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民憂 集眾智 扶貧扶志拔窮根 愛心灶 暖心炕 蒲城民政暖民心

“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各級領導的關心,我們老兩口再也不怕下雨天窯洞灌水漏雨了。這是縣委縣政府給我家蓋的新房子,還有縣民政局給盤了新灶臺和新炕,村裡人都叫“愛心灶、暖心炕”,新門新窗嚴嚴實實,既漂亮又暖和,大冬天再也不怕冷了。住在咱們村裡的扶貧幹部什麼事情都想著我們老兩口,天天過來問寒問暖,關心生活,幫忙幹活。我真不知道怎樣感謝他們……”12月1日,在蒲城縣高陽鎮東加錄村單家山溝溝的農舍前,記者看到縣民政局的幾位扶貧幹部正陪著三位老人拉家常、摘菜、曬太陽,見到記者詢問情況,73歲的老大娘王鳳珍和75歲的老伴唐青海逢人就誇黨的好政策,誇扶貧幹部比親人還親。

解民憂 集眾智 扶貧扶志拔窮根           愛心灶 暖心炕 蒲城民政暖民心

蒲城縣委書記陳振江(中)在東加錄村調研精準扶貧工作

高陽鎮東加錄村位於堯山龍脈帶,是離蒲城縣城最遠的一個山區村子,由“原復升村、單家村、東加錄村”合併而成,全村686戶2601人,2015年被確定為貧困村,與銅川和白水縣接壤。遠遠看去,漫山遍野的柿子樹分外耀眼,枝頭掛滿了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紅燈籠”,與彎曲的山路、梯田間的冬麥、冒著炊煙的老屋相映成趣,在寒冷的冬季裡綻放著自己的精彩,別有一番景緻。成為很多攝影愛好者拍攝鄉村記憶的首選地。

文化牆傳美德 助推美麗鄉村建設

走進村子,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五彩繽紛的文化牆,有的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的用圖文並茂的形式宣傳黨建知識和政策法規、還專門設立了村規民約、村務財務公佈欄,傳播傳統美德的文化牆內容更是別具特色,通過講述著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來使村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提升文明程度,清新文明之風撲面而來。還有寬敞整潔的文化廣場和仿古戲樓也成了東加錄村一道靚麗的風景。村黨支部書記程志平說,蒲城縣民政局很重視我們村的村容村貌和文化建設,先後投資30餘萬元,美化村子兩邊的文化牆近4000平方米。又投資160餘萬元為了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提升幸福感,建設了文化廣場和戲樓。如今,東加錄村的文化牆和文化廣場已經成為一種引領新風尚的潮流,不光是扮靚村容村貌的亮麗風景線,還是群眾學習政策接受美德薰陶的精神食糧。經常引得客人駐足觀看。

村子裡的道路兩邊,有幾位村民正在種植槐樹和柿子樹,用程志平的話說,就是民政局左峰局長几次提出讓他們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遊,依靠產業脫貧攻堅,帶領群眾致富。並且聯繫專業人員指導村子的產業佈局、綠化美化,要求做出統一規劃和可行性分析。鄉村美化就是讓村民四季都能看到不同的景色,提升老百姓的居住幸福感。

解民憂 集眾智 扶貧扶志拔窮根           愛心灶 暖心炕 蒲城民政暖民心

蒲城縣政府副縣長菊峰在東加錄村主持召開扶貧攻堅工作會議

巷道里何雪玲家門口很熱鬧,醃菜、聊天、歡聲笑語拉家常,還有幾個人正在整理修剪過的果樹枝。53歲的何雪玲告訴記者:“這幾年東加錄村變化太大了,村容村貌整潔漂亮,水泥路鋪到家門口,進縣城還有班車。原來由於村子交通不便,自來水不通,只能靠天吃飯。村裡的小夥子都找不到對象,很多人走出去給人家當了上門女婿。現在不一樣了,看到村裡的變化,外村的女子也羨慕我們村。我兒子今年農曆9月16剛辦的喜事,找了個在西安打工做蛋糕的媳婦。”

