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上的戰爭:高祖李淵如何開創大業,劍指長安

地圖上的戰爭:高祖李淵如何開創大業,劍指長安

有唐一朝,成為眾人所喜歡的一個王朝,也許僅僅是喜歡它的盛世,喜歡盛世籠罩之下的長安城,喜歡長安城中宛轉悠揚的愛情故事,這些故事層出不窮,也永遠是古代歷史中說不完的一些故事,可是唐王朝是如何建立的,又是如何在隋末這種亂世之中定鼎天下呢?

唐王朝的建立,很多的影視劇已經將太多的功勞完全嫁接到了太宗皇帝李世民的身上,在大多數的眼中,高祖李淵是被李世民推向帝王高位的。可事實上,從隋朝大業十三年一直延續到武德九年(玄武門之變前),李淵一直是首屈一指的最高軍事指揮官。

這個被冠以“帝素懷濟世之略,有經綸天下之心”的帝王在隋朝末年興兵起義,開始了漫長的創業生涯,在這艱難的創業生涯中,李淵一心一意的將盡力投入到了未來的事業中,能否成功是他最希望看到的一個結果。

為了能夠讓起義順利進行,李淵特意將在河東的李建成和李元吉召集到晉陽宮,還和北部的突厥和劉武周信誓旦旦的說:

“你丫的別打我,等我打贏了就和你平分天下”。

這句話將突厥可汗給矇住了,突厥可汗不僅十分的樂意,還屁顛顛的送來了戰馬和一小部隊軍隊來搶助攻。

李淵的三個兒子集合在晉陽宮之後,李淵迅速展開了一系列的軍事部署,準備直接殺向長安。

1. 李建成和李世民作為先遣部隊,去南下攻打西河郡

2. 李淵和李元吉鎮守太原大本營

命令下達之後,李建成和李世民火速開始了出兵計劃,可是沒想到李淵只給他們三天的軍糧,拿不下西河郡便提頭來見,李淵這麼做並不是真的要搞死自己的這兩個寶貝兒子,而是要在士兵面前塑造一種“攻必取、戰必勝”的雄心。

地圖上的戰爭:高祖李淵如何開創大業,劍指長安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兄弟兩個人帶領著部隊出發了,出征的路上這兄弟倆愛民如子,堅決不許傷害沿途的百姓,到了西河郡的時候,迅速得到了百姓的擁戴,而且城市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了下來。

李淵聽到了這個消息大吃一驚,首戰告捷,這對於起義之軍來說絕對是好兆頭,所以李淵安排李元吉為鎮北將軍,負責留守太原,自己帶領著三萬的兵馬前去西河郡和兩個兒子會合去了。

在西河郡整頓兵馬之後,李淵和兩個兒子又開始了人生新的征程。

他們一路路過賈胡堡,南下來到了霍邑。

地圖上的戰爭:高祖李淵如何開創大業,劍指長安


霍邑這一仗註定了是一場硬仗,因為鎮守在霍邑的是隋朝的虎牙郎將宋老生,畢竟是鎮守一方的將領,李淵此時也不敢大意,需要商量一個合適的作戰方案。

戰爭剛剛開始的時候,李世民在城池下叫罵:

“你丫的老不死,還不快快出城受死???”

宋老生是個老頭子,看到城池下是個年輕的的小孩子,十分的生氣,上馬掄刀就衝了出去,可是讓他想不到的是,這正是李世民的計策,他就是想要將宋老生引出來,宋老生走出城池便和對面廝殺在了一起,不過這李淵是真聰明,在雙方打得正激烈的時候,大喝一聲:

“宋老生已經被捉了!“

宋老生底下的那些士兵哪能經得起這樣的折騰,聽到了這個消息後,部隊瞬間亂成一團,宋老生眼看著大勢已去,趕緊下令撤軍,宋老生的身後卻仍有李淵在窮追不捨,守城的將士看到李淵策馬奔騰的在追著宋老生,生怕衝進了城池,趕緊從城牆上放了一條繩子下去,宋老生抓著繩子就想往上爬,李淵的一名手下趁機拉住了宋老生,用一把刀將宋老生的腦袋砍了下來。

所謂樹倒猢猻散,一時間霍邑城也被李淵給攻打下來了。

兩戰告捷,將士們的的激情被瞬間激發了,還想繼續前進,李淵趁機將戰線延長到了黃河以東的龍門,在龍門這裡可以看到滾滾而來的黃河水,望著這眼前的黃河水,李淵的心裡五味雜陳,渡過了這裡就能夠看到希望了,可是如何進入長安卻成為了李淵最為關注的問題。

