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户部巷有什么必吃美食?

夏奎星


武汉的知名,一个源于武大的樱花,另外就是专吃早餐的户部巷。

在户部巷,体验一次超级有仪式感的早餐

户部巷长仅150米,宽3米,被誉为“汉味小吃第一巷”,其繁华的早点摊群数十年经久不衰,是一处由名街名楼名景名江环绕而成的美食天堂。清代因毗邻户部衙门而得名。

以“小吃”闻名的户部巷于明代形成,有400多年的历史,是武汉最有名的“早点一条巷”,民间有“早尝户部巷,宵夜吉庆街”之说。

作为一个正宗的北方人,对于户部巷的很多早点是叫不上名字的。在《蔡澜旅行食记》中,有幸听吃货行家普及了些小食名字和做法,刚好可以回答您的问题。

汤包

汤包蒸起,打开,笼底用针松叶子铺着,皮薄,里面充满汤,和靖江的汤包可以较量。

鱼汤粉

把小鲫鱼用大锅熬数小时,连骨头都化掉,再加上生米粉起糊,撒上黑胡椒粉去腥。软绵绵的细米粉用滚水一灼,入碗,浇上熬好的鱼汤、葱花和辣萝卜。上桌后把油条揪成一小截一小截,浸泡在糊汤里,冬天吃也会冒汗。

馄饨

馄饨本以武昌鱼为原料,纯鱼,不用猪肉,包得比普通馄饨大两倍,无刺无腥,比猪肉细嫩。当今武昌鱼贵,改用鳊鱼制作。

枯豆丝

枯豆丝是用大米和绿豆馅浆做的湖主食,可做汤豆丝、干豆丝和炒豆丝等,炒时分为软炒和枯炒。枯炒,主要是多油煎烙,制后放凉,等它“枯脆”。另起小锅,将牛肉、猪肉和菇菌类用麻油炒热,浇在枯丝上面。据说青龙巷建建枯豆丝也很出名。

热干面

热干面,就是把面渌熟后加芝麻酱的吃法。湖南和湖北的干面下很少的碱水,面本身不弹牙。一方人吃一方菜,当地人极为赞赏,就如广东人赞赏云吞面一样。

豆腐脑

豆腐脑则是有甜有咸的,通常只叫一种,但武汉人是又吃甜的,又吃咸的,两种一块叫来吃才过瘾。

甜豆花

咸豆花

这一顿早饭吃完,要想尝遍花样,得是名副其实的大胃王了。作为一枚想减肥的吃货,不妨住在户部巷旁边,每天早上尝两三样,慢慢体验这场有仪式感的早餐之旅。


慢吞吞的小鱼


2013年,初至户部巷,蔡澜先生曾评价武汉:“处处的早餐文化,因生活优裕而处于消失之中,武汉的街头巷尾还在卖,我将之冠上‘早餐之都’”。

所以,这次蔡澜先生来武汉的行程中,早早就确定了重游户部巷的安排,他喜欢这里。

2017年4月22日早上,蔡澜先生再次探访户部巷,这里又会是一副怎样的光景呢?请看小编的独家陪同——

食神走在过早一条街

早上八点左右,天气晴朗、阳光清亮,这个时节的武汉昼夜温差还较大。

各色小吃的档口已经开始营业,早点的味道在空气中弥漫,人们从香气中醒来了。

八点四十分,蔡澜先生一行乘车到达,只为了江城这顿美味早餐。

相遇之时,只见他一身新古典中式服装,拄着拐杖,精神矍铄。姬图米领队陪同他从户部巷门口开始,开逛美食街。

蔡澜先生的两个助手,随即开始了在两个直播平台上的直播。他邀请了韩大等两位忘年交,一起逛街,众人欣喜。

一行人缓缓前行,蔡先生边走边解说,热干面、蛋酒、豆皮、面窝、牛肉粉、欢喜坨、米粑粑、糯米鸡、油香……

对于这么丰盛的品类与热闹氛围,他连连叹道:“这不得了啊不得了!”

在与这些武汉传统小吃相遇时,他都会停下来直播摊主的美食制作过程。

瞧,这位可爱的老先生,先在豆皮摊停了下来,看金黄色的豆皮正在制作。

接着,又走到卤猪脚摊,肉香扑鼻,他可是爱极了肉食。

慢慢地,继续往前走,耳边仿佛响起舒淇讲述香港老街老店的曼妙声线。

我们穿过如海的人潮,步行到户部巷出口,牌坊有一副对联,蔡先生用拐杖指着对联慢念道“小食得大道人说此乃好吃佬福地;陋巷换新颜我敬他为创业者洞天。”

上世纪70年代,户部巷只是一条150米的陋巷,有人在巷中做早点养家糊口,从而有了石婆婆热干面、陈氏红油牛肉面等众多名小吃。后来,随着政府的规划与市场的作用,以及靠近长江与黄鹤楼的地理位置,逐渐游人如织,成为了汉味小吃外来游客的第一巷。

在巷子口驻足片刻后,再回走,沿街浏览另一侧店家。

老照片。2013年,蔡先生在小店前。

2017年,蔡先生再次合影。

在一家名为滚烫伤心鸭血小店时,蔡先生停了下来。这家店临街处有一个古铜色的馄饨大锅,锅内热汤滚滚,白气直冒。蔡先生四年前来过这里,拍了一张网络广为流传的照片。

他笑着问店家,“不知你还认识我吗?我可是认识你哦!”店家是一个五十岁上下的中年男子,他忙说:“记得呢!您是上次的那位老先生。”在众人的强烈要求下,蔡先生又和这口大锅合影了。

此情此景,那种感觉恰似《一代宗师》的词句:人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写到这里,想到蔡先生有句话,令人击节,他说:“旅行不是看风景,而是看别人的生活,再把自己这一生过得更丰富”。

他的人生,就是一路走走停停,吃美食享生活,以美食来滋养生命。

传承老味道的蔡明玮热干面

我们来到事先约好的蔡明玮热干面馆,“蔡明纬”品牌负责人程凡亲自前来迎接。

蔡澜先生一行六人直上二楼,室内敞亮,桌椅干净,喧嚣全无。坐定后,店家为客人们呈上几种口味的热干面。

姬图米讲述了选择蔡明纬的缘由: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由于蔡林记脱离了蔡家的掌控,几经沉浮与转手,原来技术力量逐渐散失。

到九十年代中期,热干面发明人、蔡林记创始人蔡明纬长子蔡汉文,不甘于热干面味道就此沦落,凡二十余年,以免费收徒、无条件向社会公布家族热干面秘方的方式,以一人之力力挽热干面之颓势。

在他传授配方与授徒中:常青麦香园热干面、曾麻子热干面和蔡明纬热干面馆,这三家在得到蔡家技术之后,五六年已开店逾千家,全面提高了热干面的出品质量与美誉。

姬图米向蔡澜先生介绍,热干面的灵魂就在于芝麻酱。最好的热干面芝麻酱,应该是石磨的低温芝麻酱,没有经过机器高速研磨的高温,芝麻的香味得以保留,再加上水代法小磨香油的调制(按4:6比例),使得香味绵长绕梁三日。

另外,加上胡萝卜丁的天然玫瑰香、复合特制酿造酱油与味精的多层次的咸鲜、绵白糖的回甜与调和、以及胡椒的提香与撩拨等等,都在芝麻的香和细腻的口感中达到了一种平衡。这种平衡就是传统热干面追求的最高境界,一旦尝到,人就会马上记住,一辈子都难以忘怀!

蔡澜先生听着,没停下筷子,一下就把他那碗热干面吃完了。吃完后,他连声赞道:好吃!不错,是蛮香的。

华美汤包:蔡生评价为最好吃的汤包之一

吃完面后,一个服务员将一笼汤包放在桌上,揭开笼盖,原来是一笼五彩缤纷的汤包,煞是夺目!眼见众人惊叹、忙着拍照之余,老姬介绍,这是华美汤包,大家尝尝看。

吃完后,众人问蔡先生口感如何,他简单答:“还不错。”

片片主动向蔡先生提及:“是不是觉得笼内没有垫松针?我第一次吃华美汤包时,也问老程为什么没有垫松针?”蔡先生点点头。

交谈间,一个穿红色短袖衫的中年男子来了,安静的坐在旁边桌上,他就是程华山。

姬图米介绍:“程总童年就有个汤包梦。他吃过四季美的汤包后,决心以后要做世上最好吃的汤包。后来,他辞职下海,开起了华美汤包店。”

华美汤包用各色蔬菜汁液,做成彩色汤包皮,在国内当属首创。其汤包鲜而不腻,皮薄汁多,实属上品。

更要人叫绝的,蔡先生身边的韩大轻夹一个汤包至半空,周围的女眷纷纷躲避,唯有蔡先生没动。韩大筷子松开,让汤包自由落体至笼内,两次都毫发无损。众人惊呆。

对此,程华山却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我想起片片讲过的段子,“老程这人,别人讲他汤包的好处,他一声不吭。讲不好处,还真的难以挑出。”这人的确有趣!

正思考间,片片跳出来道:“老程啊,蔡先生与我的问题是一样的,要你继续增加松针。”

程华山解释说:“之前是用松针的。一个是松针编成垫子,这样的手艺很难找了;另一个是客人时常将抽完烟的烟头放在里面,导致松针毁了,无法回收。”

蔡先生听闻:“要是想回收,那就不要弄了。而且,松针确实很麻烦,要先处理,煮、上油、晒干。但就是要做到,人家没有,你有,你才是最厉害的!”

姬图米道:“是的!目前武汉乃至全国市场上,论技术标准,鼎泰丰是5克的皮、16克的馅、18个摺,华美是6克的皮、23克的馅、18到22个摺。”

蔡先生总结说:“鼎泰丰他们家的汤包没有多好吃,不过他们的厉害,就里在他们开的每个店都做到品控如一,这才是最厉害的!”至于华美汤包,则是他吃过的最好吃的汤包之一。这已然是极高的评价了。这时,程华山才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步出蔡明纬热干面馆,蔡先生主动要去华美汤包参观。蔡先生边看边拍照,仔细地看了小小的华美汤包店里每一个角落,两人还在店门前合影留念。


大武汉美食榜


户部巷字,有很多的小吃,一定要错过热干面,热干面是武汉的特色美食之一,告诉你,武汉的地地道道的小吃是在接头巷尾的,真正的不在装修好看或名气大的店里.最地道的热干面,我知道的有两个位置:一个是在六渡桥附近.你可以坐车到江汉路,然后步行或者任意公车一站路就到了六渡桥.下车后往你搭的车开的方向,笔直往前走几分钟,就可以看见一个大的牌坊,"汉正街".那家正宗的热干面就在牌坊的旁边.每天从早到晚都有一对人排队.分量很足,1.5到2.5左右,看你加的东西.至于你是否能够拜师,我就不知道了.他们生意那么好,应该是有自己家传授的方法吧.

后语:本文属于《小管家美食》原创、禁止抄袭转载,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可以留言给小编,我会一一为您解答,我们的口号是“爱生活~爱美食、越分享~越快乐”


小管家美食


让一个在司门口长大,户部巷吃了几十年的我来告诉你们户部巷有么东西是好吃的。

从司门口进户部巷的夜市街右边中段有个向记肠粉,个人偏爱,是家做了蛮多年的老店,不过老板应该换过,所幸越换味道越好。

继续往里,在一个小巷口,是小巷子!有个西安肉夹馍也是我从学生时期吃到现在最少有10年的小摊子,是摊子,不是店子。

最近在户部巷正街里面新开了一个卖爆肚的,味道也蛮到位。

其他的都蛮一般,包括什么石啊蔡的热干面,都不是蛮值得特别去推荐,还没有居民区楼下的摊子好吃。

户部巷不是没有好吃的,只是被一些新武汉人喷老武汉人怼,这些一年难得去一次户部巷的张嘴就说不好吃,也是真搞笑。

以前户部巷还有熊太婆水饺,做了十几年但是我不记得名字的寿司店,烤翅,汤包(不是现在的汤包),毛血旺,臭豆腐(不是现在找人排假队的臭豆腐),藕汤。。。都蛮到位,只是现在都冒的了,蛮多摊子都被挤走了。户部巷对面的巷子口还有个牛肉粉也是很到位,也没有了。。。不是户部巷没美食,是有些嘎巴子喜欢瞎BB。