送溫暖解民憂 讓群眾生活更有幸福感

村民段春愛和兩位嫂子剛給程西奎家孫子20天過喜事幫完忙,又看到扶貧幹部給貧困戶家幹活,並且自掏腰包用水泥打地面,心裡很過意不去。段春愛激動地說:我們雖然不是貧困戶,但是咱們扶貧幹部對貧困戶的好我們群眾都看在眼裡,縣委書記陳振江都到我們村來過五次,深入走訪貧困戶,詳細瞭解脫貧攻堅開展情況,走進貧困戶家中,看望慰問困難群眾,與基層幹部一起召開座談會,為貧困戶謀劃脫貧之策。村民們都很感激。想想我們縣委書記要管多少個村子,操心蒲城縣80多萬群眾的事情。能把東加錄村貧困戶的困難放在心上,幾次探望,你說老百姓怎能不感動。”另外一位嫂子也說到:“還有個包聯我們村的副縣長菊峰,幾乎每星期都來村裡,走村串戶,慰問貧困戶,遇到問題就跟民政局左峰局長現場辦公,現場解決。經常能聽見縣長和局長把我們村裡年齡大的貧困戶叫嬸子、叫叔叔,好像早就成了貧困戶家的親戚,村民們都開玩笑說咱們村有了縣長和局長當親戚。比其他村子幸福多了。

解民憂 集眾智 扶貧扶志拔窮根           愛心灶 暖心炕 蒲城民政暖民心

90歲的佀改紅老人拿到攝影家馬伕10年前給拍的照片很開心

52歲朱秀娥因病致殘,丈夫又是高血壓,大兒子也有皮膚病。小兒子還在上技校。民政局左峰局長每週都會抽出一兩天時間專門看望這家人,瞭解農忙情況,幫忙給聯繫醫生等。談到民政局幫扶,朱秀娥充滿了感動,朱秀娥說:左局長真是個大好人,大善人,時刻把我們家庭的困難放在心上,為蘇州打工的大兒子找醫生,自己還貼了600多元,還給我二兒子暑假回來在民生苑勤工儉學安排了個臨時工,讓孩子找到了自身價值,學會了做人的道理,減少了家庭負擔。

在唐麥竹家中,左峰局長和老人拉起了家常,問起了孫子近期的情況。看到民政幹部來家裡,72歲的唐花肖老大娘激動地拉著民政局駐村幹部莉莉的手不放,大娘說陳菲菲和莉莉就是我的親閨女,整天幫我幹活、做飯,每天都要看我,操心我……

在東加錄村,每到一處都能感受到黨的扶貧政策帶來的變化,聚眾人的智慧,群策群力,蒲城民政局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走在前面,幹在實處。激發每個人每一份力量,從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就業扶貧等多維度全方位推進扶貧工作,發揮優勢,起到了引領示範作用。

知黨恩聚民心 扶貧扶志凝聚攻堅新合力

舉縣一致,同心同向,蒲城縣民政局把群眾的滿意度和讓老百姓得實惠作為考核幹部的標準。在脫貧攻堅中開展各種形式的“幫、帶、扶、助”活動,充分發揮村上的人才資源優勢,讓能人、勤人、熱心人發揮作用。駐村幹部自覺主動承擔扶貧、扶志、扶智功能,全方位地為貧困戶辦實事、做好事、解難題。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認真分析致貧原因,因地制宜量身定製拿出可行的脫貧方案等。把黨的政策和溫暖不折不扣地傳遞到群眾之中。通過不懈努力,使不少的貧困戶生活有了較大的改變,群眾對脫貧有了新的期望,找到了致富的新路子。

