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的和尚——方丈給你公平公正

昨天寫了一篇關於宋純仁施粥的故事,又聯想到一個關於分粥的故事,大意是一個破廟裡住著七個和尚,每到吃飯的時候粥分的都不甚均勻,負責分粥的和尚一般都是給自己多分一點。

寺裡的方丈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決定建立一個制度來解決分粥不均的問題。

暴走的和尚——方丈給你公平公正

測試方案一:和尚們輪流主持分粥

大家發現負責分粥的和尚總是分的比其他人又多又稠,換一個和尚分結果是一樣的。

暴走的和尚——方丈給你公平公正

我有功勞要多吃點

啟示:權力產生腐敗

測試方案二:選一位道德高尚的和尚來分粥

剛開始這個位和尚分的還比較公平、合理,時間長了大家發現變成了方案一的結果,粥仍然不均。

暴走的和尚——方丈給你公平公正

請相信我,我道德高尚

啟示:絕對的無監督的權力使人腐化,道德在誘惑下並不靠譜

測試方案三:成立“分粥監督委員會”

這時粥分的相對來說公平了,但用餐的時間被大大的拉長,因為分粥後委員會要監督每一份的份量,並對認為不公平的情況提出抗議,分粥的和尚經常與委員會產生衝突。

暴走的和尚——方丈給你公平公正

你們是不是給自己又多分了?

啟示:權力分散產生內耗

測試方案四:每位和尚輪流分粥,但分粥的和尚要最後一個才能領粥

結果粥分的出奇的均勻,並且還省掉了監督委員會的監督,用餐時間也迴歸到了正常。因為分粥人分的不均,最少的那個就是自己的了。

暴走的和尚——方丈給你公平公正

啟示:好的制度能節省大量成本,做到對利益分配的相對公平,提高效率;沒有完美的人,只有相對完美的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