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文化,彝族豪婚俗的画卷,有着怎样的民族文化风采?

中国民俗文化,彝族豪婚俗的画卷,有着怎样的民族文化风采?

彝族先民进入威宁的历史很早,最迟可以追溯到两汉时期,多数从云南迁徙而来,自称“喽素”“聂素铺”,在彝族内部,又有若干支系。威宁彝族人口约11万,分布在全县各个乡镇,聚居于凉山半凉山地区龙场、黑石、观风海、大街、雪山、龙街、盐仓、新发、板底等乡镇。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与婚嫁礼仪息息相关的酒礼歌舞。

中国民俗文化,彝族豪婚俗的画卷,有着怎样的民族文化风采?

“酒礼舞”彝语称“阿卖肯”“阿说肯”“曲姐”“曲昨”等,属婚嫁礼仪过程中边歌边舞的集体活动。整个“酒礼舞”的起始和终末都服务于彝族婚嫁礼仪的过程。“酒礼舞”因支系和地域不同,舞蹈的基本动作不同,表演风格迥异,曲调、唱词也不一样,人数不等。酒礼舞至今流传于成宁彝族村寨如板底村、兴发乡的俄嘎村、云贵乡的马街村。马街村岩脚、青山、石水三个组的“酒礼舞”被称为“扯嘎摸朵”“扯”意为“总管”“摸”意为老人,“朵”即起,“扯嘎摸朵”“总管老人起来”之意。

中国民俗文化,彝族豪婚俗的画卷,有着怎样的民族文化风采?

嫁娶时都有此礼仪,“扯嘎”是婚嫁礼仪时设于室外的火堆周围,此舞从扯嘎老人面前开始,由扯嘎老人打起火把带九个男士手牵手地从厨房出来,边走边唱边跳舞边学娃娃哭喊。九个男士中,第一个手持火把,意为烧火者,第二个手提猪脚,意为屠夫,第三个的头帕里插一木勺,第四个头顶高脚饭簸(用簸竹编成),此二人指做饭人,第五个背着一个假孩(用披毡裹成),意指妇女,第九个提猪尿包,意为厨师,其余三个人空手,意为帮忙人,领头和结尾者各持一块手帕,列为半圆,手牵手,肩并肩,由一人领唱领舞,开始时在“啊喘呀啊嘴也……啊啃呀啊啃也……”的歌声中起舞。

中国民俗文化,彝族豪婚俗的画卷,有着怎样的民族文化风采?

动作以踏步、跷脚、转身为主,先两脚双跳落地面为一拍,第二拍左脚向右踢一下,第三拍变为右脚向左踢一下,第四拍与第一拍相同,反复进行,边歌边舞,在堂屋唱,舞毕后,依次到其他客人住处唱、舞,直至走完所有客人住处而结束。舞蹈以刚劲有力的动作、热情洋溢的精神慰问所有前来贺喜的客人。歌词中告知客人,我家这场婚礼是杀猪招待贵客,问客人们吃饱没有、喝足没有,与客人们的笑声、欢呼声融为一体,热闹非凡,通宵达旦,彻夜不眠。

中国民俗文化,彝族豪婚俗的画卷,有着怎样的民族文化风采?

板底一带的“酒礼舞”称为“阿卖肯”,意为“出嫁歌”。音乐忧愁悲伤,以妇女为主舞蹈。原来由九支曲子组合、领唱,领头和结尾者各持一块毛巾,互相牵手,凡会唱者均可参加,新娘也可参与其中,人少就排成弧形,人多则列成几排,每排的头尾二人,手持毛巾领唱和指挥动作和谐,由一字形变成圆形,全体两膝下蹲三十度左右,向左或向右,全体舞伴统一方向缓慢地摇动,两头的两个人手持毛巾向外或向内甩手九十度,如此反复扭动腰肢,边歌边舞,直到发亲为止。

中国民俗文化,彝族豪婚俗的画卷,有着怎样的民族文化风采?

板底一带的酒礼舞伴随着婚礼“初楚猴”“克伍克左”“鲁过朴”“许古”“妻多”等各项礼仪。歌词内容十分广泛,统称为“出嫁歌”,有表现梳妆打扮的,有表现姑娘与父母难舍难分的,有训世的,有唱述养育之恩的,有表现劳动生产的,有盘问歌等。俄嘎彝族的酒礼舞,以妇女为主舞蹈。“酒礼舞”称为“曲姐”,音乐欢快跳跃,由五首旋律不同的曲子组成。每个舞蹈者手持一块毛巾,舞伴有时可以牵手,也可不牵手,随着舞姿动作变化,基本动作以腰和头部左右摇摆为主。脚以普通踏步为主,手舞足蹈,动作随时变化,音乐弦律较大,节奏性强,给观者轻松愉快的亲身感受。

中国民俗文化,彝族豪婚俗的画卷,有着怎样的民族文化风采?

威宁彝族“酒礼舞”的传承比较松散,以老艺人的言传身授为主要的传承方式。但它历史悠久,产生于“代措芍嘎”(云南境,详址无考),其形式、内容丰富多彩,与婚嫁礼仪相互协调,哺育着彝家人一代又一代的美好心灵。有一首酒礼歌唱道:“今晚酒礼的歌场,像个什么样?今晚酒礼的歌场,像平整的绿毯。今晚酒礼舞的帕子像个什么样?今晚酒礼舞的帕子像白鹤展翅飞翔。今晚酒礼歌的声音像个什么样?今晚酒礼的歌声像蝉儿叫得响亮。”这是彝家酒礼歌舞升平的真实写照,闪烁着彝族人智慧的结晶。

中国民俗文化,彝族豪婚俗的画卷,有着怎样的民族文化风采?

三种不同风格的“酒礼舞”,歌词内容十分广泛,是彝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涉及彝族的婚嫁习俗、礼仪,具有民族学、民俗学研究的特殊价值,也是研究彝族民间音乐、舞蹈发展的重要素材,是艺术创作的源泉。20世纪80年代末,威宁文化工作者在酒礼舞的基础上结合打亲敬酒、背新娘等婚俗,创作了“阿买啃”“扯嘎摸朵”等舞蹈,登上了省、地艺术舞台,多次比赛获奖。20世纪90年代,“酒礼舞”被进一步加工,成为毕节地区出访国外的主要节目。2005年,“酒礼舞”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