解民憂 集眾智 扶貧扶志拔窮根           愛心灶 暖心炕 蒲城民政暖民心

蒲城縣民政局長左峰在東加錄村王玉肖家裡走訪,瞭解產業扶貧情況。

6月27日,高陽鎮東加錄村文化廣場上,幾百群眾自發地扭起了幸福大秧歌,來歌頌黨的好政策,歌頌家鄉的變化。現場載歌載舞,歡樂吉祥,吸引了幾千人在圍觀。群眾還自發組織了舞獅和社火表演。到了傍晚,夏收剛過的金色黃昏,張燈結綵,人頭攢動,群眾的參與熱情蓋過了天氣的熱度。由蒲城縣民政局和高陽鎮聯合舉辦的“知黨恩、頌黨情、精準扶貧共奔小康”主題文藝活動在新落成的村文化大舞臺上隆重舉行。民政局、高陽鎮及相關部門和東加錄村幹部群眾共計5000餘人歡聚一堂。

這次活動是縣民政局、高陽鎮和東加錄村共同紀念建黨96週年的慶祝會,是密切幹群關係的聯誼會,是基層黨建和扶貧攻堅的促進會,也是送文化下鄉的落實會。活動現場對評選出的好媳婦、好婆婆、致富能手、優秀黨員和優秀幫扶工作者進行了表彰獎勵;部分致富帶頭人、幫扶幹部、脫貧對象和貧困群眾代表作了發言;觀看了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秦腔名家李小鋒等和蒲城縣青年藝術團精心編排的文藝節目,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喜聞樂見,有效激發了黨員幹部愛黨頌黨的熱情,凝聚了兩級三地扶貧攻堅的合力,鼓起了群眾發展致富的勁頭,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此次活動之前,蒲城縣民政局還組織局機關和東加錄村黨員幹部共同前往銅川印臺區紅土鎮惠家溝村學習感懷郭秀明先進事蹟,為援助援助推進東加錄村美麗鄉村建設取經傳寶。

產業扶貧增收 美麗鄉村應有更大作為

東加錄村有耕地面積6193畝,全村共有精準扶貧戶128戶、391人,其中已經脫貧的69戶、247人。2016年以來,在高陽鎮黨委政府的關懷下,在扶貧包聯部門縣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為了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幸福指數,改善居住環境,響應美麗鄉村建設號召,支持新農村建設做了很多工作。投資52萬元改造了原村委會的辦公設施和環境;硬化了道路小廣場、規劃了停車位;投資27萬元安裝太陽能路燈,方便了村民出行;還修通了12.9公里的通村路;投資58萬元完成了一至三組村邊一期改造1300米,村上計劃二期再投入150餘萬元,改造2500米巷道及全村村道排水工程。

解民憂 集眾智 扶貧扶志拔窮根           愛心灶 暖心炕 蒲城民政暖民心

縣民政局幹部陪著幾位貧困戶老人家拉家常和擇菜,噓寒問暖,關心老人安全過冬

由於現在發展農業投資太大,種地基本上不掙錢。所以產業扶貧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重點突破方向。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鎮上的光伏扶貧帶動了94戶貧困戶,每戶一年能分到3000元,村級光伏扶貧還帶動了25戶貧困戶,每戶年收入2400元。高陽鎮黨委書記劉少華說:在脫貧攻堅中,村上還重點發揮黨員幹部的帶頭作用,青年黨員利用山地發展林下散養雞產業,帶動10戶貧困戶脫貧致富。

在村子採訪時,正好遇見縣民政局局長左峰帶領攝影專家馬伕老師實地考察發展鄉村旅遊規劃。馬伕老師談到,東加錄村雖然離城有點遠,但是很有特色,也具備發展鄉村旅遊產業的基本條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充分挖掘資源潛力,把青山綠水變成造福老百姓的金山銀山。新時代,旅遊業覆蓋面很廣,能拉動很多產業增收,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與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幸福產業。外地的很多旅遊扶貧惠民模式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左峰局長說:東加錄村的幹部有朝氣、有思想、有信心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民政局給提供了花椒苗、柿子苗正在優化種植產業,在完善基礎設施、發展經濟林的過程中,張毅峰縣長非常重視,第一時間協調支持。東加錄村群眾給予我們的肯定太多了,但我們做的遠遠不夠。美麗鄉村建設應有更大作為。認真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領會其深刻的內涵,在脫貧攻堅的路上,我們幹部首先要率先垂範,增強責任意識,做好模範帶頭作用。破解脫貧的難點和焦點,激發農村經濟的內生動力,真正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接受紅色洗禮 砥礪奮進重溫不忘初心