小王几54


1、 蔡林记的热干面

说到户部巷小吃美食排名,第一非蔡林记的热干面莫属,不仅在武汉有名,而且在全国它的知名度也是很高的。热干面又有“五大名面之一”的美称。其味香浓,令人赞不绝口。

2、 徐嫂鱼糊粉

徐嫂鱼糊粉在户部巷中知名度很高。他家的鱼糊粉汤汁粘稠,米粉劲道,浓浓的汤汁中还有鱼的鲜美清淡,再佐以翠绿的葱花和红萝卜,吃起来特别美味。

3、 三鲜豆皮

在武汉也小有名气,主要以糯米为主,将糯米放在煎好的蛋皮上,再配上肉丁、葱花、香菇等,油煎几分钟就可以出锅了。三鲜豆皮油而不腻,外脆内软,称为一绝。

4、 糖糍粑

手工现做,主要原料为糯米。糖糍粑外表通常呈金黄色,色泽诱人,外皮裹着一层糖浆。口感外酥里嫩,甜而不腻。而且趁热吃最好。

5、金包银糍粑面窝

论面窝还是户部巷里的金包银家的最好吃。原料采用优质大米,而且用油安全卫生,再配以黄豆相佐,色泽金黄油亮,口感外脆内嫩。

6、四季美汤包

户部巷不能错过的美食之一,有不同口味的包子,如香菇汤包、西红柿汤包等等。尤其是西红柿汤包,颜色粉粉的,外形可爱。包子个头适中,汤包内是纯油汁,价格有点贵。

7、久记肠粉

又称布拉蒸肠粉,原为广东小吃,后传入户部巷。做好的肠粉颜色白皙,粉皮很薄,油光闪亮。价廉味美,老少咸宜。

8、熊记汽水包

汽水包的做法独特,像它的名字一样,是用水汽汽熟的。风味独特,有不同的口味可以选择,包括糯米、粉条等等,还可以根据喜好程度加胡椒或辣子。

9、曾记烤鸭脖

曾记烤鸭脖是将鸭脖先炸再烤,这点倒是与其他店的做法不同。烤好的鸭脖口味独特,肉感细腻,酥嫩不腻。而且价格也很实惠。

10、薄冰羊肉粉











大武汉吃喝玩乐


很高兴为您解答,我在武汉生活了5年,武汉的小吃很多,既然提到了户部巷,话题就有很多了,其中经典的有小张烤鱼,是现杀现烤的,木炭烤,鱼肉肉质非常嫩,黑鱼,白莲,大黑鱼,等等,当然名气最大的还是热干面了,来武汉必吃的小吃,户部巷的热干面非常正宗,连吃3碗不过瘾,你吃过就知道,去的话还可以尝尝周黑鸭,很不错哦,名气很大,每个星期我家都要买一点,户部巷的小吃还有很多哦,去的话一定要好好看看,我只是列举3种出来,祝您吃的愉快^_^


趣闻天下奇事


 相比很多人都听说过武汉户部巷小吃的美名。其实,户部巷没有所谓的美食,只是说相对路边摊味道还可以,口味比较地道。当然,所谓的地道也只是对于个别摊位,其他的80%摊位都是外地人糊弄的,谁吃谁上当。此外,户部巷是小吃街,不是大宾馆,大酒楼,这里没有中国大菜,食品也不是那些大厨精心烹饪的玩意,对其不能期望过高!

