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連德:百年前的抗疫者

陶方宣 河南文藝出版社

伍連德是誰?

他是著名的劍橋大學醫學博士;

他曾直面我國20世紀初的東北大鼠疫,歷時七個月全面撲滅;

他主持出版了至今仍在連續出版的著名學術雜誌《中華醫學雜誌》;

在他的建議下,著名的北京協和醫院在中國北京落地。

他是中國現代公共衛生、防疫制度的開創者。

1879年,伍連德出生於馬來西亞。他從小聰明好學,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還到世界頂級的醫學研究機構進修學習。

他學成回到馬來西亞,拿著劍橋大學發的獎學金,研究熱帶病,開了家診所,過上了富足生活。他以為這輩子就這樣了,卻沒想到,他的人生才剛開始。

直面東北大鼠疫

1907年,二十八歲的伍連德同時收到兩封重要的來信,一封是倫敦來的,邀請他參加世界禁菸大會;另一封是中國直隸總督袁世凱簽名發來的,邀請他回國,擔任天津陸軍醫學堂副總督,也就是副校長。伍連德決定接受邀請,先去英國參加會議,然後改道天津擔任副校長。


伍連德:百年前的抗疫者

伍連德

決定放棄收入豐厚的診所,選擇報效祖國,這對出生於華僑世家的伍連德來說,並不奇怪。只是他沒有想到,僅僅擔任副校長兩年之後,教學工作還沒有來得及完全鋪開,他就接受清廷之命,奔赴東北直面正在瘋狂肆虐的大鼠疫,那是20世紀發生在中國的最大的一場鼠疫。

當時的清廷腐朽、落後,國家滿目瘡痍,而日、俄兩國正對東三省虎視眈眈,伺機鯨吞。然而就在清廷敗落、民不聊生的當口,一場罕見的大鼠疫幾天之內在吉林、黑龍江瘋狂傳播,兩省死亡病例三天之內就多達四萬,哈爾濱一帶尤為嚴重。更為嚴重的是,面對瘋狂肆虐、完全失控的大鼠疫,清廷沒有一點辦法,因為現代公共衛生、防疫對中國人來說,完全是陌生的概念。別說是衛生防疫組織,中國人連這個概念都沒有,從古到今,中國民間都將鼠疫說成是“發人瘟”,就是某一地人死光了、死絕了、全死了。之後會有幾個和尚、道士出來收屍、掩埋。面對東北爆發的大鼠疫,曾經在國外留學時與伍連德有過交集的清廷財務部顧問施肇基,知道伍連德的學識,他當即向朝廷推薦了伍連德。接到朝廷命令後,伍連德和他的助手、天津陸軍醫學堂高材生林家瑞一起,冒著零下幾十度的酷寒趕赴哈爾濱。

此時在哈爾濱,鼠疫已呈燎原之勢,能跑的人全跑光了。政府機構完全束手無策,只能派有限的警察將死於鼠疫的人就地掩埋。因為不知道如何防止交叉傳染,導致鼠疫患者呈幾何倍數瘋漲,死亡人數也越來越多。

伍連德幾番打聽得知第一個患者是在哈爾濱郊外一個小城傅家店發現的,他當即趕到這場大鼠疫的源頭——傅家店。此時趕到傅家店對他來說非常危險,但是他是一名防疫工作者,哪裡有疫情他就要出現在哪裡,這是他的天職。伍連德在傅家店被很快查明,第一例患者是一位開客棧的日本女子,她在發病後很快死去。他進一步調查又發現:此地出產的土撥鼠皮毛深受國際市場歡迎,需求量激增。本地獵手知道哪些圭撥鼠可獵捕,哪些土撥鼠有病,不能獵捕。而最近一段時間,一大批來自外地的獵手進入傅家店,他們根本不知道這個特殊情況,見到土撥鼠就捕獲,然後回到日本女子開設的小客棧就地剝皮晾曬——鼠疫就這樣從這個小客棧開始傳播,繼而通過住店的客人向外散發。伍連德順藤摸瓜,查明鼠疫走向:從滿洲里開始,經齊齊哈爾、哈爾濱、雙城、長春、奉天(瀋陽)、新民、錦州、天津、北京、秦皇島、濟南等地向外傳播——疫情是沿鐵路向外傳播的,那基本上是獵手們沿鐵路回家的路線。伍連德當即在傅家店租了一間房子作為消毒站,教當地人把硫黃和石炭酸放在罐子裡燒煙消毒,滅殺空中的病菌。然後通過政府封鎖鐵路,控制疫情向外傳播。


伍連德:百年前的抗疫者

伍連德(坐者)在哈爾濱的第一個鼠疫實驗室內(1911年)

但是由於疫情失控時間太長,短時間內很難有效控制,到了春節期間,死亡病例仍然在瘋狂上漲。當時哈爾濱的氣溫達零下三十多度,而導致鼠疫的一種革蘭氏陰性小桿菌,一般可以在零下四十五度以下的嚴寒中繁殖,所以寒冷並沒有阻擋鼠疫傳播的速度。而且當時冰天雪地、天寒地凍,土地上根本挖不開墓穴,等待埋葬的屍體在雪地上排成了長蛇陣,足足有兩三里路長。伍連德看到後嚇了一大跳,這樣的露天擺放從公共衛生和防疫角度來說,實在是太可怕了。更可怕的是,知道這些鼠疫傳染性極強,挖坑埋葬的人逃的逃、溜的溜,結果是根本沒人管了。伍連德當即擬定了一個火葬的辦法,可是實施起來困難重重。因為幾千年以來中國人習慣對亡者一律土葬,這種習慣根深蒂固,你現在讓他把自己的親人火化,沒有人能夠接受。

眼看著屍體越來越多,伍連德心急如焚,他想到了一個辦法:聖旨。從古到今,讓當官的執行、讓老百姓害怕的只有聖旨,聖旨傳到哪裡,沒有人膽敢違抗。伍連德在十萬火急中以朝廷派來的要員身份與當地官僚協商,然後寫了奏章,說明陳屍路旁的危害與嚴重,呈請皇上下一道諭旨,將幾千具疫屍全部火葬,以絕後患。全城官僚一致同意,巡撫也在奏章上簽名蓋章,然後一級級上傳。三天後的下午,北京外務部發來電報,說皇上批准了伍連德的請求,可以火化病屍。

當天晚上,所有的屍體以一百具為一堆架在木柴堆上,然後澆上煤油,沖天大火燒了一個通宵,所有的屍體被燒成灰燼。肆虐了東北三省長達七個月的鼠疫,至此全部撲滅。

作為圍剿這場大鼠疫的主攻手,伍連德留下了一部著作——《肺鼠疫專論》,由日內瓦國際聯盟出版發行。他還在奉天(今瀋陽)組織召開了國際防疫大會,對剛剛結束的東北大鼠疫從學術上進行回顧與探討。這是中國人主辦、在中國境內召開的第一次國際性防疫學術大會。中、美、英、法、德、俄、日、意大利、荷蘭、奧地利、墨西哥、印度等十二個國家派遣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大會。這次會議非常成功,使中國醫學界在國際上聲譽大增。此後,伍連德出任外務部醫官長達二十年,同時仍然兼任天津陸軍醫學堂副校長一職。

親歷東北大鼠疫,以及在國際防疫大會上與國外同行的深切交流讓伍連德認識到,組建一個系統性的防疫機構與組織,對中國來說迫在眉睫。他的提案受到當局重視,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基於東北大鼠疫的慘痛教訓,決定在東三省設立防疫事務機構,指導各地開展衛生防疫。此機構隸屬外務部,每年撥款白銀六萬兩。伍連德利用這個組織與經費,對包括鼠疫在內的衛生防疫進行系統研究,先後出版了《防疫手冊》《肺鼠疫專論》《華北鼠疫之研究》等著作,並初步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公共衛生、防疫系統。滿洲里、大黑河等一大批專門的防疫醫院也相繼建立。後來爆發的山西疫情和東北第二次大鼠疫,很快都在伍連德的主持下撲滅。


伍連德:百年前的抗疫者

東北大鼠疫中,伍連德租下這些民房收容疑似病例


軍閥眼中的香餑餑

作為中國現代公共衛生、防疫第一人,伍連德的朋友全是政要名流,包括學界泰斗梁啟超、胡適、嚴復、辜鴻銘等都是他的好友。在他的朋友圈裡,更多的是軍閥,他們一個個財大氣粗,但一旦打仗,傷兵就很多,就迫切需要醫護人才,他們將伍連德當成了香餑餑,爭相搶奪。第一位是袁世凱,正是他將伍連德邀請回國內,出任天津陸軍醫學堂副校長。伍連德不知道,袁世凱將他留在身邊,其實也是有著自己的一份私心。東北大鼠疫結束後,袁世凱接見了伍連德,讚揚伍連德為撲滅東三省大疫情做出的貢獻,特地委任他為醫學顧問,說白了就是讓伍連德在工作之餘做他的私人醫生。此時袁世凱正在請人起草臨時憲法,目的是將大權集於一身,並把總統任期由五年延長到十年,而且在任期滿後還可以連任,稱帝之心昭然若揭。後來他稱帝,但不到一百天就在全國人民的唾罵聲中倒臺。袁世凱下臺後不久,就一病不起,他的兒子袁克定親自來請伍連德為他治病。

不管怎麼說袁世凱出任過大總統,是民國時期人人皆知的政界聞人,而且對伍連德有知遇之恩,伍連德自然不敢怠慢,他和另一位受過西醫訓練的醫生一起負責對袁世凱進行病情檢驗與診斷。

伍連德發現袁世凱面容肥腫,兩腳也腫脹,同時伴有高血壓、心跳無力,這是典型的糖尿病症狀,還伴有腎火。其實因為定期給他檢查身體,伍連德對袁世凱的身體狀況早就瞭如指掌。結合袁世凱的身體狀況,伍連德開出了精準的藥方。第二天一大早他過來查看時,卻發現袁世凱並未服用全部的藥,也沒有再派人去按方取藥。伍連德暗自吃驚,在袁世凱病重的時刻,其身邊的人竟如此馬虎對待,他不能理解。他當即通過僕人通報見到了袁克定,但是袁克定也有他的難處,他正在和袁世凱的幾房太太爭吵。原來,太太們怕袁世凱死了自己也不得善終,不但不放心外人請來的醫生,連各位太太、妻妾自己請來的醫生也互不放心。他們各請各的醫生,導致袁世凱病重期間,家中醫生成群結隊,各開各的藥方。以哪位醫生的診斷為準,按哪個藥方取藥,袁世凱的兒子們和妻妾們吵成一團。兒子、太太們意見不統一,醫生的藥方也互相矛盾。伍連德認為是糖尿病合併腎炎,而另外一些醫生則認為是內熱所致,病因是陰陽失調,還有說是元氣虧損太甚——真正是廚子太多,熬不成湯。群醫無首,雜藥亂投,袁世凱重病架不住如此折騰,很快就一命歸天了。

袁世凱死了之後,副總統黎元洪繼任總統,他馬上任命伍連德為總統特醫,同時還兼任京漢、京張、京奉、津浦四條鐵路總醫官。伍連德有一天晚上給黎元洪檢查完身體,黎總統設宴款待。從來不飲酒的黎總統當晚開懷痛飲,臨走時還送給伍連德一顆名貴的鴿血紅寶石。伍連德推託不了,只好收下。但是到家後他心裡仍然十分不安,憂心忡忡。第二天到朋友那裡打聽了一下,發現鴿血紅寶石不僅是一種名貴寶石,而且是舉世罕見的稀有珍寶。伍連德當天回家告訴了太太李淑貞,李淑貞當即二話不說,將鴿血紅寶石交還給總統府。黎元洪得知後有點不悅,讓秘書將那顆鴿血紅寶石再次送交給伍連德。伍連德最後還是拒絕了,他是趁著給總統檢查身體時交還的。

伍連德不但拒絕過黎元洪,同樣也拒絕過蔣介石和馮玉祥。北伐時期,蔣介石聲名日隆,他發現北伐軍軍醫緊缺,而且急需一個有豐富醫療經驗的人擔任北伐陸軍醫務主任,負責整個北伐部隊醫務部,並且要由該主任做出大刀闊斧的改革,將舊軍隊中隨軍的郎中改造成現代意義上的軍醫。有人向他推薦了伍連德。蔣介石對伍連德在東北大鼠疫中的表現十分讚賞,特地抽出時間接見了伍連德,並向他詳細介紹了北伐部隊的醫療狀況。伍連德答應回家考慮後再答覆。他沒有多想,第二天一早就打電話到北伐部隊駐地,婉拒了蔣介石的盛情相邀。他認為北伐軍中的郎中,雖然沒有多少醫學知識,但都有豐富的民間中醫經驗,短時間內很難將他們進行改造。而且在他們中間進行改革,將會遭到上下的強烈反對,這樣就會耗去他很多精力。經多方考慮,他最終沒有接受蔣介石的邀請。這個消息馬上傳到馮玉祥耳朵裡,他出面邀請伍連德到他的部隊去。一番接觸後伍連德發現,馮玉祥為人急躁,野心很大,難以長久合作。李淑貞也說:“伴君如伴虎,你最好離政治、離軍隊越遠越好。”太太的話與伍連德的所思所想如出一轍,他最後寫信婉拒了馮玉祥的邀請。


伍連德:百年前的抗疫者

1950年,伍連德(前排右二)全家福


打造中國現代衛生、防疫體系

伍連德晚年所做的一件事是:系統打造中國現代公共衛生、防疫體系。他認識到,要讓這個體系順利誕生並與國際接軌,必須有一支現代意義上的醫學研究機構。1914年5月,由他發起的中華醫學會在上海成立。這個一成立就聯繫了全國三百二十三位會員的我國首個國家級醫學學術團體,以鞏固醫家友誼、尊重醫德醫權、普及現代醫學衛生、聯絡華洋醫界等為宗旨。在中華醫學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伍連德理所當然地成為會長。與此同時,經過他的長期努力,北洋政府在北京設立了中央防疫處。


