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無間道:誰是誰的誰?

原油無間道:誰是誰的誰?


2020年4月2日,原油市場的一場無間道在激烈上演。


22:25,沙特方面透漏消息,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沙特王子薩勒曼通過電話,讓資本市場對可以到來的減產做好入市搶購準備。


22:35,特朗普搶了沙特的頭條,10分鐘,推特發了出來,稱沙特和俄羅斯已經達成協議,估計會大減產1000-1500萬桶。


投資者的錢箱無限量撒向原油期貨,油價爆拉40%。


22:43,俄羅斯投資者顯然沒有提前埋伏好這波漲幅,開始闢謠沒和沙特溝通,將油價無情拉下馬。


油價瞬間暴跌20%。全世界已經入市的投資者都在緊盯著沙特的表態。


23:26,沙特繼續補刀:老子都沒聽說,哪有減產千萬的事,頂多減產百萬意思意思而已,需要歐佩克和非歐佩克一起減產,還得繼續開會討論。


投資者臉都綠了,趕緊撤單,油價繼續暴跌14%。


難道國際油市也開始玩T+0短線操作了嗎?!!


不過4月2日已經創造歷史,美國WTI 5月原油期貨、布倫特6月原油期貨單日漲幅分別達到24.67%和21.02%,均創史上最大單日百分比漲幅。三天的暴漲致使國際油價創下了歷史最大周漲幅。


原油無間道:誰是誰的誰?


朋友問我,“原本是美國忠臣的沙特,這次越看越像是俄羅斯的臥底。”我們不禁要問,美國、沙特與俄羅斯的這場“無間道”,到底誰是誰的誰?


要想搞清楚,這次為什麼沙特聯手俄羅斯大打原油價格戰,對美國捅刀,一定要清楚沙特和美國這種核心關係的歷史變化趨勢。


從20世紀30年代之後,美沙關係的主線就是“以石油換安全”,沙特向美國提供廉價原油,美國對沙特提供安全保護。雖然意識形態千差萬別,但“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國家利益更驅動兩國求同存異。


二戰中美國與日本的太平洋戰爭,使羅斯福總統意識到加強與沙特合作的重要性,推動相關政策向沙特傾斜。

1944年,加利福尼亞阿拉伯標準石油公司更名為阿拉伯美國石油公司(Aramco,簡稱阿美石油)。1948年,另外兩家合作伙伴——埃克森和美孚,加入阿美公司聯合體。


就在這一年,阿美公司在沙特發現了迄今為止仍是全球最大油田的加瓦爾(Ghawar)油田。Ghawar油田已探明可採儲量高達1700億桶,佔沙特石油儲量的60%以上。該油田於1951年投產,目前的日產量水平仍保持在500萬桶以上(年產2.5億噸)。


二戰至1991年,美沙關係日趨密切。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阿美公司一直掌控著沙特的石油勘探開發生產和外輸銷售等環節,後續英國退出中東,美國加大了對沙特的保護力度,一方面避免蘇聯對中東的滲透,另一方面保護原油源源不斷地運輸至美國,沙美石油和軍事合作空間繼續加大。


原油無間道:誰是誰的誰?


但與此同時,以沙特為首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開始把石油當作經濟工具和政經武器。1973年,沙特領導了阿拉伯國家抵制向美國等西方國家供應石油的活動,第一次石油危機和“石油武器”震驚全世界。這導致油價翻了兩番,從每桶3美元升至12美元。沙特的石油收入從1973年的85億美元增加到1974年的350億美元。


有了錢,沙特加大從美國購買坦克和飛機力度,並加強軍事基礎設施的投入,美沙軍事關係不斷髮展和提升,沙特也成為美國境外石油的第一大供應國。1990-1991年的第一次海灣戰爭期間,由於擔憂伊拉克薩達姆侵略沙特,沙特法赫德國王允許布什總統向沙特派遣50萬名士兵以保護該國並解放科威特,兩國關係密切程度達到頂點。


1992-2001年克林頓總統執政時期,美沙關係逐漸趨冷,畢竟民主黨與共和黨背後的利益集團有所不同。老布什的兒子小布什於2001年當上總統後,沙特對沙美關係寄予厚望,但911事件致使美沙關係陷入谷底。


美國國會和媒體都在爭論沙特是敵是友,而沙特瓦哈比派被視為恐怖主義的精神支柱和恐怖分子的資助者。


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美國把把薩達姆趕下臺,大大削弱了原本遜尼派執政的伊拉克實力,戰後由什葉派掌權伊拉克政府又聯合伊朗在本地區快速崛起,這讓遜尼派領頭羊的沙特矛盾日趨尖銳。這可以讀解為小布什領導的美國對沙特的報復,美沙關係陷入谷底,“石油換安全”關係名存實亡。


在此背景下,沙特停止了與美國石油公司的談判,暫停購買美國軍事裝備,轉而求助於中國、俄羅斯和歐洲的石油公司來開發天然氣田,並在下游煉化產業進行合作。中東地緣政治風險推動國際油價持續高企,讓美國企業和消費者叫苦不迭,2004年美國大選時油價已漲至每桶50美元,而到2008年時油價已經達到147美元的歷史高點。


2009-2017年奧巴馬執政時期,美沙關係繼續惡化。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發,敘利亞危機和內戰出現,俄羅斯強勢干預敘利亞,而美國支持達成伊核協議、與伊朗關係緩和、不干涉敘利亞危機等種種決策,令美沙同盟關係跌至谷底。


沙特國王薩勒曼對美國公開表示了不滿,但他肯定知道奧巴馬及民主黨精英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倡導者,由於頁岩油技術的日益成熟,頁岩油在國際原油市場異軍突起。而“石油換安全”作為一種“舊模式”,自然會被拋棄。


原油無間道:誰是誰的誰?


