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擺渡人③ 入殮師:青春綻放在生命終結處

這是一個擁有100%就業率的職業,以它為藍本的電影登頂奧斯卡,卻鮮有人敢於問津。

入殮師,三個簡單的文字承載著靈魂的重量,串聯起生門與死門。

灵魂摆渡人③  入殓师:青春绽放在生命终结处

“既然無法改變死亡的到來,那我們為什麼不能靜下心來,感受生命的意義,學會活在當下呢?”從業10年,高小夫始終懷揣著“尊重、平等、值得”的初心,送別每一位逝者。

灵魂摆渡人③  入殓师:青春绽放在生命终结处

將最美的樣子定格在生命盡頭

高小夫伸手的動作有些猶豫,直到記者主動迎上前去握住了他的手。這是一雙寬厚有力的大手,很難想象,這雙手每年要和3000多位死者“打交道”。

“不好意思,有些人會比較避諱和我握手。”眼前這個80後的小夥子顯得有些敦厚靦腆,因為工作性質的原因,他向來話不多。

“入殮師”是國外的叫法,在殯葬體系內部,高小夫的專業被稱為遺體防腐與整容。顧名思義,他們要為死者完成最後一次妝容整理,讓死者儀容安詳的離開世界。

灵魂摆渡人③  入殓师:青春绽放在生命终结处

遺容整理到底是一門怎樣的技術?高小夫打開了自己的工具箱,裡面的化妝品和化妝刷一字排開。“遺容完整的死者,我們為他簡單定妝,比如,女性會擦上粉底腮紅、畫眉毛、塗口紅;男性則會刮乾淨鬍子、用髮膠固定髮型。但事故中喪生的死者遺容整理就更加複雜。” 高小夫說,後者通常會有容貌和肢體破損的情況,入殮師通過遺體整容,可以讓死者最大程度上恢復生前的正常容貌。”

3年前的一個案例給高小夫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是一位在九寨溝地震中喪生的女死者,由於曾被垮塌的房屋掩埋,她的面部已經難以辨認。

“這時,死者的男朋友提出一個要求,希望和未婚妻完成婚禮儀式。”殯儀館的工作人員被這份深情所感動,高小夫也不例外,為了還小夥子一個完美的新娘,他在工作室一呆就是七個多小時,用泥膠重塑了死者的面容。

“事後家屬專程找到我,感謝我讓新娘最美的樣子定格在了生命盡頭,也定格在了家人的回憶裡。我想,這就是自己努力工作的意義。”

灵魂摆渡人③  入殓师:青春绽放在生命终结处

為逝者服務 讓生者安心

“很多人問我,當初選擇這個專業是不是因為看了《入殮師》這部電影,其實真正的原因是招生老師說這個專業有100%就業率。”今年,已經是高小夫進入成都殯儀館工作的第10個年頭。

在成都市殯儀館,有6位像高小夫一樣的入殮師,他們每年要送走一萬五千位死者。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入殮師團隊非常年輕,年齡最大的才33歲,最小的是一位“95後”。下班後,他們和所有年輕人一樣,喜歡健身、唱K,看電影。

“這份工作其實沒什麼特別,因為每個人都要經歷生死。我們為逝者服務,也是讓生者安心。”高小夫說,之前很多人不理解自己的職業,包括家裡人也有恐懼的情緒。但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聚焦入殮師這個行業,身邊人對自己的害怕也漸漸變成了尊重。

灵魂摆渡人③  入殓师:青春绽放在生命终结处

空閒時間,高小夫熱愛鑽研技術。因為專業過硬,他曾代表四川省參加民政系統“第七屆遺體整容師職業競賽”並奪得特等獎,榮獲“全國技術能手”稱號。

令人欣慰的是,伴隨著越來越多像高小夫一樣的年輕血液加入,入殮師隊伍變得更有創新能力。

“高小夫帶領團隊創新出的遺體脛前動脈防腐灌注法就是一個典型代表。和傳統的橈動脈灌注法相比,這個位置的操作方法簡單,實用性也更強。僅去年,就有10多家外地殯儀館特地前來學習這門新技術。”成都市殯儀館副館長朱文英這樣告訴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