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上任初期爆發在銀行與儲戶之間的金融危機

2008年8月世界金融危機爆發!2009年1月20日,奧巴馬正式宣誓就職總統,就任第44任(第56屆)美國總統;奧巴馬宣佈政府將制定有效措施,加強對大金融機構的監管,限制其規模和高風險交易。世界金融危機爆發的狼煙四起,一場新的世界金融大戰已經開始。世界各國媒體立刻跟進大幅報道全球危機的慘狀,各國政要、國際組織、高端論壇紛紛殺入“戰場”,西方輿論更將主要“交戰方”鎖定為中國與美國,戰爭的主要武器就是貨幣,戰爭爆發的原因被判定為“人民幣匯率”被低估。一時間“圍剿”人民幣匯率的呼聲在西方世界此起彼伏,強大的輿論壓力恰似烏雲壓頂,彷彿人民幣不大幅升值則世界經濟不平衡的困境斷無出路,各國經濟復甦也將最終受挫,貿易戰將席捲全球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的悲劇將再度重現。

奧巴馬上任初期爆發在銀行與儲戶之間的金融危機

更有美國經濟學家拋出,美國爆發的金融危機都是人民幣惹的禍。人民幣被低估導致中國貿易順差過大,中國人愛儲蓄不愛花錢而大舉購買美國國債,致使美國遭到中國廉價“熱錢”的衝擊使得美國長期利率偏低,最終誘發了資產泡沫和金融危機。以貿易不平衡為藉口打擊中國貨幣為突破口,繼而製造中國經濟的混亂染指中國的金融體系,這在中國近代史上早已反覆出現。

當19世紀英國人來到富裕的中國時,他們已經成功地征服了非洲大陸 20多個國家,擁有著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英聯邦附屬國,控制著美洲加拿大、牙買加、巴哈馬等地區,在亞洲,統治著從印度、馬來西亞到緬甸的大片土地。在大英帝國全球殖民的戰略方針之下,妄想武力征服中國。面對4億人口的大國卻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其貨幣。貨幣體系崩潰則金融支點淪陷,進而導致國家財政能力解體政治權力癱瘓軍事力量瓦解,最終方可將中國作為其殖民地收入囊中。所以就以貿易不平等為理由,進行鴉片貿易發動鴉片戰爭,其主攻方向仍是打擊中國的白銀貨幣本位。鴉片貿易出色地完成了對中國白銀貨幣體系的破壞,致使中國的白銀大量外流,國內出現銀貴錢賤的通貨緊縮,經濟凋敝,生產萎縮,民眾苦不堪言。貿易常年嚴重逆差,國家財政入不敷出,稅負沉重而官逼民反。內外戰爭迫使清政府向列強大量負債,抵押了關稅、鹽稅、釐稅等中央財政的主要收入來源,並喪失了大清銀行對這一金融控制,致使貿易的定價權,鐵路、航運、鋼鐵等洋務運動的自主權,“海防”等軍事行動的融資權相繼失守,最終使整個國家陷入半殖民任人宰割的悲慘境地。

奧巴馬上任初期爆發在銀行與儲戶之間的金融危機

20世紀30年代初,正當國民政府即將完成“廢兩改元”、銀本位幣制、“四行兩局”和貨幣統一的金融集權的時候,美國人故技重演再度打擊中國的白銀貨幣,羅斯福單方面宣佈大量收購世界白銀,號稱希望通過在市場購買白銀的行動,推動白銀價格上漲增加中國等銀本位國家的購買力,實際上就是迫使中國的貨幣升值,以便傾銷其過剩商品並動搖中國的貨幣穩定。美國的白銀行動致使國際銀價暴漲,導致中國的白銀大量“被出口”。中國並非產銀大國本來用於鑄幣尚需進口,此時中國的金屬貨幣如滔滔江水奔湧流逝。1934年近四個月時間白銀流出就已達2億元。美國不斷地收購白銀到1934年,倫敦白銀市場的銀價已經漲到之前的2倍!結果不出所料白銀外流中國貨幣“被升值”,外貿逆差日益加劇外國貨充斥中國市場,中國出口卻日益艱難。白銀外流同時造成通貨緊縮,銀行信貸減少利息扶搖直上,當時在上海幾乎是出多高的利息也借不到錢。白銀外流、市場籌碼不足、物價慘跌致使工商業破產倒閉。到年底房價一瀉千里上海租界房價下降了90%!市場上人心浮動銀行擠兌大面積出現,銀行和錢莊紛紛倒閉。最終迫使國民政府不得不放棄銀本位的貨幣基礎轉而投靠英鎊和美元,以外匯匯率為基準發行法幣。

奧巴馬上任初期爆發在銀行與儲戶之間的金融危機

這一次美國迫使人民幣升值,能夠解決美國的貿易赤字和失業危機嗎?美國貿易赤字的根源在於美元體系在設計上就存在著致命的先天缺陷,美國的主權信用貨幣不可能長期穩定地承擔世界貨幣的職能,事實上任何主權信用貨幣都不可能做到這一點。世界貨幣主要承載著國際貿易的交易職能,如果美國貿易長期順差則美國必然淨輸出商品,全世界的美元必迴流美國。如此一來國際貿易將由於缺乏交易貨幣而陷於萎縮各國經濟都將出現衰退。同理國際貿易的持續發展,客觀上需要美國輸出貨幣輸入商品,所以美國的貿易存在逆差是天生註定的,差別僅在於貿易逆差的對象而已。

因此人民幣升值不可能改變美國貿易逆差的結構性問題,只是將逆差的對象由中國向印度、墨西哥或其他國家轉移而已。人民幣升值同樣不能解決美國的失業問題,人民幣不要說升值20%就是升值100%,美國領土上也絕不可能再開工生產玩具、服裝、五金電器之類的產品,因為美國的平均人工成本是中國的10倍以上!美國的決策層和金融戰略家們對此當然心知肚明,高壓迫使人民幣升值的戰略主攻方向絕不是貿易和就業。如果歷史的經驗可供借鑑的話,這一次的行動與歷史上的案例應該是一脈相承的。前有大英帝國用鴉片貿易打擊清政府的白銀,後有美國用“白銀風潮”打擊國民政府的法幣,那麼這一次就是美國用貿易和失業為藉口發動對中國貨幣的攻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