講到重點了。2017年1月20日“逢奧必反”的特朗普上臺了,可想而知,力挺沙特是多麼硬核。2017年5月20日,特朗普打破美國總統上任後首訪加拿大、墨西哥等近鄰的慣例,在上任百日後的首次出訪中,直抵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主動加強與沙特、埃及、以色列等中東主要盟友的關係。


一方面“用心良苦”地豎起“反伊大旗”,加大對沙特軍售意在助其抵禦“邪惡的伊朗的影響”;另一方面,為了加強與沙特的經貿關係,特朗普以簽署石油合作協議等大單的姿態向沙特表明,美國仍需要沙特雄厚石油資源的支持,同時也有意打壓民主黨所支持的頁岩油企業。


2019年,美國憑藉頁岩油新技術,其石油產量一躍超過沙特和俄羅斯,成為世界第一大產油國,獲得了平抑國際原油價格的能力。美國的頁岩油也因此成為了沙特和俄羅斯最大的競爭對手,成為了各大產油國的心腹大患。但這也恰恰

是特朗普的如意算盤:一方面,急劇壓低國際油價,助力美國經濟增長。另一方面,壓低國際油價,又可以重創戰略競爭對手俄羅斯的財政收入。


最具戲劇性的一幕來臨了,新冠疫情這隻黑天鵝翩翩起舞,致使全球原油需求大幅下滑,進入到4月,由於全球92%的經濟仍然處於封鎖狀態,一週原油需求將減少2600萬桶/天,比正常水平低25%,而美國與中國簽署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又搶奪了沙特和俄羅斯的市場份額,“美國優先”展現得淋漓盡致。


原油無間道:誰是誰的誰?


面對此死局的零和博弈,沙特和俄羅斯意識到,限產油價上升,但需求萎靡,是死路一條,不限產油價暴跌,還可能拉著美國一起死,博弈的必然結果就是不限產,大打石油價格戰,爭取順勢而為搞死美國頁岩油企業。


此外,俄羅斯正是想借此一戰,不僅對美國進行打擊報復,而且希望衝擊美國頁岩油企業,並贏得石油市場主導權。2019年美國加大了針對俄羅斯石油相關企業和金融機構的制裁力度,特別是美國極力阻礙“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項目,阻擊俄羅斯在歐洲能源市場的擴張。


特朗普、沙特和俄羅斯並沒有意識到不限產可以引發這麼大的金融動盪,3月9日的談判破裂直接引發了美國股市暴跌,以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特朗普四熔斷”,不僅搞垮了美國頁岩油企業,而且搞垮了全球股市和商品市場。


特朗普一定非常後悔,沒有提前干預。但為啥在這二十天特朗普一直默不作聲?一方面,特朗普被新冠疫情搞得焦頭爛額,推出降息、無限量QE和天量財政救助計劃;另一方面,俄羅斯和沙特必須等待特朗普來調停,否則停止價格戰,兩者就是最大的輸家,必須將美國拉入三國殺的“聯合限產模式”。


為啥4月2日特朗普終於扛不住了,終於要出來干預,而且預計美俄沙三方必然會達成共同減產協議,原因有三:


一是美國扛不住了。雖然美國頁岩油企業破產對於支持傳統能源的特朗普來說不是太大的壞事,但這可能加劇美國經濟的衰退,迫於國內壓力,也不能繼續視而不見了。美國頁岩油企業Whiting Petroleum(懷丁石油)於4月1日宣佈已經向法院申請破產,成為首家因為油價戰申請破產的企業。在目前的環境下,美國至少有30%的頁岩油開採商會破產。此外,美國繼續增加產能也沒啥用,畢竟全球需求少了,順勢而為一同減產,絕對是上上策。


二是沙特扛不住了。雖然沙特擁有最低石油生產成本的絕對優勢,但近年來大規模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財政預算連年赤字,再加上新冠疫情衝擊,經濟困境難以為繼。據估算,沙特政府要實現財政收支平衡,需要維持油價在每桶80美元上下,一旦油價跌到每桶20美元的低位,沙特維護政權穩定所面臨的壓力非常之大。


三是俄羅斯也扛不住了。油價暴跌將導致佔政府財政高達37%的收入銳減,將面臨著“人活著,錢沒了”的困境,影響經濟和社會穩定,也會沉重打擊普京總統雄心勃勃的修憲進程和全球戰略。


最終結局是三者各取所需,美俄沙進入到“聯合限產模式”的“新時代”:美國緩解頁岩油企業的困境,順便也減減產;沙特贏得了更大的市場份額,財政赤字有所緩解;俄羅斯給美國一個下馬威,讓美國知道俄羅斯的厲害和殺手鐧,以及敢於同歸於盡的勇氣,同時也緩緩經濟壓力。完美的大三角博弈正式構建起來,共同面對這場原本已是死局的油市。


不過,美國特朗普、俄羅斯普京和沙特王儲小薩勒曼都是狠角色,都深諳“談判的藝術”,估計達成協議的道路曲折而充滿驚心動魄。



分享到:


相關文章: