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悲催的職業經理人,鞭屍前老闆,又被新老闆冤殺

春秋時期,諸侯爭霸,一時多少豪傑。

在諸侯國的各位老闆互相競爭,互相吞併,互相攻伐,互相毀滅中,有一個職業經理人異常的耀眼,此人正是伍子胥。

關於伍子胥,流傳最廣的是他一夜白頭的故事,因為遭人陷害,本為楚國大臣之子的伍子胥攜楚太子逃奔他國,二人逃到了離昭關六十里路的一座小山下,出了昭關便是直通吳國的水路了,但是韶關被右司馬遠越領兵把守,很難過去。

幸好扁鵲的弟子東皋公同情伍子胥的冤屈與遭遇,收留了他,好心招待,滯留七日,仍然無法過關,伍子胥度日如年。他寢不能寐,翻來覆去,臥而復起,繞屋而轉,捱到天亮。東皋公一見他,驚奇的發現他頭髮全白了,伍子胥一照鏡子,果然全白了頭。皋公反而大笑道“幾日前,我想請我的朋友皇甫訥冒充你,你可以矇混過關。現在你頭髮白了,別人也認不出你來,更容易過關了”。

古代最悲催的職業經理人,鞭屍前老闆,又被新老闆冤殺

伍子胥劇照

當天,皋公把皇甫訥扮成伍子胥模樣,而伍子胥和公子勝裝扮成僕人,四人到了昭關。守關吏看見皇甫訥,以為是伍子胥,緝拿了他。伍子胥二人趁亂過了昭關。一夜白頭本身是一個誇張的詞語,自古發愁的人多了,但是頭髮怎麼可能一夜之間變白,所以這是一種誇張,也是用來形容別人或者自己愁苦的誇張詞語。

問題是看了伍子胥此人的所作所為,我以為,一夜白頭並非不可能,放在伍子胥身上完全可能是真實的事件。

伍子胥的性格非常爆裂,縱觀古今也難有幾人與之匹敵。

楚平王繼位之後,伍子胥之父伍奢擔任太傅,太傅本是太子的老師,但是楚平王聽信少師費無忌的讒言,殺了伍奢及其大兒子,伍子胥從楚國逃到吳國,成為吳王闔閭重臣。在伍子胥和孫武的協助下,吳國整頓兵馬,軍事實力大大加強。

公元前516年,楚平王病死,楚昭王即位,吳國趁機襲擊楚國。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升伍子胥為副將,輔佐主將繼續進攻楚國。在伍子胥仇恨之火的焚燒下,吳國連戰連勝,將楚國打得一敗塗地,最後楚昭王也逃走。楚軍敗亡,伍子胥心裡的怒火仍然無法熄滅。

伍子胥咬牙切齒地痛恨著楚平王,他迫不及待的想替父兄報仇,可是楚平王已死,於是他請求闔閭讓他去刨楚平王的墳。伍子胥得知楚平王的墳修在東門外的寥臺湖,就帶著士兵上湖邊去找。剛好來了個老頭兒,對伍子胥說:“昏王知道自己仇人多,害怕將來有人報復他,做了好幾個空墳。他又怕做墳的石工洩漏機密,所以在完工之後,把石工全殺了。我碰巧逃走留下一條活命。今兒個將軍替父兄報仇,我也正想要替被害的夥伴們報仇吶。”

古代最悲催的職業經理人,鞭屍前老闆,又被新老闆冤殺

伍子胥鞭屍

挖出棺材一看,楚平王的屍首是用水銀製過的,沒有腐爛。伍子胥怒氣沖天,拉出屍首,抄起鋼鞭,打了幾百下,打得骨頭也折了。然後把鋼鞭戳進楚平王的眼眶裡,說:“你生前有眼無珠,看不清誰是忠臣,誰是奸賊。你聽信小人的話,殺害忠良。今天你再死在我手裡,也不解我的恨。”他把屍首的腦袋砍了下來。

對於《史記》中的記載,伍子胥抽了楚平王的屍體三百鞭子,一些學者持有懷疑態度,認為掘墓鞭屍是一種大逆不道的行為,甚至會引起罵名,伍子胥一個大人物,沒有理由輕易做出這件事。

但是所有懷疑這件事情虛假的人要明白,當伍子胥的父兄被楚王殺死的時候,楚平王對於伍子胥而言只是仇人,而不是君主,伍子胥進入吳國陣營也表明伍子胥和楚王從君臣已經變成死敵,所以哪來的什麼大逆不道,況且對於一個昏王而言,是他罪有應得。即使鞭屍的行為有點出格,但是伍子胥是一個極度情緒化的人,一個可以焦急的一夜白頭的人,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和憤怒的!所以,伍子胥鞭屍絕對不是空穴來風,而是確有其事。

對於楚平王的懲罰其實沒有什麼實在意義,因為人已經死了,而且自己的父兄也不會復活,所以伍子胥的行為純屬洩憤。

本來,恩怨情仇到此似乎該結束了,但是,伍子胥出格的人生還沒有結束。

吳國依靠伍子胥等人的輔佐,西破強楚、北敗徐、魯、齊,成為諸侯一霸,而且降服了越國。正所謂斬草除根,伍子胥曾多次勸諫吳王夫差殺掉越王勾踐,但是夫差已經被迷惑,不聽勸誡。只想著首先攻打齊國,佔領中原,伍子胥再度勸諫夫差先滅越國,遭到拒絕。更可悲的是,吳王夫差聽信太宰伯嚭讒言,說伍子胥謀反,令其自殺。伍子胥怒髮衝冠,自殺前他對門客說:“哪怕命喪黃泉,我也要目睹吳國的覆滅,解我心頭之恨... ...”聽到此話,吳王夫差十分憤怒,在五月初五把伍子胥的屍首用鴟夷革裹著拋棄於錢塘江中。

古代最悲催的職業經理人,鞭屍前老闆,又被新老闆冤殺

後來,吳國被越王勾踐偷襲所滅,夫差羞於在陰間見到伍子胥,用白布矇住雙眼後才自盡身亡。

愛恨情仇本屬人之常情,但是在伍子胥的世界裡,是暴怒,是神經質,是血淋淋的肉體懲罰,用最惡毒的手段懲罰別人,也不惜用自己的鮮血淋淋來報復仇人。真可謂快意恩仇。

不同的是,同樣是冤屈,前一次是別人的身體七零八落,後一次是自己的屍體四分五裂,對肉體的糟踐成了他行事的最終結局。真有“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氣魄。

但是,聰明一世的伍子胥其實可以沒必要把人生活的如此鮮血淋淋,和昏君相處的最好辦法,不是報復他,也不是被他殘害,以伍子胥的聰明才智,當你發現自己的老闆是蠢貨的時候,最好的辦法,不是鞭屍,而是趁早遠離他,越遠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