此時,龍門的南面有隋將屈突通在鎮守,李淵如果從龍門直接渡過黃河南下攻取長安,那麼身後的屈突通就成為了最大的威脅,如果和屈突通直接對峙,那麼就將大大延緩了南下直取長安的作戰計劃,這個問題是個讓李淵值得深思的問題。

地圖上的戰爭:高祖李淵如何開創大業,劍指長安


而且,他的手下也在此時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1. 西渡黃河,南下直取長安城

2. 直接拔掉處於河東郡的這顆釘子屈突通

作為這支起義部隊的最高統帥,李淵顯現出了一個統帥的超高素質,他冷靜地分析了一下目前的形式,作出了一份綜合而又具體的作戰計劃:

1. 聯合長安的起義軍孫華

2. 李淵、李世民、李建成鎮守在龍門

3. 令左統軍王長諧、右統軍劉弘基從龍門西渡黃河安營紮寨

李淵的這份作戰計劃很完美,也狠狠的扼制住了屈突通的咽喉,如果李淵真的下令那麼做了,屈突通就成為了甕中之鱉,為了避免這種尷尬,屈突通親自從蒲坂津西渡黃河進攻渡過黃河的王長諧和劉弘基,王長諧和劉弘基剛剛紮營不久,整個作戰部署被瞬間打亂,軍營裡面亂成了一團,幸好李淵之前聯繫的關中義軍首領孫華及時前來支援,逼走了前來攻打營寨的屈突通。

屈突通在黃河岸邊失利,下令燒燬了蒲坂津的黃河渡口,撤軍而去。

地圖上的戰爭:高祖李淵如何開創大業,劍指長安


看到大敗之後的屈突通,李淵下令進攻,可是沒有想到河東城池堅固,根本就不是一時半刻能夠拿下來的,李淵著急了,李世民也著急了,死死的盯著河東城壓根就不是一個辦法。

李淵下令留守一部分人死死盯著河東,自己帶領兩個兒子渡河攻取長安。

李淵萬萬沒有想到剛剛進入長安城的他,竟然引來了眾多百姓的擁戴,甚至有好幾個郡縣接連主動請求投降,李淵開心壞了。讓李世民繞到長安城的北面,而李建成、劉文靜則去鎮守潼關和永豐倉(長安城的重要軍事糧倉)。

如此一來,李淵揮劍直指長安已經是指日可待。

地圖上的戰爭:高祖李淵如何開創大業,劍指長安


進入長安境內的李淵安排好作戰部署之後,將軍隊駐紮在了洛河旁的馮翊郡。

可是這下子屈突通著急了,這樣下去長安必定失守啊,所以下令讓手下鎮守河東城,屈突通則親自直奔潼關渡過黃河解長安之危,令他失望的是,李淵之前下令從龍門西渡黃河早已經將潼關拿下,此時鎮守在潼關的是劉文靜,屈突通構想的戰略規劃是從潼關西渡黃河,穿過藍田,直插長安救援。

地圖上的戰爭:高祖李淵如何開創大業,劍指長安


哪會想到這潼關已經失守了。

無奈之下,屈突通只能下令讓將領桑顯和搶奪潼關,經過一天一夜的大戰,劉文靜顯然不敵桑顯和,看著已經快要失守的潼關,再看看經歷了一整夜交戰的士兵們,桑顯和下令撤軍,休整一番再來強攻潼關,反正劉文靜也支持不了多久。

隋軍的休整反而給劉文靜帶來了喘息之機,劉文靜下令讓一部隊小部隊深夜悄悄渡過了黃河,穿到了桑顯和的後方大營。隋軍駐紮在潼關的後方大營被襲擊,劉文靜抓住了這次機會一擊致命,打敗了桑顯和的部隊,桑顯和在無奈和苦惱之下下令撤軍了。

地圖上的戰爭:高祖李淵如何開創大業,劍指長安


苦苦掙扎的屈突通終於投降了李淵。

長安東面最大的隱患屈突通被順利拿下,李淵這下子對長安發起了最終的攻勢,一時間長安西線的李世民、平陽公主,長安東線的李建成開始迅速向長安城這座最為輝煌的宮殿集結。與此同時,李淵在開始從北線大營緩緩南下,長安城已經變成了李淵唾手可得的美食。

地圖上的戰爭:高祖李淵如何開創大業,劍指長安


僅僅用了14天的時間,長安城被破,李淵順利進入了長安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