本都得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或者类似的名号。这样,随着三省首长制的破坏,三省并重制和三省分权制便都成了虚名。


唐朝宰相的具体职务是什么?在哪里办公?官居几品?


宰相官居几品


事实上,唐代根本没有“宰相”这个官名,只不过是一个非正式的通称。祝总斌在《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说过:


除了辽代之外,“宰相”一直只是一个习惯用语,用指辅佐皇帝行使权力,处理国家政务的主要官吏,而从来不是一个正式官名。


更正确地说,除了辽代,它从来不是个正规的职事官名。唐代的法定宰相,是三省长官,即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左、右仆射。它们的品级很明确,中书令和侍中最初都是正三品,代宗大历二年(767)升为正二品。尚书左、右仆射一直为从二品。


但大家都知道,唐代更常见的宰相名号是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那么它是几品?


答案是没品级。因为这是一种使职,根本就不是一个正规职事官。这并非作者胡说。钱大昕《廿二史考异》:


宰相之职,所云平章事者,亦无品秩。自一、二品至三、四、五品官,皆得与闻国政,故有同居政地而品秩悬殊者;罢政则复其本班。盖平章事亦职而非官也。


严耕望先生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叫《论唐代尚书省之职权与地位》,其中也谈到这个问题:


唐自开元以来,使职繁兴,渐夺品官之权。中叶以后,官与差职截然不同:设官有定额,重在品秩,多无事权;差职无常员,随事设置,无秩命而实掌事权,

如中央宰相即是使职,此下有翰林学士、判度支……等亦皆差职,非官也。


唐朝宰相的具体职务是什么?在哪里办公?官居几品?

唐太宗影视形象


所谓“使职”,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拿宰相使职简单地说,皇帝认为某官员能力不错,想让他也加入宰相班子,可三省长官员额已经满了,于是在不调动其官职的情况下,特意给他另外加上一个名号(也有人称为“职衔”),以表示他也是宰相。比如贞观十七年(643),李勣任太子詹事时,太宗特别下诏,令他“同知政事”,也就是命他为相,给的名号叫“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子詹事这个官则保持不变。这个“同中书门下三品”,它不是一个正规的职事官,它没有品级,也即所说的使职。


这便是很多人说的以“他官”去出任宰相,按照这种理解,李勣便是以“太子詹事”这个“他官”去出任宰相。根据宁志新《唐朝宰相称谓考》,唐朝宰相的使职称谓大约有22个之多,“同中书门下三品”只不过是其中一个,而唐代用得最多的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至于不少人在谈论这类宰相使职时,说是多少多少品,其实是把“他官”的品级张冠李戴到了使职头上。比如,太子詹事是三品,很多人就会理解为李勣这个“同中书门下三品”是三品,其实不对,太子詹事确实是三品,但“同中书门下三品”没有品级,仅仅是个使职,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我们只能说,李勣是以三品的太子詹事去出任宰相。


这正是为什么钱大昕既说“平章事者,亦无品秩”,又说“自一、二品至三、四、五品官,皆得与闻国政”,因为这个一至五品,只是“他官”的品级。


唐代宰相各种名号的起源和演变,以《唐六典》卷九记载最详,有心人可自行参阅,原文太长,这里就不引用了。


参考文献:

吴宗国主编《盛唐政治制度研究》

陈仲安、王素《汉唐职官制度研究》

刘健明《裴炎迁政事堂事件考析》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

严耕望《论唐代尚书省之职权与地位》

宁志新《唐朝宰相称谓考》

刘后滨《唐代“中书门下”机构建制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