11月22日,蒲城縣民政局組織包聯的東加錄村幫扶戶、脫貧戶、老黨員、老幹部、產業帶頭人五方代表,在第一書記陳菲菲和村黨支部書記程志平的帶領下走進革命聖地—延安,切身感受紅色革命精神,緬懷革命歷史。

解民憂 集眾智 扶貧扶志拔窮根           愛心灶 暖心炕 蒲城民政暖民心

縣民政府駐村幹部幫扶劉秀軍夫婦從地理拉玉米杆,拉回來喂牛

代表們集體重溫了入黨誓詞,觀看了首部大型紅色歷史舞臺劇《延安保育院》。在延安革命紀念館、棗園,一張張感人的老照片,一件件陳舊的擺設,喚起了一些年老代表們深藏的回憶,曾經熱火朝天的景象似乎就在眼前。回顧歷史,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裡孕育了偉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我們都要堅持和弘揚延安精神。在梁家河,聽老人們講著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這裡生活的故事,當年留下的自強不息、服務為民的足跡,激勵我們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通過參觀學習,進一步加強了幹部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別是對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進行了一次思想的昇華,為更好的推進東加錄村美麗鄉村建設以及決勝全面小康社會汲取了榜樣力量。

記錄幸福生活 感動就在一瞬間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投身脫貧攻堅的偉大事業,只有將幫扶工作融入思想與生活之中,傾注真情,多年以後,此時的種種經歷將會成為一件件能夠訴說的故事。

駐村第一書記陳菲菲告訴記者,在東加錄村,有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每一次我們去的時候,他們都會圍在我們身邊,訴說著心裡的話,怎麼說也說不完,有時候說著說著眼淚都下來了。而這些人不是因為生活的不如意,而是沒有寄託、沒有陪伴,情感的缺失令她們幾度哽咽。每次去的時候,她們都會拿出辛勤收穫的各種吃的給我們,離開時,一個擁抱或許是對她們最大的安慰。很多時候,幫扶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幫助,更多的是精神的慰藉和支持,陪陪老人曬曬太陽、說說話也是一種美好。十年前的時候,有位攝影師為村裡的老人拍攝了幾張照片,今天,老人九十多歲了,我們帶著這些照片又來到了這個地方,依然熟悉的那杆菸袋鍋子。老人看起來精神很好,就是耳朵有點聽不清了,我們在的時候,嘴裡總說著“咋不喝些水呢”,還不停的比劃著九十多了,耳朵不好使了。我們給老人拍了些照片,留下此刻珍貴的片段。大夥圍著老人,聽他說著十年前的事情,希望在下一個十年,依然在抽著那杆菸袋鍋子。

東加錄村60歲以上的老人有488位,著名攝影家馬伕老師已經連續在村子裡住了一段時間了,他有一個願望就是為村子裡60歲以上的老人記錄生活中最幸福的時刻,或者最美的笑臉。這個願望得到了左峰局長的讚許和支持,兩人一拍即合,把這種幸福故事記錄行動作為和群眾心貼心的“送溫暖 與愛心同行”的一件大事上心。在實施計劃的過程中,贏得了全村老百姓的點贊和掌聲。

有時候感動就在一瞬間,心近了才能感受到對方的溫度,雖然已經進入冬季,而東加錄村卻一直與溫暖同行。民政局的愛心灶、暖心炕、記錄幸福時刻,以及打造文化自信、服務精神脫貧、聚力產業脫貧、與群眾心連心的暖心行動,正在講述著脫貧攻堅的生動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