  所谓的户部巷,当点只有几个门面,都是后来炒作,把这里搞成了景区,投资改建而成的。当年其实就是条破街,里面过早的东西马马虎虎也还可以,但是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奇。

  武汉著名的小吃有老通城的三鲜豆皮、蔡林记的热干面、小桃园的煨汤、四季美的汤包、谈炎记的水饺、顺香居的烧梅、五芳斋的汤圆、福庆和的牛肉米粉、鲁源兴的米酒、田启恒的糊汤粉、谢荣德的面窝等等。豆皮本是湖北农村的乡土风味小吃。将绿豆、大米混合磨浆,在锅里摊成薄皮,内包煮熟的糯米、肉丁等馅料,用油煎好即可食用“老通城”酒楼的三鲜豆皮以鲜肉、鲜蛋、鲜虾仁为主制作馅料,外皮金黄发亮,入口酥松嫩香,脍炙人口,人称“豆皮大王”。

  武汉热干面与山西的刀削面、两广的伊府面、四川的担担面、北方的炸酱面并称为中国五大名面,是武汉地区的传统小吃之一。据说,上个世纪30年代初期,汉口有个叫李包的人在关帝庙一带卖凉粉和汤面。一个夏天的晚上,李包还剩下许多面没卖完,他怕发馊变质,就把面条煮熟后捞起来晾在案板上。在收拾东西的时候,李包一不小心将油壶里的麻油泼在面条上了。他当时灵机一动,索性把麻油拌和到面条里,然后将面条扇凉。第二天早上,李包将拌过麻油的面条放在沸水里烫热,再滤干水放到碗里,然后加上卖凉粉用的芝麻酱、辣椒酱、榨菜、葱、姜、蒜、酱油和香醋等佐料,顿时香味扑鼻,惹得人们争相购买。吃过面条后,有人问李包卖的是什么面,他脱口而出,说是“热干面”。

户部巷口挂有汉味小吃食谱

  如果要想品味一下武汉的煨汤,“小桃园”是最好的选择。这个小店坐落在汉口胜利街兰陵路64号,人称“煨汤专家”。该店经营的主要品种有瓦罐鸡汤、排骨汤、蹄膀汤、八封汤、甲鱼汤、牛肉汤、鸭汤等。以瓦罐鸡汤最著名,其原料为产于黄陂、孝感一带的肥嫩母鸡。将鸡块入油锅爆炒,再倒入盛有沸水的瓦罐内,用旺火煮熟,小火煨透,汤鲜肉烂,原汁原味,营养丰富。离“老通城”不远的江汉路口附近,有一家叫“四季美”的小吃店,被武汉人誉为“汤包大王”,已经有着七十多年的历史。

  汉口花楼街、交通路交汇处的“顺香居”是一家有着近五十年历史的老店。该店制作的重油烧梅,油重而不腻人,味道鲜美,而且形如银菊,看一眼就叫人胃口大开。烧梅的制作方法是将肥膘猪肉、馒头、橘饼、花生米、冰糖、葡萄干等切成小丁,略微一炒,再用桂花、红绿丝、白糖调合成馅。面粉加水适量,放少许精盐揉和成面团,擀成一张张荷叶形薄皮,放入馅心,加少许麻油包成。烧梅或炸、或烤、或蒸,皆香甜可口,令人食之不厌。在武汉,还有一家同时享有“汤圆大王”、“粽子大王”、“糕团大王”三大称号的酒楼——五芳斋酒楼。该店历经百余年之久,其制作的汤圆、粽子和糕团三镇皆知,远近闻名。武汉人过早,最喜欢吃的是面窝。在武汉的大街小巷,到处可见热气腾腾的大油锅,金黄的面窝在里面翻滚着,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户部巷的烧梅很有名

  户部巷美食推荐

  1.陈记牛肉面:开了十几年的老店 重口味牛肉面,牛肉肉厚,量足

  2.薄冰羊肉粉:虽然开始走下坡路了,分量日益减少,一碗5星羊肉粉里面也没有几片羊肉,不过味道还在,勉强让它进入前排,但是薄冰不是户部巷的老店,是这条街建成以后搞的,相比其他稀烂的店,在户部巷的年月也算比较久了。

