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北京名人故居1:郭沫若故居


尋訪北京名人故居1:郭沫若故居

郭沫若的一生涉獵多個領域,他身披文學家、詩人、劇作家等近十個名譽稱號,尤其在新詩的發展上貢獻卓越。這位大文豪一生中最後十五年就是在這所什剎海前海西岸的宅子裡度過的。

尋訪北京名人故居1:郭沫若故居

郭沫若故居是不是曾是恭親王的馬廄

郭沫若故居是郭沫若生前在北京居住過的地方。北京的郭沫若故居,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前海西街18號,瀕臨什剎海和北海公園靜心齋,佔地面積7000平方米。住在這裡的郭沫若先生是四川樂山人,是著名的文學家、詩人、劇作家、翻譯家和社會活動家。

郭沫若故居原本是恭親王的馬廄,以前,是北京城的大戶人家專門為養馬設計的安置場所,百姓稱之為“馬號”。根據主人家的等級爵位的不同,馬廄的建築規模也有所不同。

後來隨著交通運輸行業的日漸發展,機動車代替了舊式的馬車,所以這些大戶人家的馬廄大多改為宅院。

恭親王府的馬廄就位於前海西街18號、千竿衚衕3號、三座橋衚衕21號,佔地面積很大。民國初年,社會動盪不安,許多王朝後人都把府邸賣出補貼家用,恭親王府也不例外。恭親王的後人把馬廄賣給了北京達仁堂“樂家老鋪”,樂家為方便自己使用,就把馬廄改造為房舍的模樣,後經多次易主,於1963年由郭沫若先生居住,在1978年郭沫若先生去世後,把這裡改為紀念館。現在我們看到的郭沫若故居其實只是恭親王府馬廄的其中一部分。

根據檔案記載,這個戒備森嚴的恭王府馬廄曾經還發生了一次大火。本來這裡就堆放大量草料,應當是防火的重點區域,但由於馬伕取草時沒有遵守規矩,導致馬廄失火。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館藏文件記載:“本月二十六日午後八時餘,地安門外什剎海西河沿恭王府馬圈內不戒於火,本隊聞警當即齊隊馳往,到場時火勢方熾遂督飭長兵奮力撲救,歷一時餘,火勢熄滅,僅燒房屋五間,並未延及他處。”

所幸救火及時,才有了後來的郭沫若故居。在這個曾經身為馬廄的宅子裡,郭沫若度過了他一生中的最後十五年。

尋訪北京名人故居1:郭沫若故居

郭沫若故居里流傳下來的木匣為何叫“滄海遺粟”

在郭沫若故居四合院西廂房有一隻珍貴的木匣,是一個樣式簡單、沒有油漆的日式木匣,表面由於老化作用,已經變成棕灰色,上面用楷體題著四個字“滄海遺粟”。

這個看似毫不起眼的木匣裡放著包括《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銅銘文研究》《兩週金文辭大系》《金文叢書》《卜辭通纂》《兩週金文辭大系圖錄》《兩週金文字大系考釋》等甲骨金文著述手稿,是郭沫若在日本時的學術研究成果。

要寫出這些著作並不簡單,為了保證文獻的可靠真實性,他費盡千辛萬苦尋找第一手資料,即從未被加工編撰過的、可以充分解釋甲骨文和金文的資料,在艱苦的條件下,他艱難地完成了這些甲骨金文研究著作。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郭沫若秘密回國,為了逃避日本憲兵的注視,他離開時只帶了一隻隨身的鋼筆,大量珍貴的手稿就留在了日本,存放在這隻木匣裡。

直到1957年春,這隻存放手稿的木匣才被郭沫若的友人送回中國。這些珍貴的手稿能完好無損地保留下來,安娜功不可沒,當時日本官員及國民黨政府出高價要收購這些手稿,安娜即使在窮困潦倒幾乎活不下去的日子,她都沒有同意。1947年,安娜到中國後,周恩來親自接見了她,她把少部分重要手稿交給了周恩來,周總理問她是否需要酬金,安娜搖搖頭說:“不要,這是無法用金錢計算的。這些事我從未對外國記者透露過。”

後來,剩下的手稿經郭沫若友人之手全部回到中國,這些珍貴的手稿得以存留,郭沫若為此感慨良多,大筆一揮,題下“滄海遺粟”四個大字,意寓從“滄海”中尋回的“遺粟”,是失而復得的珍寶,並在旁邊寫下幾行小字記述了木匣尋回的經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