伍連德:百年前的抗疫者

1937年,中華醫學會公共衛生學會成立,伍連德任首任會長

這時候袁世凱早已去世,北洋總統徐世昌找到伍連德,想請他出任政府官職。面對走馬燈似的北洋總統,長期與北洋政府合作的伍連德心有顧慮,他知道出任一個政府官職,將要耗去他大量的時間與精力。而置身於一團亂麻似的北洋政府,想做成任何一件事都是舉步維艱、困難重重。

為了表示誠心,徐世昌特地選在伍連德生日那天宴請他,並且還是最高級別的家宴。徐世昌有一個側室石雅如會做菜,徐世昌特地將石雅如請過來,做了好幾道帶南洋特色的菜品。伍連德面對南洋風味的家鄉菜和特地為自己祝壽的美酒,分外感動。但是對於接受中央防疫處處長一職,他還是頗為躊躇。盛情難卻,伍連德最後接受了這個職位,他對徐世昌說:“好,我接受總統安排的這個職位,但是總統也得聽我一句話。”徐世昌說:“有什麼話但說無妨。”伍連德說:“我已經向政府提起了至少三次,收回中國海關檢疫權。”

中國海關檢疫始於1873年,上海和廈門海關率先實行檢疫,當時主要是為了防止在泰國和馬來西亞流行的霍亂傳入。奇怪的是,海關檢疫這樣的大事一直掌握在洋人手中,中國所有的海港檢疫權全被外國人所壟斷,外國人擔任檢疫醫官,他們對海關檢疫不重視,多起國外流行的霍亂由海關傳入中國並流行。

伍連德的一番話引起徐世昌的高度重視,他任命伍連德全權代表政府負責全國海關檢疫事務,最終拿回了屬於中國的海關檢疫權。青島和廈門海關遲遲不想移交,徐世昌甚至派出心腹協助伍連德工作。他們在廈門連吃閉門羹,最後一次吃了閉門羹之後,他們鋪著被子在廈門海關門前的臺階上睡了三個晚上。門房無奈,將情況通報給洋關長,最後才勉強同意交還海關檢疫權。

身為北洋政府中央防疫處處長的伍連德自此開始進入職業生涯的全盛期。他主持出版了至今仍在連續出版的著名學術雜誌《中華醫學雜誌》,該雜誌面向全世界,中英文並用辦刊,是國內第一本以中英文雙文出版的雜誌。伍連德多次代表中國出席世界頂級醫學會議,接受洛克菲勒基金提供的資金資助,赴海外進行專項研究,並向洛克菲勒基金會提議,要求在中國北京地區建立一所現代化的醫學教育、研究機構。這一建議最終被採納,著名的北京協和醫院就這樣在中國北京落地。以此為中心,伍連德在中國強力推進現代公共衛生、防疫體系,並與國外同行密切合作,多次帶領中國醫療衛生代表團前往世界各地,參加衛生、防疫研討會和學術活動。


伍連德:百年前的抗疫者

伍連德拍攝並珍藏的北京協和醫院建成時的圖片


一個小小的診所,是他人生最後的寄託

時間終於到了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當時的東北三省已經成了“滿洲國”。這一切的幕後策劃者就是那個日本的中國通——土肥原賢二,他在侵華日軍最高部門負責情報工作,他派人“邀請”伍連德會談,明確提出要他與日本人合作。伍連德當即拒絕,並且憤而出走。

那天暴雨傾盆,道路被淹,汽車根本走不了。伍連德帶著隨從僱請挑夫挑著他的研究資料與藥品徒步行走在爛泥路上,一天只能走上十多里。就在他從哈爾濱前往大連的途中,土肥原賢二派密探追上了他們,汙衊伍連德是間諜,將他拘留在瀋陽。最後因為英國大使出面解救,伍連德一行才重獲自由,南下上海。

幾年後爆發“七七事變”,大好河山戰火紛飛,國內已無安寧之地。日本人對伍連德的追查從未停止。為了個人安全,伍連德悄悄舉家漂洋過海重返馬來西亞。如同他當年從海外留學歸來一樣,一個小小的診所,就是他人生最後的寄託。起點變成終點,仍然是一個小小的診所,庇護著他最後的人生追求——救死扶傷。其實即便到了晚年,他仍然有許多機會出任要職:二戰結束後,馬來西亞總督派人來邀請他參加吉隆坡聯盟議會,後來的聯盟黨領袖也盛邀他出任政府高官。但所有的邀請全被他一一拒絕,只要擁有一個小小的診所為人看病,對他來說一切就足夠了。他不需要喧鬧,他只需要安靜地休息。

1960年1月21日,伍連德——這個中國現代公共衛生、防疫的開創者,在他的出生地——檳榔嶼與世長辭,享年八十一歲。

(原文《伍連德:中國現代公共衛生、防疫第一人》刊於《名人傳記》2016年第11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