  3.江明馄饨馆:质量没变,价格加了1块,最开始只要2块5,现在3块5。关键是馄饨汤头。

  4.李桃重油烧卖:武汉小吃除了热干面以外就要属烧麦最有名了,而户部巷最好的烧麦,就是此家的李记牛肉烧麦,就是价格有点贵,可能是因为房租问题,一个烧麦顶一个包子的价,但是还是很好吃的。

  5.四季美汤包:武汉几十年的老店,汤包一绝。现在武汉的很多老店都消失了,要么就是换了手艺,以前那种众人争相品食的盛况早已不复存在,记得小时候听过一家筱桃园煨汤,有人能告诉我这家店现在还有吗?

  6.徐嫂糊汤粉:此家质量下降了。水兑的太多,鱼味不够!

  7.小张烤鱼:总店其实离武大还比较近,在亚贸的对面,一个行政机关的大院内,那里应该比这家好。以前这家味道不错,不过后来师傅换了,没以前好吃了。

  8.糯米包油条:在一个拐角处,虽然摊子小,但还是很显眼的,很遗憾,户部巷只此一家。 有多种口味可以选择,甜的、咸的、肉松、酸菜等等,价格不一。

  9.多乎斋豆皮馆:没别的原因,户部巷豆皮,只此一家,很多湖北省外的同学可能不太理解湖北人口中的豆皮,我们这里有两种豆皮,一种是那种像面条一样的,可以伴汤煮着吃,也可以炒着吃。 这里说的豆皮是一块一块的,水苑食堂二楼有,你们看了就知道。现在的豆皮都很假,又少又贵,这家相对来说还算不错。 怀念以前在老通城和外公一起吃豆皮的情形,可惜他老人家已经去世,老通城也乔迁新址。

  10.德华楼:这家在武汉三镇还是有不少连锁的,主要还是分布在汉口吧。喜欢饺子和年糕的同学不要错过。 说到饺子,我不禁回想起以前在广州军区总医院门口那家圆明园吃饺子,口水。

  11.蔡林记热干面:蔡林记是热干面创始者。纯芝麻酱吃起来是带苦味的,需要其他东西调和,这家的芝麻酱非常纯正,个人感觉比较苦。当然,这比玉米酱和花生酱假冒的好多了。碰巧,蔡林记的创始人蔡明伟是蔡榨人,他们老家的传人就住在我爸爸长大的村子附近,我有幸品尝过他的手艺,只是感觉户部巷这家有些东西不如以前了。。。 此外有一点可惜,热干面传到了外省以后,速食包的市场完全被外省企业统治,精明的湖北人应该好好利用这种美食振兴湖北经济啊。

  12.襄樊秘制牛肉面:有条件建议去襄樊桥头吃。。。好面的关键在牛杂和汤头啊!

  13.贵哥卤肉卷:比武大门口那家卤肉卷店好多了,虽然看起来13块钱的全包好像很贵,但是确实是很有内容的。群光往西走也有一家贵哥,没试过。

  武汉户部巷小吃固然是让人流连忘返,但是武汉其他地方的美食也不要错过哦。位于老通城的背后,汉口中山大道和大智路交汇处的吉庆街是一条以武汉风味小吃与民间艺人吹拉弹唱著称的特色街,如今,它已经成为武汉的一张名片,凡来到武汉的人都要慕名去逛一逛。


小朋友OR大朋友


武汉户部巷小吃街人挤人,本地人不来,来的都是外地游客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vname": "ZHY_0367.MOV\


户部巷是武汉传统的美食一条街,但是跟其他地方的美食街一样,都被过度商业化了,传统美食有蔡林记热干面,老谦记豆丝,糊米酒,面窝,油条,臭豆腐等等,你去玩,看到哪家门口排长队,跟着排队,味道差不了!


张家de大少


户部巷的小吃感觉就是全国连锁,哪哪味道都差不多。可以去试一下第一家的臭豆腐,还有烤鸭肠、三鲜豆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